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缓慢发病,约1/3患者可以起病较急,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起病前通常无明显诱因,少数可以先有关节外伤史,然后局部出现银屑病关节炎。
1.关节
除四肢外周关节病变外,部分可累及脊柱。有时也可转成慢性关节炎及严重的残废。依据临床特点,关节炎分为五种类型,60%类型间可相互转化,合并存在。
(1)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型 占70%,以手、足远端或近端指(趾)间关节为主,膝、踝、髋、腕关节亦可受累,分布不对称,因伴发远端和近端指(趾)间关节滑膜炎和腱鞘炎,受损指(趾)可呈现典型的腊肠指(趾),常伴有指(趾)甲病变。约1/3甚至1/2此型病患者可演变为多关节炎类型。
(2)对称性多关节炎型 占15%,病变以近端指(趾)间关节为主,可累及远端指(趾)间关节及大关节,如腕、肘、膝和踝关节等。
(3)残毁性关节型 约占5%,是银屑病关节炎的严重类型。好发于20~30岁,受累指、掌、跖骨可有骨溶解,指节常有望远镜式的“套叠”现象,关节可强直、畸形,常伴发热和骶髂关节炎。此型的皮肤银屑病常广泛而严重,为脓疱型或红皮病型。
(4)远端指间关节型 占5%~10%,病变累及远端指间关节,为典型的银屑病关节炎,通常与银屑病指甲病变相关。
(5)脊柱病型 约5%为年龄大的男性,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病变为主(常为单侧或节段性),下背痛或胸壁痛等症状可缺如或很轻,脊柱炎表现为韧带骨赘形成,严重时可引起脊柱融合,骶髂关节模糊,关节间隙狭窄甚至融合,可影响颈椎导致寰椎和轴下不全脱位。
近来也有学者将银屑病关节炎分为三种类型:①类似反应性关节炎伴肌腱端炎的单关节和少关节炎型;②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称性多关节炎型;③类似强直性脊柱炎的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脊柱炎、骶髂关节炎和髋关节炎),伴有或不伴有周围关节病变的脊柱病型。
2.皮肤
皮肤银屑病变好发于头皮及四肢伸侧,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发分布。要特别注意隐藏部位的皮损,如头发、会阴、臀、脐等。表现为丘疹或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有丰富的银白色鳞屑,去除鳞屑后为发亮的薄膜,除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该特征对银屑病具有诊断意义。存在银屑病是与其他炎性关节病的重要区别,35%的患者皮肤病变的严重性和关节炎症程度有相关性。
3.指(趾)甲表现
约80%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有指(趾)甲病变,而无关节炎的银屑病患者指甲病变仅占20%。最常见的指甲病变是顶针样凹陷。其他表现有指甲脱离,甲下角化过度、增厚、横嵴及变色。
4.其他
(1)全身症状 少数有发热、体重减轻和贫血等。
(2)系统性损害 7%~33%患者有眼部病变,如结膜炎、葡萄膜炎、虹膜炎和干燥性角膜炎等;<4%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于疾病晚期。另有心脏肥大和传导阻滞等,肺部可见上肺纤维化;胃肠道可有炎性肠病,罕见淀粉样变。
(3)肌腱端病 足跟痛是肌腱端炎的表现,特别是在跟腱和跖腱膜附着部位的肌腱端病。
本病起病隐袭,约1/3呈急性发作,起病前常无诱因。
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
【临床表现】 PA通常起病隐袭。疼痛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轻,偶而呈急性痛风样起病。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之间,13岁以下 儿童
较少发生。关节症状与皮肤症状可同时加重或减轻;变可在银屑病多次反复加重后出现关节症状;亦或与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关节症状。Gladman分析PA220例,68%初患银屑病患者,平均经12.8年后出现关节炎;15%患者在1年内发生银屑病和关节炎;17%患者发生关节炎,平均经7.4年出现银屑病。 1.关节表现 Moll等及Andrews根据银屑病性关节炎的表现特点,将该病分为五种临床类型: ⑴少数指(趾)型:最多见,约占70%。为1个或数个指关节受累,非对称性,伴关节肿胀和腱鞘炎,使指(趾)呈肠膨状。 ⑵类风湿关节炎样型:占15%,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伴爪状手。病人可表现出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出现晨僵,对称性受累,近端指关节梭形肿胀,晚期向尺侧偏斜。偶有类风湿结节或类风湿因子阳性。有人诊断,这类病例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银屑病的重叠。 ⑶不对称性远端指(趾)间关节型:占5%,主要累及远端(趾)间关节。表现为红肿、畸形,常从足趾开始,以后累及其他关节。指骨无尺侧偏斜,疼痛较类风湿性关节炎轻,常伴指甲营养不良,男性较多见。 ⑷残毁性关节炎型:占5%,为严重关节破坏型。多侵犯手、足多个关节和骶髂关节。特征为进行性关节旁侵蚀,以致骨质溶解,伴或不伴骨质性关节强硬,酷似神经病性关节病,为无痛性。此型的皮肤银屑病常广泛而严重,为脓疱型或红皮病型。 ⑸强直性脊椎炎型:占5%,表现为单纯性脊椎炎或脊椎炎与外周关节炎重叠。脊椎病变为非边缘性韧带骨赘,尤多见于胸椎和腰椎,骨突关节间隙狭窄和硬化,椎间盘连接处侵蚀和椎体前缘骨性增生,主要发生于颈椎下部。周围关节炎累及远端指(趾)关节,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或单侧不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炎症除发生在滑膜,还可沿肌腱附着点进入骨骼区域。部分病人骶髂关节可受累。本型的临床特点为脊椎僵硬,发生静脉状态后和在早晨,持续30分钟以上。 2.指(趾)甲变化
据统计PA患者中80%伴甲异常、甲受累、可提供早期诊断线索。因为甲床和指骨有着共同的供血来源,爪甲的慢性银屑病性损害会引起血管改变,最终影响其下的关节。已发现骨改变的程度与指甲变化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并且两者常发生于同一指(趾)。常见的甲变化有:点状凹陷、横断、纵嵴、变色、甲下角化过度、甲剥离等。 3.皮肤表现
皮肤损害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尤其肘、膝部位,呈散在或泛发性分布。损害为丘疹和斑块,圆形或不规则形,表现覆以丰富的银白色磷屑,鳞屑去除后显露发亮的薄膜,却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三大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4.其它表现
在银屑病性关节炎中,可伴发其它系统损害。常见的有:急性前葡萄膜炎,结膜炎,巩膜炎,干燥性角膜炎;炎性肠病和胃肠道淀粉样变性病;脊椎炎性心脏病,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持久性传导阻滞、原因不明的心脏肥大为特征。还可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目录 1 拼音 2 简介 3 病因和发病机理 4 病理 5 临床表现 5.1 X线特征有 6 诊断 7 治疗 8 注意项 1 拼音 yín xiè bìng guān jíe yán 2 简介 银屑病关节炎是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患者发生的一种慢性炎性关节病,占银屑病的5~7%。发病年龄在30~70岁,以40~50岁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 3 病因和发病机理 尚不清楚。HLA抗原A26,B38,CW6,DR4及DR7频率增加;并发脊柱炎者HLAB27高达90%以上;先证者的第一代亲属中银屑病关节炎的患病率比在一般人群几乎高出50倍,说明与遗传因素有关。创伤、感染等环境因素可能起激发作用。 4 病理 受累滑膜的病变与类风湿关节炎无明显区别,显示慢性炎症反应及明显水肿,易发生纤维化和关节边缘骨糜烂,但缺乏类风湿所见的血管翳。非炎性骨膜增生可引起骨溶解。 5 临床表现 银屑病常先于关节炎数月或数年,偶可两者同时发病或在银屑病之前。关节炎有五种类型: ①典型关节炎占5%,为累及任何关节的非对称性滑膜炎,以手和足的远端指间关节居多,邻近指甲常有银屑病的特征性改变;②致残性关节炎占5%,有严重的破坏性多关节炎,以指、趾最为明显,导致关节畸形;③对称性多关节炎占15%,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类风湿因子阴性; ④少关节性关节炎占70%,为手或足的单关节,或分散的、非对称的少数小关节病变,往往合并有指(趾)弥漫性肿胀;⑤银屑病脊柱炎占5%,临床及放射线特征与强直性脊柱炎难以鉴别。本病比较特殊的表现有: 关节炎的活动性随皮肤病变的活动而变化,指甲病变达80%以上,而在无关节炎的银屑病人仅30%。指甲病损和关节病变之间比皮肤病损和关节病变之间有更密切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血沉增快,α2球蛋白增高。10~20%患者血清尿酸高于正常,因而易误诊为痛风。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5.1 X线特征有 孤立小关节的明显破坏,骨溶解,骨性强直,末节指骨远端骨吸收,以及由于严重骨糜烂造成的“杯中铅笔”样外观。长骨的“绒毛状”骨膜炎,单侧骶髂关节炎伴有非边缘性及边缘性韧带赘钙化的不典型脊柱炎。 6 诊断 关节炎患者具有典型的银屑病皮损或指甲病变,关节病变的不对称性,类风湿因子阴性及类风湿皮下结节缺如,都有助于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本病的关节及皮肤病变起病均较缓慢,不出现尿道炎和结膜炎,极少有粘膜病变,可与Reiter综合征区别。与强直性脊柱炎相比,本病脊柱炎型的韧带骨赘多呈不规则分布,且韧带的钙化不常见,脊柱受侵犯的程度亦较轻。 7 治疗 仍不满意。目的在于减轻滑膜组织的炎症,维持关节功能。常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或布洛芬。皮质激素可能使皮肤和关节病变明显好转,但通常需要大剂量,因而常导致副作用。氨甲蝶呤似乎是当前对皮损和关节炎最有效的药物,但由于毒性大,故只限于严重患者。在某些部位可选择性进行再建手术和关节固定术。轻型患者预后一般良好。大约5%发生严重关节畸形。脊柱炎型并发色素膜炎,传导障碍,及主动脉炎等关节外表现者有致残倾向。 8 注意项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伴有银屑病的炎症性关节病变。主要特征是累及远端指(趾)间关节和脊柱关节,发病高峰年龄约40岁,男女患病率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