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自然生存条件差,医药卫生条件差,安全条件也不好,能够活到七十岁的人一直很少,所以用“古来稀”来表示活到70岁真的很不容易。正是因为古代的人们寿命不高,就有了过寿的习俗。有人到了一定岁数时,一定要做生日,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到家里热闹热闹,吃个饭,农村里面叫做吃“生日饭”。正常情况之下,会准备一碗面,叫“长寿面”。有条件的地方,还会用面蒸做桃子的形状,点上红色,叫做寿桃。在吃饭之前,会把寿桃摆在桌子上,全家的老小还会一起跪在老人面前,给老人磕头,祝福老人长命百岁。老寿星坐在主位上,家里人端上一碗寿面,放在寿星面前,这里也有长长久久的含义。之后,亲朋好友,会依次上来给寿星敬酒,送上真诚的祝福。

70岁至79岁老人养生

二、70大寿,为何做九不做十。

在古代,农村老人70岁叫大寿,80岁叫上寿,90岁叫老寿。在老人这样的生日,后代们都会特别重视,隆重操办。一是向老人表示儿孙辈的孝心,感谢老人的养育之恩;二是祈盼老人能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古人做寿,尤其是在70大寿时,都会提前一年做,有“过九不过十”的讲究,因为九有“久”的寓意,意味着长长久久,而十与"死”谐音,不吉利,不可取。其他如60、80、90大寿,有的在整周岁的时候做,也有的是提前做,这个与各地风俗有关。九这个字,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是最大的数字。皇帝贵为天子,叫九五之尊;万事完美结束,叫九九归一;最高的天,叫九重天;最聪明的鸟,叫九头鸟。九之所以被人们所崇尚,主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是满盈之数,物极必反,满则溢,极盛必衰,所以自谨待之。而九又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义,永远呈上升趋势,所以九为至尊之数,为历代帝王所看中,也为老百姓们所喜爱。

70岁至79岁老人养生食谱

我外婆也是79岁了,有三高和糖尿病,我给她配的食谱你试试。

早餐:麦片一两,加牛奶半斤,鸡蛋一个,麦片和鸡蛋先煮熟再加牛奶,因为牛奶加热超过80度会损失营养,不加糖。早餐可以长期吃这个,对于通便也很有好处。

加餐:一个西红柿或一根黄瓜或一个时令水果。

中餐炒菜吃米饭。一荤一素一汤,荤菜最好是海鱼、虾这样的低脂肪肉类。也可以适当的吃些鸡鸭等禽类,不宜多。素菜也不是全素,可以吃芹菜(降血压)炒肉、木耳(化血栓)炒肉等,其实只要是时令蔬菜都可以,营养要丰富,最好是跟着时令选择蔬菜。汤可以变化,蔬菜汤或骨头汤交替吃。肾不好也可以吃冬瓜汤利水。

下午加餐可以吃一份酸奶或豆浆,再加一些优质的点心。点心可以买也可以自己做,比如茯苓饼、豆面儿糕、山药饼等。

晚餐喝粥最好,可以用药食同源的东西煮营养粥,如莲子粥、百合粥、七宝粥(山药、莲子、红枣、绿豆、薏苡仁、百合、大米)、皮蛋瘦肉粥、玉米粥、海鲜粥(用干贝煮)等。

宵夜可以吃甜汤:绿豆汤、银耳汤等。

总之老年人应该少吃多餐、每顿8分饱最好。

可以喝水或喝一些保健茶饮。向我外婆有糖尿病一般都喝苦瓜茶,肾不好可以和枸杞、玉米须等茶饮。

暂时就想起这些了,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找我。祝你的家人长寿!

70岁至79岁老人养生知识

70到79岁人应注意适当运动、保持好心态、合理饮食、好好休息、放松心情。

1、要适当运动

老人的腿脚不太灵活,往往不爱活动,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但是也不宜久坐。不要总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要经常出去慢走、打打太极、这些运动都比较适宜老人。2、保持好心态

70到79岁的老人,最好不要经常生气,遇事放平心态,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孩子们处理,避免直接参与。要放宽心,保持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3、要合理饮食

俗话说得好,人以食为先。70到79岁的老人可以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吃饭吃七分饱。4、要好好休息

很多老人在七八十岁的时候,都会去种地,去做一些体力活,来缓解自己的子女的负担,这是不合适的,到了这个年纪应该多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5、要放松心情

无论什么时候,老年人应该让自己的心情随时处于放松的状态,不要让情绪过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