“上班对电脑,下班玩手机”已成为了现代人的日常,而这也造成了许多人用眼过度。眼干、眼涩、眼疲劳的问题不少人都遇到过,正因如此,眼药水便成为了大家的心头宝。但眼睛一干涩就滴眼药水,这种做法真的好吗? 眼睛不舒服,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滴眼药水。滴上一滴,眼睛立刻感到滋润清爽,人都感觉精神了很多。于是很多人就把眼药水当做一种“保健品”,包中常备,用作提神醒脑之用。 眼科专家提醒您,乱用眼药水会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以下这3种眼药水更不能随便用! 1 去红血丝的眼药水 成分: 盐酸萘甲唑啉、盐酸羟甲唑啉、盐酸四氢唑林等 唑啉类的药物能 使血管暂时性收缩 ,可减轻眼部充血,让眼睛看上去明亮、透彻,所以广泛应用于市面上各种眼药水中,并以去红血丝为卖点。 但是这类眼药水的功效是 暂时性 的,治标不治本,反复使用该可能导致 瞳孔散大、血管增粗 ,并使人 产生依赖性 。更严重的是,这类眼药水中还含有 β受体阻断剂 ,对部分较为敏感的人来说,可能诱发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 2 清凉感强的眼药水 成分: 珍珠液、冰片、薄荷、鱼腥草、樟脑、熊胆等 当眼睛感觉有点干,或是觉得有点犯困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滴点清凉型的眼药水,刺激一下自己的神经。 但是这类眼药水的 耐药性很强 ,长期使用后大家会觉得它没有最开始使用时那么清凉,然后就会换用清凉感更强的眼药水,长此以往,对眼睛损伤不断加大。 而且清凉型眼药水中的 中药成分较多 ,其不良反应、毒性反应比较缺乏相关研究论证,属于风险未知,所以建议尽量少用。 3 有抗菌消炎作用的眼药水 成分: 四环素、氯霉素、新霉素等(抗菌类);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强的松、可的松等(抗炎症)。 杀菌类眼药水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抗生素,消炎类眼药水中则含有较多的激素。这两种眼药水都需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且不能常用 。 若是不遵照医嘱随意滥用,可能会导致 药源性干眼症、激素性白内障、激素型青光眼 等疾病,还可能致使眼部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 人工泪滴 ,是目前唯一一类大家可以放心地去药店买来滴眼的非处方眼药水。 人工泪滴的主要成分是模拟天然泪滴, 不含任何抗生素、抗过敏成分或其它药物成分 ,可以经常使用。 目前在售的人工泪滴,有小包装、一次性用量的,这种不含防腐剂,对角膜的损害更小,在眼睛干涩、疲劳或感到轻微不适时,都可以滴一滴它来缓解。 人工泪滴虽然安全,但也不代表可以滥用。感到眼部不适时,一般滴 1~2滴 即可,一天控制在 4次 以内,最多不宜超过 6次 ,否则可能 干扰正常泪液的分泌 。而且如果滴完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那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了。 除了人工泪滴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快速缓解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干涩及疲劳感呢? 有意识地眨眼,不仅可以 促进泪液分泌 ,让眼部保持湿润,同时还能 清洁眼睛、缓解眼疲劳 。当我们长时间看手机、电脑,感到眼睛酸涩干燥的时候,不妨用力眨眨眼,1分钟平均 20次 左右,就能很好地调节眼部肌肉和血液循环,减少不适感。 注意 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屏幕时,人眨眼的频率会自然下降,减少到 4~6次每分钟 ,且 焦距长时间保持一定 ,所以常会诱发眼干、近视等问题。 建议大家盯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要太长, 每隔三四十分钟就一定要休息10分钟 ,眨眨眼,或是做一下眼保健操都有很好的护眼功效。 在《诸病源候论》中有记载说:“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主要是意思就是说,经常用双手熨目,可以缓解眼部多种不适。 建议大家每晚 睡前 或是 早晨醒来 的时候,躺在床上把双手摩擦发热,直接敷在双眼上,期间手冷了再摩擦热,如此反复坚持 10~15分钟 左右。 也可以把毛巾放在 40℃左右 的热水中浸泡一会,然后拧干敷在眼上 10分钟 。这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对眼干、眼疲劳等眼部不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打哈欠不仅能缓解身体上的疲劳,还能帮我们改善眼疲劳。打哈欠时眼部的肌肉能得到放松,从而可以 促进眼部血液流动 ,眼睛也会觉得比较舒适。 而且打哈欠能刺激泪腺分泌眼泪,这从另一方面实现了滋润眼睛的功效。所以大家感到疲劳的时候,不妨伸伸懒腰、打个哈欠,小小的一个动作也能起到护眼的作用, 攒竹穴 中医认为攒竹穴具有 清热明目、祛风通络 的功效,是治疗眼部疾病的特效穴位,对于迎风流泪、眼睛充血、眼疲劳、视假性近视等症,都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位置: 面部,眉头内侧凹陷处。 按揉方法: 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眉头两侧的攒竹穴,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按揉1~3分钟即可。 睛明穴 睛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夹行于脊柱两侧,汇集了五脏六腑的气血,并通过此穴供给给眼睛,所以这个穴位是 治疗干眼症的要穴 ,按揉这个穴位能使眼睛明亮清澈。 位置: 双眼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 按揉方法: 闭眼,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尖点按在穴位上,力度以略微酸胀为宜,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松10秒,再按压1分钟,反复3~5次即可。 维生素A可以 维护全身上皮细胞的完整性 ,如果维生素A摄取不足,泪腺管的上皮细胞就会容易角质化,泪管阻塞,泪液无法正常分泌,从而让眼睛容易发干。 维生素A还是重要的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的构成原料 。补充维生素A,能有效提高眼睛在黑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避免夜盲症的发生。 动物肝脏、胡萝卜、西红柿、西兰花、菠菜、苋菜、牛奶等都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选择。 容易眼干、目眩的人,还建议多吃点深海鱼,其中富含的ω-3脂肪酸也可有效改善这一类用眼过度的症状。 滴眼药水的时候,要注意先把手洗干净,同时避免让眼药水瓶口碰到眼睛,以免造成细菌感染。

缓解眼干眼疲劳的方法
导读: ,8个助你。长时间使用而造成用眼过度,是的一大主因。?8个助你,一起来看看。 上班族、电脑族、网游族由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因此大部分人都容易出现等症状。时不仅眼干、眼涩、眼酸胀,更会引起头昏、脑胀、精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如果不注意及时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中医认为“累从眼入”,也就是说,会引起全身的、不适。只要它们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就很容易导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燥、反应迟钝、疲乏无力和失眠、恶心、欲吐等一系列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会产生“疲劳毒素”,进而侵袭全身,使全身都觉得“累”。 眼睛作为最易受到疲劳侵袭的源头,会对全身疲劳症状的出现有预警作用。解决全身困累,当从眼睛开始。 8个助你眼睛疲劳 1、快速眨眼 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当吐气时,快速地睁眼和闭眼,而且慢慢地把气吐干净。 2、热敷冷冰交替治疗 先用热毛巾捂在闭着的眼睛上30秒钟,然后浸一条长毛巾到冰水里,捂在眼睛上,重复几次。 3、瞅鼻尖 缓慢地深呼吸。当你吸气时,将眼睛做斗鸡状看着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看到鼻子的两边。当你吐气时,眼睛放松恢复正常,看一远方的物体,并慢慢把气吐净。 4、用手热敷眼部 摩擦双手,直至它们发热为止。闭上双眼,用手掌盖住眼圈,勿压迫双眼,盖住即可。深缓地呼吸,并想像黑暗。每天这样作20分钟,有助于减轻眼部疲劳。 5、用茶水敷眼部 将毛巾浸人小米草茶中,躺平,将此温暖的毛巾敷在眼部10-15分钟。这将使你的眼睛疲劳消除,但小心勿将茶水流人眼睛。同时在浸入毛巾前,先让小米草茶冷却一会儿。 6、灯光治疗 眼睛紧闭,放松,坐在距灯约15厘米远的地方,灯泡最好用150瓦。轻轻地摆头,从一侧到另一侧。使眼睛沐浴在温热的灯光中。 7、按压穴位 闭上眼睛,把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用食指第一和第二节关节间的指腹,平稳地触压眼窝上缘和眼窝下缘,方向是从鼻子往太阳穴进行。 8、多喝菊花茶也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菊花茶是保护眼睛的好饮料,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中国自古就知道菊花能保护眼睛的健康,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除,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缓解眼疲劳也可以多 *** *** 1、点按晴明穴 睛明穴在两眼内侧,内眼角稍微偏上方的凹陷处,左右各一个。我们可以用拇指进行加压点按,注意向头上方用力,最好有酸胀感觉出现。每次保持十几秒钟后放松,然后再加力,如此反复数次。 2、环揉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颞部,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 时,两手攥成拳状,两拇指翘起,用拇指指尖按在太阳穴环揉。注意每次3分钟即可。 3、轮刮眼眶 人的眼眶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上眼眶的攒竹、鱼腰、丝竹空,下眼眶的承泣、瞳子髎等,适当 *** 这些穴位,对眼部、眼睛都很有好处。这一步可以和上一步结合进行。也就是说,拇指环揉太阳之后,还放在凹陷处固定不动,然后用屈曲的两个食指的侧面,刮上下眼眶,方向是从内眼角向外眼角,一般轮刮50次即可。 4、摩掌熨目 两手掌互相摩擦,搓热以后将两手掌心分别放在左右眼睛,轻轻按压,使摩擦产生的温热感传递到眼睛。这种方法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操作后眼睛感觉很舒服,并且有安神定志、促进睡眠的作用。 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变的感觉器官,所以保护眼睛很重要。 【】、【】、【】

眼疲劳干眼症缓解方法
干眼症需要长期、系统的治疗。干眼症有泪液的水样缺乏以及蒸发过强两种形成因素。治疗的方法有:1、消除诱因,减少长时间的使用电脑。少接触空调以及烟尘环境等造成干眼的诱因;2、泪液成分的替代疗法,可以用一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3、可以使用一些促进泪液分泌的方法,口服新斯的明等药物;4、延缓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5、使用湿房镜、潜水镜、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等;6、对于患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局部可以使用低浓度的免疫抑制剂,比如环孢素A滴眼液;7、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对眼睑的睑缘进行清洁按摩,局部滴用抗生素以及皮质类固醇等药物。

8,多种方法无效,通过临床,可以采用中药外敷颈椎来缓解或消除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