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劳碌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应该享享清福了。老人养生保健很重要。那老年人应如何养生保健呢?有哪些养生的方法?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老人养生保健的方法1、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
2、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3、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
4、活: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5、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6、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7、调:即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蛋黄、桑椹、芥菜、芝麻、核桃仁、百合、猪脑、猪心、黑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老人保健注意事项一忌久坐,久坐者伤肉。
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故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久立,久立者伤骨。
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三忌久视,久视伤血。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二小时之内,不宜连续观看。
四忌久卧,久卧伤气。
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软弱。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五忌久静,久静伤神。过分安静、寂寞、无聊、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良性声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开胸的方法
导读 :太极、八卦、形意同属内家拳派,其拳理形同源,贯于一脉,又各成体系。道家从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理论而演化生发出八卦 转九宫功法。而形意拳则以太极、八卦之理,演化形成以五行生克之五行劈、崩、钻、炮、横。 八卦掌历来只在道门秘传,历经数代,历时二百余年,以独特的风格和奇妙的武技,闪亮中华拳坛,它集中国传统儒道,托意于易经卦象,融诸多武学精华于一体。形成了一套极富特色 的完整武术拳种体系,从而享誉武林。它以走为法,以掌为用,集八掌法,八拳法,八摔法,八擒拿法,八腿法,八点打法,八步身法于一身,八八六十四法,变化 无穷。体用中避正就斜,以斜打正,顺势巧打,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连环相生,虚实莫测,柔若绵里藏针,刚则冷弹炸脆,既是强身健体的好拳种,又是防身技击的好功法。 一、刻苦练功讲九要 八卦掌是内家拳,练好八卦掌不仅要求练功刻苦,更要讲究其方式和要领,要有明师指点。练好八卦掌有以下九个要求: 1、要腰往下塌,尾闾上提。 2、要实腹宽胸,开胸顺气。 3、要谷道内提。 4、要舌顶上颚,头顶悬。 5、要双肘里裹,沉肩坠肘。 6、要松肩活臂,臂如拉弓。 7、要尾间下垂,立如牌坊。 8、要缩两肩与两胯,肩胯极力回缩。 9、要起落钻翻分明,起为横,落为顺,钻为穿,翻为打,起落钻翻如机轮转动循环无间。 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掰膝抓地牢”。在练习中要按照要领规范练习。在走转时,头部始终保持虚灵顶劲,空 胸实腹,沉肩坠肘,沉腹坐胯,迈步循圈,转无棱角,两目注视虎口,向圈中心平视,劲线贯一。这样做可以使精神集中,下盘稳固,精力充沛,遇敌不慌。 练拳中还应从实战出发,练用不能脱节。练是为了用,用是检验练的效果,要体验出八卦掌的转,在转动中,逆中引顺,顺中用逆,劲线合一,这样就可使精神集中,精力充沛,轻松自如,周身一家,何愁无往而不胜矣! 二、三节分明知进退 “三节分明知进退,松膀长腰跟步钻。”此歌诀讲的是要明三节,讲进退,掌握掌法的使用方法。三节分为上中下三节。以一身而言,手肘为梢节,胸腹为中节, 足腿为根节;以足腿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上节不明,手足强硬拙力,中节不明,浑身虚空无力,下节不明,重心不稳,虚浮磐跌。 只有三节分 明,才能得心应手,一动无不动,周身协调,方不致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毛。要立身中正,掌随身变,步动身随,当对方打来,不要硬力对抗,应绕弧闪中迂回 其身侧,引劲落空,进步全凭后脚蹬,用后脚的根节力,将劲由腿而腰,由腰至臂至掌,逐节催动,前腿插抢中央,身涌后腿跟随,发力雄浑劲整,何愁不使对方迎 锋而倒。 我们是否应该注重三节.掌握掌法,步法的规范练用,练时无人若有人,用时守势明法,有人视无人,身随步翻,掌随身变,则将会使八卦掌技击特点更加明显,体用也更将能事半功倍。 三、得机得势顺其然 八卦掌技击理论主要是要顺其自然,要深究其哲理。要快打巧打,切忌蛮 *** 拼拙力,实战中往往是一搭手,就能立分高下,有时即使未搭手,行家一伸手,自己 亦心知肚明不必推来推去,纠缠不停。八卦掌要领讲“盖开之不语力,固尚用力之意”。就是说两军对垒,不仅是靠挂避闪跨,钩搂崩打为用,更要讲究得机得势应 变神速。如能做到“快、狠、变”机敏神算,对方虽说有力而兀所用,想走而难逃追击,想挂亦不敌其捷。拳有动不见形,一动即至之说,高深的武术家,有一羽不 能所加之觉,何况蛮力乎。 【武术】【八卦】、【技击】、
道家养生减肥方法
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是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行减肥,排毒,养生的系统养生方法。这一做法起源于先秦,在我国唐朝时期民间比较流行,如今在我国南方地区及日本等国也受到不少人追捧。 国外,有断食等方法,都来源于辟谷的概念。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
他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具体例子以证之:三国吴道士石春,在行气为人治病时,常一月或百日不食,吴景帝闻而疑之,"乃召取鏁闭,令人备守之。春但求三二升水,如此一年余,春颜色更鲜悦,气力如故。"又"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云笈七签》卷五载,孙游岳"茹术却粒,服谷仙丸六十七年,颜彩轻润,精爽秀洁。"《南史·隐逸传》载,南岳道士邓郁"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陶弘景"善辟谷导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