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单侧或双侧关节肿大、疼痛较剧,难以履步,发热恶风,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略青。苔白滑舌质紫黯,或淡。脉沉紧或沉迟。

清热利湿复阳气

治法:祛寒利湿,散阴寒凝滞之邪。

方药:五积散加减。

麻黄10g 肉桂3g 川朴l0g 苍术10g 当归10g 姜半夏10g 羌活10g 白芷10g陈皮5g 茯苓10g 芍药10g 川芎10g 于姜3g 枳壳10g

方解:方用麻黄、白芷解表散寒,川朴,苍术燥湿运脾,肉桂、干姜温里和中,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桔梗、枳壳升降并用,调畅气机,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通经行滞。诸药合用则宣通表里,解表温中,化湿除痰,理气和血之剂。

加减法:寒者重用桂枝,表证不明显可去麻黄等疏解之类药物,表虚有汗者,则去麻黄、苍术、白术、黄芪之类,里寒甚者加吴茱萸、细辛等温散里寒。本证以“寒”、“湿”为主要邪气,“寒”须辨析其表里及受邪轻重,“湿”邪盛者,则需配苍、白术,胃纳不馨者加山楂,使祛寒利湿达到行气和血的目的。 证候: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关节局部扪之灼手,按之濡软,面色黄而带浊,小溲黄,大便先干后溏,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除壅阻之热。

方药:三妙丸合萆薢化毒汤加减。

苍术l0g 黄柏10g 萆薢15g 当归l0g 丹皮10g 牛膝20g 防己10g 木瓜10g 苡仁20g 秦艽10g

方解:方以黄柏苦寒清下焦湿热,配苍术之苦温,协同燥湿,一清一燥,加牛膝逐瘀通经、利关节,草薜、防己、木瓜祛湿化浊,当归和血,丹皮清血分之热,苡仁健脾利湿,秦艽祛风而不燥,为祛风之润剂。

加减法:热盛则加金银花、地丁草,祛湿宜注意利小便加车前子、木通之类。 证候:关节局部漫肿胀剧痛,势如虎咬,屈伸困难,伴神萎心烦,口渴不欲饮。偏寒者关节局部皮色不变,且有阴凉感。舌淡白而润,脉滑;偏热者关节局部皮色红,按之热感,身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且干,脉滑数。

治法:属寒则以温养散寒通滞为主,属热则以清热解毒通络为主。

方药:(属寒)阳和汤加减。

熟地黄10g 鹿角胶(烊化)10g 炮姜3g 肉桂1g 麻黄10g 白芥子10g

方解:本方地黄温补营血,鹿角胶生精益髓,养血助阳,肉桂温补肾阳,温通血脉。上药相合,精血充沛,气复阳生。麻黄温散寒邪,使熟地、鹿胶补而不滞,且麻黄得熟地而不发表,熟地得麻黄补而不腻;炮姜温通血脉,白芥子通经祛痰,两药相用能通经散寒而消痰滞,甘草调和诸药,兼有解毒之功。全方合用,则温阳补血,散寒行滞,消痰通络。

加减法:寒盛者加干姜、细辛、附块。

方药:(属热)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10g 石膏30g 当归10g 独活10g 羌活10g 防风10g 黄芩10g 白芷10g白术10g 川芎10g 生熟地黄各10g 茯苓10g 细辛3g 甘草3g

方解:方中为秦艽祛风湿要药,羌独活祛游伏之风,防风、白芷散风之品,合地、芍、归、芎四物养血祛风,黄芩、石膏清热驱邪,细辛温通,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热盛者加寒水石、银花、地丁草、蒲公英。 证候:关节局部漫肿沉痛,或不疼或酸,活动时疼痛加剧,难以转侧,畏寒怕冷,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不实,小溲清长,舌质淡白或嫩胖,苔白腻而润,脉沉缓,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填充精血,扶阳以配阴之法,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药:大防风汤加减。

党参15g 防风10g 白术10g 附子10g 当归10g 川芎5g 杜仲10g 黄芪10g 羌活10g 地黄10g 牛膝10g 甘草3g 上肉桂3g

方解:方中防风、羌活祛风之首药,牛膝、杜仲补肾之要药,合十全大补取气血双补之意,加附子温养,偏于温补肾阳,精血得充,阴翳自消。

加减法:若阳虚阴寒盛加鹿角、细辛;体虚加河车大造丸。因病久损及气血者则宜加气血双补之品,但慎防滋腻,阻碍脾胃气机。 证候:关节肿大,不红不热或微热,按之应指,关节活动痛甚,多为跛行,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午后两颧潮红,口干喜饮,盗汗,形体消瘦,溲赤便秘,舌淡白或淡黯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数或细无力。

治法:甘寒养阴,滋补肝肾。育阴以涵阳法,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方药:左归汤为主。

熟地黄10g 山药1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0g 怀牛膝10g 鹿角胶l0g龟板胶10g

方解:本方乃由六味地黄丸减去“三泻”药物,重用熟地甘温滋肾,以填真阴为主药。山萸肉、枸杞子滋养肝肾,养阴益精,合地黄可增强滋补肾阴之功;山药健脾滋肾,可补养脾胃之阴,开拓肾精化源,使肾精不断得到补充;鹿角胶峻补肾阳,龟板胶滋阴益肾,二药合用,阴阳并治,育阴潜阳,峻补精血,菟丝子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诸药合甩,系纯甘壮水之剂。但要注意精血既亏,虚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因此骤补真阴时,必须承制虚火。

加减法:阴虚而内热盛者,则以合秦艽鳖甲散或地骨皮汤加减治之,滋阴补血,清热除烦。

清热利湿复阳气的中成药

胃脘痛 俗称“胃痛”, 常伴有上腹胀、纳呆、恶心、呕吐、嘈杂、反酸、嗳气等症状。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可见胃脘痛症状。胃脘痛发病病机为“不通则痛”,治疗上多用“通”法,使脾胃纳运升降复常,气血调畅,其痛自止。 气滞胃痛颗粒 由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为君药。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二药相伍,以助君药养血柔肝,行气活血止痛,为臣药。香附芳香走窜,理气解郁止痛;枳壳理气宽中,消胀除痞,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疏肝和胃,行气止痛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气滞胃痛颗粒具有解痉作用,能抑制小肠过度收缩,降低其紧张性;有抗溃疡、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镇痛、抗炎作用。 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常用于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炎、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及神经官能症等属肝郁气滞者。孕妇慎用。气郁化火者不宜服用。 附子理中丸 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组成,方中附子、干姜辛大热之品,归脾胃经,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为君药。党参、甘草补中气,和脾胃,为臣药。白术苦甘而温,健脾燥湿,以运中州,正合脾喜燥恶湿之性,为佐药;炙甘草补脾益气,并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温补并行,以温热为主,使寒邪去,阳气复,脾胃得补而健运有权,故中焦虚寒可除。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常用于消化系统(胃炎、肠炎、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循环系统(室性早搏)、呼吸系统(咳嗽)、顽固性口疮等属脾肾虚寒者。孕妇慎用。附子理中丸不适合急性肠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 需注意,感冒发热的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不宜长期服用 。 胃苏颗粒 由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制)组成,方中苏梗入胃,可顺气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气,和胃止痛;陈皮理气健脾化湿,与苏梗、香附配伍,一则和胃气,二则疏肝止痛;枳壳破气消积,利膈宽中;香橼、佛手具有宽胸除胀之功; 槟榔、鸡内金具有健脾理气,消食导滞的功效。诸药相合,共奏理气和胃,疏肝止痛之功,使胃气得降,肝气得舒。 主要用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孕妇忌服。 达立通颗粒 由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山楂、焦槟榔、鸡矢藤、党参、延胡索、六神曲组成,方中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木香通气疏痛;柴胡、枳壳合剂对胃排空、小肠有推动运动效果;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清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蒲公英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山楂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焦槟榔消食导滞;鸡矢藤具有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之功效;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延胡索促消化,减少胃液分泌、胃酸及胃蛋白酶量;六神曲可治疗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等病症,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的功效。 主要用于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止吐、术后胃肠道麻痹及假性肠梗阻。个别可能出现 腹痛、呕吐、唇舌麻木等不适。 气滞胃痛颗粒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胃苏颗粒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达立通颗粒具有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的功效,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的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及动力障 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胃痛发作多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寒温不适、 劳累过度有关,故在预防上要重视精神、饮食、寒温、 劳逸等的调摄。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期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 忌粗糙多纤维饮食,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等诱发因素。 # 健康 明星计划# #家庭 健康 守护官# 请关注我,给您带来更多 健康 资讯!

清热利湿健脾的中成药有哪些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在生活当中,湿气是一种外表看不怎么出来,但是身体里面早就被湿气布满了,在生活中体内湿气重可能会出现头发油腻的现象,下面我整理了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1 “湿气重”的症状 食欲不振 没有食欲,容易胀气,吃饭时感觉恶心。 精神萎靡 胸闷,四肢或身体沉重,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早晨眼皮肿,出现下眼袋。 大便稀烂 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觉得大便排不尽。 体态虚胖 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下肢水肿。 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就需要注意祛湿了,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祛湿功效的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肠炎、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清热祛湿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藿香正气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除了中成药,也可以选用一些祛湿茶。 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枸杞,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成分作用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将茯苓、薏米洗净,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2 祛湿气可以吃中成药和草药,一般湿气在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祛湿气药物,常见的部位有以下几种: 1、头部:可以吃半夏白术天麻汤来祛头部的湿气; 2、中焦:中焦的脾胃如果有湿气,可以用平胃散来治疗; 3、上焦:如肺部湿气比较重,表现为咳嗽、痰多,可以用橘红化痰丸来治疗; 4、下焦:如表现为大便黏滞、白带增多、阴囊潮湿,可以用二妙丸来治疗。有些患者湿气在下焦还会引起腿的症状如腿沉、腿凉,这种可以用四妙丸来治疗,即在二妙丸的基础上加上薏米和牛膝,对于下肢湿气重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5、关节、肌肉:对于全身关节、肌肉的湿气可以使用祛湿的方剂来调理,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这类方剂对全身肌肉、关节的湿气都有一定治疗作用; 6、皮肤:皮肤有湿气时可以用湿毒清来治疗。 因此祛湿如果使用中成药,要根据不同的部位来选择。当然还可以使用草药如陈皮、半夏、茯苓、紫苏、苍术、黄柏、薏米等来治疗,这类草药都有一定祛湿气作用,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进行辨证选用。   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3 去湿气的水果 1、西瓜 西瓜是一种能够帮助人排尿的水果,而人体的湿气大部分都是通过尿尿排出体外,所以多吃西瓜也可以起到去除湿气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多吃一下西瓜来排出身体的湿气。 2、甘蔗 甘蔗作为一种特殊的茎类水果,当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和水分,还有维生素、蛋白质、有机酸等成分也是非常多的。甘蔗作为一种味甘性凉的水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利尿、祛湿下气以及滋阴润燥的作用功效。 3、苹果 苹果是一种非常好的水果,可以补气健脾,也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所以很多人都说,每天吃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这句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湿气少了,免疫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4、枇杷 枇杷是南方常见的一种水果,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当中含有的丰富果糖、钾、磷、铁、钙等微量元素非常丰富,多吃对身体保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枇杷具有止咳润肺、健脾祛湿等作用,祛湿气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5、甜瓜 甜瓜这种水果,只有夏天的时候才在市面上出现的最多,这种水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还能利尿通便,多吃甜瓜可以帮助排除身体的湿气,还能帮助改善便秘。 6、木瓜 木瓜这种水果不仅可以去除湿气,还能治疗胃寒,对于平时特别害怕吃凉东西,即使在夏天也只能吃热的食物,晚上睡觉要盖被子的人来说多是点木瓜不仅可以改变胃寒的情况,还能去除身体的湿气,其实胃寒大部分都是由于身体湿气重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