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花十木 艾无疆 “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它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各种病症,如寒与肾五行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病症。《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到了七岁左右,男子到了八岁左右,因肾气旺盛,促进了身体各部的发育成长;女子到了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到了六十四岁左右,因肾气的衰微,而呈现出衰老的现象。 灸法是针灸学治法的一种,艾灸对寒、热、虚、实诸证均有一定效果,其机理归根结底在于艾灸通利经络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灸法是补肾的最强法,它无毒副作用,直接作用于人的肾部腧穴,效果甚至达到立竿见影。 1、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功效 :健脾益胃、补益气血。 主治 :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劳、早衰。张杲的《医说》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指反复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2、三阴交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 :温肾健脾、祛湿利水、调经止痛。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 3、神阙 定位 :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 :温阳益气、补肾健脾。 主治 :脾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面色淡白、神疲乏力、泄泻甚至下利清谷,及命门火衰导致的阳痿、早泄、遗精等。 4、关元 定位 :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功效 :温肾健脾、补益固脱、散寒止痛、调经养血、保健延年。 主治 :可用于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5、气海 定位 :。 功效 :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主治 :凡身体衰弱、阴阳两虚、营卫不调、下元虚惫、陈寒痼冷、体弱羸瘦、四肢逆冷、脾胃虚弱、精血亏损、五劳七伤、诸般虚损等。 注意: 阴虚者慎用,孕妇禁用。一般在春季灸气海,《内经》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气海为生气之海,此时灸之,应其春生之时序,以助升发之气,逐陈阴,奠下元之基,以适夏令之长也。 6、肾俞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和肚脐平行。 功效 :肾,肾脏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 主治 :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 :配太溪、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疗耳鸣、耳聋。 7、太溪 定位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功效 :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主治 :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年龄不同补肾有偏重 1、四十补肾养阴 《素问》提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也就是说40岁开始出现肾阴亏虚、阴津减少,应重视补肾养阴。此时,主要是精血亏虚,容易虚火内生,出现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溲黄便干等症状,除了上述的艾灸调理方法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些枸杞、桑葚、玉竹、黑芝麻等养阴的食物。 2、年过半百滋水涵木 五十岁,肝气开始衰竭。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属木,而肾属水,滋水涵木就是通过养肾阴来养肝阴、牵制肝阳,此时要肝肾同补。可用首乌丸、枸杞煎、桑椹膏等补肝肾,能够养血生精、聪耳明目,对耳聋眼花者特别适合。 3、花甲之年水火互济 六十岁,心气始衰。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水火互济,即肾水上济于心、防止心火伤了心阴,而心火下降于肾、不使肾水泛滥抑制阳气。如果心火不能温煦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就容易出现上热下寒的现象,即上面表现出心中烦热、口舌干燥,下肢却又表现出怕冷、酸软等,水火不调的人还容易生病、显得衰老。60岁要注重补肾养心。 4、七十补肾培土 七十岁,脾气虚。脾为后天之本,人体的衰老过程中,脾也起到重要作用。“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说的就是脾胃功能好、吃得下饭才能身体好。脾胃虚弱,无法吸收可引起肾元虚弱,加速衰老。所以这个年龄段一定注意补脾。 5、八十滋肾润肺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这就是说到了80岁,肺气开始衰败,老人开始容易说错话。肺气衰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气不够用了,表现出动则气喘、呼吸加快,还容易咳嗽。肺属金,金生水,肺强大了也能补肾。此时,可采用滋肾润肺之法,如枸杞滋肾润肺,山药补肺固肾,五味子补肾益气、生津敛肺止咳,薏苡仁健脾补肺。 除了年龄外,中医认为,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最旺,进入藏精华的时段,此时进补可能效果更好。需要提醒的是,盲目补肾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怀疑自己肾虚,要咨询专业人士辨证施治。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补肾益气艾灸穴位,中医艾灸补阳的穴位

补肾益气补血汤

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 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在生活中人们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很多人的身体都很虚,特别是一些人不仅气血不足还肾不好,这个时候就喝补血补肾的汤,那么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   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1 板栗煲鸡汤 材料:鸡肉100克,生姜5克,枸杞10克,板栗15-20粒。 做法:将整鸡剁成寸块,选有骨肉100克,在开水中焯一下,放入汤锅内。再把枸杞、板栗、生姜依次放入锅中,倒入高汤适量。大火烧开后,文火再煲1小时。出锅时,调入精盐,即可食用。 功效:鸡肉可益气补血,治脾胃虚弱;生姜可发汗散寒、止呕解毒;枸杞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板栗可益气养胃补肾,对大便稀软有治疗作用。这道板栗煲鸡汤,对体乏气短、肾虚腰痛,有较好的滋补疗效。 银耳枸杞汤 材料:银耳15克,枸杞子25克。 做法:将银耳、枸杞子同入锅内,加适量水,用文火煎成浓汁后,加入蜂蜜,再煎5分钟即可服用。隔日1次,温开水对服。 功效:此方有滋阴补肾、益气和血、润肌肤、好颜色之功效。 腐竹白果猪肚汤 材料:猪肚500克,腐竹50克,白果30克,薏米30克,芡实10克,荸荠1个,植物油5克,食盐适量。 做法:猪肚用盐和生粉揉搓,洗净,如法缝理数次,直到无异味,洗净放滚水中滚片刻,取出再洗净切片。腐竹折段浸水,。白果去皮去心,荸荠切片。用瓦煲烧滚清水约八成满,下猪肚煲约1小时,然后放入其他用料再煲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开胃、滋阴补肾、去湿消肿的作用,而且补而不燥。 虫草鸭块汤 材料:冬虫夏草20克,鸭子1只,黄酒、味精、葱、姜、盐、胡椒粉、清汤各适量。 做法:宰杀鸭子后去内脏,去毛,清洗干净,在沸水中煮15分钟左右,除去血腥味,切成小块;冬虫夏草洗去泥沙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黄酒、葱、姜、胡椒粉、盐,调好味。将鸭块装入煲中。用筷子在鸭块上插几个小孔,每孔内插入洗净的冬虫夏草,再加入调味的清汤后,上笼蒸1小时,加入适量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此汤连续食用1周后可见效果。适用于腰膝酸软等症。 山药玉竹白鸽汤 材料:山药、玉竹、麦冬各10克,枸杞5克,鸽子1只。 做法:先将汆过的鸽子肉放入锅中煎炒,然后加入开水,水开后将肉捞至沙锅中,再把山药、玉竹、麦冬、枸杞放入另一只沙锅中,煮开10分钟后将汤倒进装有鸽子肉的沙锅中,文火煮90分钟,出锅前加入盐、味精、鸡精等调味料即可。 功效:山药和白鸽是滋阴补肾的佳品,此汤具有健脾补肺、滋养肺阴、益精血、滋阴补肾、益气的作用。   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2 一、当归红枣鸡汤 女人不可百日无当归,当归是一种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的保健品。尤其是可调理女性朋友的内分泌,因此可起到一个调气血的作用。用当归和红枣炖成鸡汤经常食用的话,不仅可补气色,同时还有助于滋阴补肾的`功效哦。 二、红枣银耳汤 众所周知红枣是一种很常见的补气血的食物了。女性多吃红枣对促进身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而银耳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润燥止咳的保健品。将红枣和银耳一起煲汤食用的话,就可起到一个补气血,去火气的作用。特别适合经常熬夜一族的女生食用。 三、黑糯米补血粥 糯米自古就有养胃滋脾等多种功效,利用黑糯米经常熬粥的话,对促进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哦。黑糯米,红枣,桂圆,然后加点白糖。非常适合女性在经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食用,对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三红补血汤 中医认为红色的食物都具有补血的功效,的确生活中很多红色的食物都具有补血的功效。由其是对于气血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日常可用红枣,红薯,红糖等一起熬成粥经常喝。这款三红补血汤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最重要的是做法简单。经常熬夜的女性朋友们可经常食用。   补血补肾的汤有哪些3 推荐:木瓜海带乌鸡汤 房事中大汗淋漓,中医称为“泄”。此种情况除了性生活过程中汗多,房事后四肢发冷、心慌气短,并伴有咽喉干燥,关节酸疼,周身乏力等,这是因为阳气外泄,伤阴伤阳所致,在身体虚弱者或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此种情况需要额外补充一些补气补血的食物,如桂圆、莲子、鸡、鸽、大枣等食物,煲汤饮用,可补气滋阴,涩汗固精。 原料:木瓜半个,海带50克,乌鸡半只,党参2只。 做法:木瓜除子去皮,海带洗净切块,乌鸡剁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文火慢炖,2小时后出锅,加食盐4克。 这道汤以木瓜、海带理气散结,以乌鸡滋补肝肾,党参补气以助木瓜理气之功。 推荐:山药枸杞子汤 原料:鲜山药200克,干莲子肉20粒,枸杞子20克,银耳6朵,冰糖少量。 做法:鲜山药去皮,切段,与其余配料共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泡,用小火慢炖2小时,汤液黏稠即起锅。 这道甜品以山药、莲子益气健脾,以枸杞子、银耳滋阴补肾,针对阴阳两虚的症状尤为适合。 性生活过于频繁,耗伤阴精,中医称之为“竭”,常见于一些性生活频率较高的新婚夫妻。可饮用益精填髓的饮品来调节。 推荐:海蛤墨鱼汤 原料:海蛤30克,墨鱼6条,熟地10克,党参2只, 生姜20克。 做法:将海蛤、墨鱼洗净,墨鱼切段,生姜拍一拍,与其余的配料一同放入无油的瓦罐中,加清水浸没原料,火慢炖2小时,起锅时加入3克食盐。切忌加盐过多,因为过咸会伤肾。 这道汤羹以海蛤、墨鱼等咸寒之物补益肾阴,配合生姜除寒,党参益气生津。 房事中呼吸不畅,神昏意乱,中医称之为“烦”。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工作压力大、长期情绪差,导致性生活次数少、质量不高的上班族。可以饮用理气散结的饮品来调节。

中医艾灸补阳的穴位

夏季高温且雨水多,高温潮湿环境会使得湿气入侵体内而导致湿气重,我们可以艾灸下面这些穴位补阳祛湿: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盖下面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若用艾罐需艾20分钟,用艾条需艾10分钟,能轻松排除体内湿气,提高阳气。

2、丰隆穴

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脚踝上面8寸部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每天用艾条艾灸15分钟,可达到健脾化湿功效。

3、解溪穴

解溪穴在足背和小腿交界处横纹中央凹陷部位。此穴位分流肾经之水,可达到镇静安神和清热化痰效果,而且也能舒筋活络。

4、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开关,当脸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以对此穴位艾灸,可达到一定的舒缓功效。合谷穴能升清降浊而且也能疏通气血,每天艾灸15分钟,一直艾灸穴位微微发红为止,10天为一疗程,但体质差和怀孕期的女性不能对此穴位艾灸。

5、曲池穴

曲池穴是大肠经的合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在此穴位。把手肘弯曲,横纹的外侧段就是曲池穴。对此穴位艾灸能调养气血和祛除体内湿气,同时也能促进全身血液流通,缓解手麻和烦闷。

6、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上4寸左右。每次艾灸15分钟,能舒缓胃部各种问题,如胃溃疡和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