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

1、静:就是安恬静静、心平气和的意思。

2、意:太极拳是“以意行气”,练意不练力的内功拳。

3、柔:是轻柔、柔嫩。4、慢:学拳不克不及性急;在锻炼时应自始至终顺从其美,渐渐运转。

5、真:就是仔细。

6、正:就是正直,立品中正的意思。

7、连:延续的意思。

8、匀:就是平均、均匀。

9、圆:圆就是圆圈、圆体。

10、松:就是放松、松净。

11、随:就是追随、相随的意思。

12、谦:就是谦逊、谦虚。13、恒:就是对峙,从一直顿。

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

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颉上腭。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

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法

陈氏太极拳与杨氏太极拳的区别:杨式太极拳动作轻柔缓和,陈式太极拳动作刚猛。

如果是一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的话可以学杨式太极拳,因为杨式太极拳动作轻柔缓和,不易伤身体。而如果是以技击为主要目的的话,我建议先学陈式太极拳再学杨式太极拳。

因为陈式太极拳动作刚猛,没有人指导练的话很容易伤身体。陈式太极拳学精之后,你会发现杨式太极拳其实你已经会了一半,另一半只不过是与其它拳术融合的东西而已。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王廷精益求精地创造了太极五套拳、五套锤、十三势、炮锤,以及枪、刀、剑、棍、剑、锏、鞭等,尤其独特的还有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形成了完善的武术流派体系。

在陈氏十四世、陈氏太极拳第六代陈有本之前,太极拳被传下来的只有一种练法,并无大、小架之分。对大、小架的分化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有本。

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明士多出其门”(陈家沟有陈公兆力斗疯牛的传说),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

…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睾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

杨氏太极养生十三功法口令

功法名称

1、预备式2、白鹤亮翅3、仙人指路4、叶底藏针

5、哪吒探海6、力劈华山7、收缰勒马8、饥鹰捉兔9、金鸡独立10、苍鹰飞落11、怀中抱月12、流星赶月

13、倒挂金钟14、顺风卷旗15、披荆斩棘16、怀抱琵琶

17、黑虎卷尾18、怀中抱月19、力劈华山20、收缰勒马

21、金针指南22、刘海戏蟾23、金针指南24、燕子入巢

25、金钟倒挂26、猛虎回头27、登山赶月28、鱼跳龙门

29、金针探海30、海底寻珠31、青龙出水32、风卷荷叶

33、怪蟒翻身34、青龙出水35、顺水推舟36、金蛇伏穴

37、犀牛望月38、气贯长虹39、蹬枝摘桃40、收缰勒马

41、童子献书42、鹰击长空43、玉龙飞升44、玉女献琴

45、雄鸡报晓46、百鸟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