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的朋友都会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体的各种机能和新陈代谢都开始出现了衰退和减慢,所以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开始出现各种的不适和一些慢性的疾病。因此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想要通过一些保健操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以此来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一些。那么到底中老年保健操的锻炼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锻炼方法和技巧,中老年朋友同样是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的,而且还能够有助于改善一些慢性的疾病,此外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强自身的免疫,减少一些小病小痛的产生。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老年保健操的方法。
中老年保健操
随着世界人口老化高潮的来临,老龄人群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使老人们延缓衰老?如何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魄?这是世界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课题。
通过生理学和医学试验表明,有几种简单而易行的老年健身操,对延缓人体生理衰老,保持和恢复老年人的健康体魄是十分有效的。这几种老年健身操已经在许多国家的老年人群体中风行起来。
风行欧美的“交替运动”
交替运动,是欧美健康学家根据相对医学理论设计的一种全新的健身法。目前比较风行的有以下六个“交替运动”项目:
1、上下交替:经常从事慢跑者,尽管腿部肌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但上肢却没有得到多少活动,因而在慢跑之后,要进行一些投掷、臂拉、提重、哑铃等适宜的上肢运动。实验证实,“上下交替‘’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的锻炼。
2、前后交替:一般的运动项目都是往前,但如果同时也做一些后退为主的运动,如后走、后跑、仰泳等,上下肢反应不仅更为灵敏,大脑思维也更趋活跃,而且对老年人的腰背腿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3、左右交替:平时习惯用左手、左腿者,不妨多活动活动右手、右腿;相反,平时习惯用右手、右腿者,不妨要多活动活动左手、左腿。实验证明,左右交替的结果是:不仅左右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而且还使大脑左右部也得以全面发展,对老年人中风、脑血管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4、体脑交替:有的人单单喜欢下棋、竞猜等智力游戏,另一些人又单单从事强调增强体能的较大强度运动。为了达到既增强体质又锻炼大脑的目的,老年好不要厚此薄彼,必须对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一视同仁,两者结合进行运动锻炼。
5、冷热交替:冬泳和夏泳、冷水澡和越野慢跑冷热交替的典型运动。冷热交替运动不仅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6、动静交替:在持久地进行各种锻炼的每出一个时间段(如清晨或深夜),有意使大脑处于相静的状态之中,情绪完全放松,这种交替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器官功能的健康恢复。
新加坡推崇的“散步五法”
1、普通散步法:普通散步法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每次应走20-40分钟。此种散步法适宜有冠心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和呼吸系统有疾病的老人。
2、快速行走法:快速行走法速度为每分钟90-120步,每次应走30—60分钟。快速行走法适宜身体健康的老人和慢性关节炎、肠道疾病、高血压病恢复期的人。
3、后臂背向散步法:即行走时把两手的手背放在腰部,缓步背向行走50步,然后再向前走100步。这样一退一进反复行步5—10次。后臂背向散步法最适合患有老年轻微痴呆症、神经有疾病的人。
4、摆臂散步法:行走时两臂前后做较大幅度的摆动。行走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这种走法适宜于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老年人。
5、摩腹散步法:行走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钟行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摩腹散步法能增强肠胃道功能。
综上所诉,其实作为中老年人也是同样需要积极地锻炼身体的,平时如果一早起来再也睡不着之后,不妨起来做一些中老年保健操,这样对于身体是非常有益处的。如果不想要做剧烈的运动,早晨起来普通的散步还有晚饭后普通的散步大约一小时左右,就能够成功地预防很多疾病的产生了,因此大家不妨多做锻炼喔!
冬季老年人养生
老人冬季养生注意饮食“八忌” 老年人在饮食上应有“八忌”:忌咸、忌腻——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忌偏食、忌挑食、忌嗜食——保持营养平衡,有利于长寿;忌暴饮暴食——预防诱发心肌梗塞;忌过冷——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忌肥甘厚味——主要预防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胆石症、胰腺炎、肾病等。
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着装“宜防寒保暖”冬季风邪,寒邪易诱发心脑血管病,更易生冻疮,因此要穿暖和、宽松、轻便之衣物,被褥应柔软,保暖,常洗晒。
生活“宜有节”,起居“宜有常”各三月早卧晚起来必诗日光。
早睡从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身体,迟起从养阴气,日出而作,以避严寒求温暖。
饮食“宜进补”多吃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并适时进补。药补不如食补,明虚之人多食羊肉、鸡肉、牛骨髓;阴虚之人多食鸭、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天气晴朗“宜锻炼”冬季遇好天气时可适当户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增强体质;在冷空气中锻炼,可增加神经调节机能,提高抵抗力,但不宜出大汗从防感冒,大风、大雾、雨雪恶劣天气,不可去户外。
心理卫生“宜讲究”冬季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或恶化都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应避免忧伤、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刺激,老年人应保持乐观、愉快情绪。
秋天的保健养生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
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少辛增酸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宜多吃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宜补充健身汤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宜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清热解毒等,主治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症。
带鱼: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辅助疗法。常吃带鱼还可滋润肌肤,保持皮肤的润湿与弹性。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食用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草鱼:又称鲩鱼,有青鲩、白鲩两色,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鲩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以其头蒸食尤良。
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秋季养胃
秋天患胃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立秋以后,天气虽然清凉,但是苍蝇的活力并不比夏天弱,若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就会因胃肠道感染而发生腹泻;秋天,人们的食欲增加,又有大量瓜果上市,一些人因暴食暴饮加重了胃肠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秋天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腹部着凉,发生腹泻。如果胃没有养好,一些有胃病的人不罕导致胃病加重。
如何养胃:
1、保暖是首要
秋凉之后,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箉注意胃部保暖,及时添加衣服,夜晚睡觉应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胃病患者“秋凉”一定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
2、饮食要合理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
3、静养是关键
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结的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影响了胃病的康复。
4、运动要适度
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饮食搭配
五谷杂粮是人体补充能量必需的基础饮食,是维持生理活动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但现在很多人却觉得一碗米饭没什么营养,营养都在菜里,特别是那些正在减肥的美眉,干脆把米饭等主食给省了,完全用蔬菜和水果来代替。这样下去势必导致体内营养的失衡,危害到健康。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每天应该摄取300-500克的谷类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一年之中,任何一个季节的饮食都离不开五谷杂粮,尤其是秋季干燥渐冷的气候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更需要这些五谷杂粮来抵御干燥,达到抗秋燥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五谷杂粮的种类繁多,以下几种在秋季信用更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