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赵问答190124)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属于耳科疾病,虽然分属两个解剖区域,但是因为这两个区域临近,出现的症状会很相似(疼痛、耳道流脓、听力减退)。如果不进行耳科检查,别说是患者本人,就是医生都无法区分。我经常遇到被误诊误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他们在最初的几次就诊时因为外耳道里有粘性分泌物阻塞,接诊的医生未做清理就按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这样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重症状。在耳内镜下看到鼓膜的形态是区分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主要方法,在没有看到鼓膜之前,中耳炎的诊断是不可靠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外耳道狭窄、患者不配合),可以采用中耳CT的方式来区分。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之上,诊断错误了,治疗怎么可能有效?外耳和中耳是耳部两个不同的结构,外耳包括整个耳廓和外耳道,通俗一点也可以说是鼓膜以外的部分,其发生的炎症症疾病统称为外耳道炎。当外耳道发炎时,可表现为患耳疼痛、瘙痒、耳内灼热感等,严重者轻轻牵拉耳廓即可出现明显耳痛。比如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等。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适当使用止痛药。中耳是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当炎症涉及这四个部位,将会导致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流脓、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有时还表现为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等。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治疗上主要为今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有鼻部症状的要积极治疗。有些保守治疗不佳,合并有胆脂瘤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想判断是外耳道炎还是中耳炎,需要耳科医生进行耳部检查,再根据症状就可以判断出来,如有耳部不适,建议到专科就诊,不能盲目用药治疗。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区分还是非常容易的,从炎症部位来说外耳道炎发生于鼓膜以外,中耳炎发生于鼓膜以内。从病史来说,外耳道炎是突然发病,中耳炎一般有小时候耳朵流脓病史,后期反复发炎。从症状区分,外耳道炎分泌物是水样或者豆渣样,如果分泌物堵塞耳道可以出现听力下降,耳闷,中耳炎分泌物是脓性的。从检查结果来看外耳道炎鼓膜结构完整,中耳炎鼓膜可见穿孔。特殊病例不好区分,有的病人来的时候鼓膜水肿,外耳道肿胀明显,患者疼痛剧烈,需要等炎症控制后才能鉴别。外耳道炎疼痛比较剧烈,尤其是在打哈欠、张口、拉耳朵、咀嚼时疼痛更加明显,外耳道炎耳廓会出现皮肤红肿的情况,逐渐形成脓肿,在后期会自己溃破,有少量的脓液,但是都伴有血丝,流出脓液之后疼痛明显改善,外耳道炎对听力的影响不大,不会导致听力障碍。中耳炎有疼痛的情况,但是并不明显,会有明显的耳聋、耳鸣的症状,中耳炎会在耳朵内部流出脓液,脓液流出之后疼痛没有改善,后期对听力也有较大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听力障碍。中耳是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当炎症涉及这四个部位,将会导致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流脓、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有时还表现为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等。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治疗上主要为今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有鼻部症状的要积极治疗。有些保守治疗不佳,合并有胆脂瘤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找耳鼻喉科 1、炎症发生部位的不同: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所谓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2.1~2.5cm,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所以外耳道患疖肿时,会异常疼痛。而中耳炎发生于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中耳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故发生中耳炎时会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 2、炎症发生的原因不同:外耳道发炎,为耳道有水进入,水中的细菌侵犯耳道,或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引起,也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诱发。中耳发炎则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3、炎症发作时症状不同:外耳道炎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外耳道炎常长在外耳道口,呈局限性隆起,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脓肿形成后顶部变软,脓熟后可自行溃破,流出少量稠厚脓液,常带有血丝,此时疼痛很快明显缓解。而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4、炎症对听力的影响不同,外耳道炎一般对听力影响不大,而急性中耳炎则会引起耳鸣耳聋。你好,外耳道眼和中耳炎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中耳炎有时会伴有耳鸣的症状,所引起炎症的原因也会不同,外耳道炎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或耳道年末破损引起的炎症,而中耳会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咽喉不适引起。两个病症发生的部位本来就不一样,一个病变部位在外耳道,一个病变部位在中耳,如果是外耳道炎症的话,由于有鼓膜的阻隔,一般炎症不会波及到中耳,但是如果是中耳炎的话,炎症脓液流入外耳道,刺激、浸泡,也会使皮肤损伤受感染,所以要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确诊病变的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您好:该如何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中耳炎有时会伴有耳鸣的症状,所引起炎症的原因也会不同,外耳道炎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或耳道年末破损引起的炎症,而中耳会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咽喉不适引起。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感冒引起的外耳炎

感冒引起的外耳炎怎么办

没那么严重,你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或者去门诊打一针,消炎的就可以了,感冒了耳朵痛多半是炎症,现在很多疾病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你可以看看下面哪些症状和你相似的。耳朵疼的原因有哪些?耳朵疼有着不同的疾病导致:一、耳源性耳朵疼的原因耳朵疼的原因1、耳廓疾病耳廓软骨炎、耳廓皮炎及湿疹、耳廓丹毒、先天性展管伴感染、外耳结核、耳廓血肿。耳朵疼的原因2、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耳朵疼的原因3、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鼓膜外伤、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结核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二、反射性耳朵疼的原因耳朵疼的原因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耳朵疼的原因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耳朵疼的原因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三、神经性耳朵疼的原因1、舌咽神经痛;2、膝状神经节痛;3、喉上神经痛;4、颈神经丛痛;耳朵疼的原因多多,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您可咨询更多耳朵疼的原因。耳朵疼的原因多,耳朵疼怎么办?耳朵疼如果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感染,症状表现外耳道疖患者耳痛甚剧,常影响张口、咀嚼及睡眠,重症者可有低热、便秘、周身不适。外耳道疖未穿破时,耳道内仅有微湿感;穿破后流出脓性分泌物,疼痛亦明显减轻。在疖种早期,可用热毛巾敷于耳部,有帮助炎症消散作用。疖肿如破溃出脓,应及时清洗,以免脓痂堵住耳道,妨碍引流。外用药治疗:疖肿初期尚未成熟时可用棉条蘸10%鱼石脂或2%酚甘油放在外耳道,每日换1~2次。也可用红霉素软膏涂于外耳道,每日2次。疖肿出脓后即应清除脓汁,用75%酒精清洁外耳道皮肤,并放置棉条引流。理疗:可采用患耳红外线照射治疗,有助炎症消退。疖肿已化脓可切开引流.切口须与耳道纵轴平行,以防耳道狭窄。

感冒引起的外耳炎吃什么药

1、中耳炎的孩子建议你服用龙胆泻肝丸是比较好的,发病期间还应该用双氧水清洗耳后用左氧氟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效果非常好的。孩子每天都补充点锰也是有效果的,耳部疾病通常与缺乏锰有关的,多补充维生素的。2、耳朵痛其实就是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症状。建议尽早治疗,以免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和用双氧水药物的,清洗耳后用左氧氟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患者期间的饮食要清淡的,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3、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很多时候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呢,这个时候应该吃一些药物缓解的,比如有氧氟沙星,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可靠。

4、中耳炎是细菌感染,抗生素是特效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样可以更快地到达病灶,使药物发挥作用。中耳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还应该多注意的,饮食要清淡的,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呢。根据病情用药中耳炎的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中耳炎的治疗里常用的用药治疗方式,常用于中耳炎治疗的药物有中耳炎散、龙胆泻肝丸等,具体的用药,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来决定,不能随意用药。因为中成药都是中药成分入药,因此在副作用上相对西药来说很小。

(1)中耳炎散:中耳炎散是治疗中耳炎的古方,并且对于治疗中耳炎效果显着。主要成分是乳香、没药、冰片、甘草,用于治疗中耳炎出现的耳内闷胀堵塞,耳痛,耳鸣。乳香、没药可调气活血,治疗气血凝滞,消肿生肌;冰片可透骨通窍、散热止痛;甘草则可益气复脉、调和诸药。这样通过调和气血、入骨通经、清热解毒从而治愈中耳炎。用法用量是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每日4-6次。

(2)龙胆泻肝丸:为耳鸣耳聋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劳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内热火盛引起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患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4)清热散结片:具有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中成药治疗中耳炎见效比较慢,父母一定不能心急,按照医生开的疗程按时按量服用即可。如果中成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孩子的中耳炎还是没有见好或者病情严重了,一定要停止中成药,去医院检查,询问医生情况。另外中耳炎治疗期间,饮食和生活作息调节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