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口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健身功法。八段锦口诀是指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口诀,主要有以下内容:

养生功八段锦口诀

1、两手握足根,运气蓄神精。握足根和运气蓄精:平稳而深呼吸,从鼻子吸气,然后慢慢地从嘴里呼气,同时像掐着一块细粉将气贯注于腹部,以增强意念的集中和发挥气功效果。2、两眼平视前,心存神上宫。眼睛平视前方,精神集中,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创造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完全专注于自己练功的环境。

3、左右手贯耳,弓步展虎功。右手高举,左手低摆,深蹲,背直,呼气,收拢肘、手,从两侧挂耳下垂至腰部,配合弓步,锻炼腰部和手臂的柔韧性。

4、拍虚顶,重瞳球,顶劲踏实功。一手虚拍头顶,另一只手自然悬于身侧,这个方法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能力和督脉的操控能力,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眼睛重视视觉,使自身感官、运动和精神完美结合。头部轻轻向上顶而千万不要使气压进颅内,此时要用意力提高颅骨,在尾椎处稍微下沉,提高了一种相对的“吸气”状态,可以增强意念的集中和控制。

5、攒拳怀二里,左右分搂龙。双手交握收于小腹,然后掌心向外,双臂自上而下往前推,再移回到前胸处合十,在少阴之中。再将双拳悬起供鼻前,此时双手的末端会形成一个圆形的空间,可以响指武当二里(一寸处)。搂龙是一种特殊意境的传达方式,是从养生角度给予心灵的疏导,调节心理,强化自信。

6、两膝下沉坐,双手剪水功。双手舒开,掌心向下,与肩同高,上面成水平面,像剪割般向外展开,代表着剪花剪草般的生机,同时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

7、左右递步鹰,虚步转身龙。左右脚交替跨步向前,整个动作呈正方形,这个动作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和意念的集中,同时也有一定的身心舒缓效果。

8、崩拳认虚实,必要后缩弓。崩拳,即运用气功发力打出有力的一拳,同时意识到拳头的一刻即缩手,这个动作可以增强锻炼者的意识和反应能力,锻炼后如果感到不适,需要缩后弓,可促进能量之间的平衡。

这八句口诀基本上涵盖了八段锦的所有动作和要领,是练习八段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按照这个口诀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八段锦的健身效果。通过持续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并有益于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八段锦口诀的介绍与出处

八段锦是一种中国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八段锦口诀是练习八段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要点,它是根据八段锦的具体动作和要领总结而来的。关于八段锦口诀的出处有很多争议,没有明确的官方来源。

据说最早将八段锦口诀写成文字形式并成为流传的口诀是元朝明教三代宗师之一张三丰所作,他在《元气宝课》中写道:“先曰《八段锦》。正气宝诀。中气密咀。古者张三丰所作也。”这个记载可能是最早关于八段锦口诀的书面文字来源。八段锦口诀作为八段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广泛流传于中国,是八段锦练习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参考。

养生功八段锦口诀大全

八段锦在社会上流传颇广,究其原因为简单易学、强身养身去病之功效甚好,因而很受欢迎。怎么做呢,快来看看我为大家找的教程视讯。 关于 的好处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回圈,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其好处如下… 1.《对心血管的作用》 八段锦要求身体端正,身贵丹田。由于横一肌的运动幅度增大,当内脏形成了一个摩擦运动,既可消除腹腔淤血,又可使上下腔静脉血液易于流回右心。血压高患者经过八段锦的锻炼后,可使血压低于正常者,又可因为炼习使血压回复正常。 1.对心血管的作用 八段锦气贯丹田的深长呼吸,可使心律减慢,降低心肌氧消耗量。由于加强了全身血液回圈,而减低心脏负荷,有利心脏功能。 2.《呼吸系统》 八段锦要求身正,含胸沉气,使呼吸深长,增加肺活量。八段锦采用的呼吸方法***内养功呼吸法***可增加肺的换气功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呼吸系统 八段锦的定静作用和内脏 *** 作用,可使呼吸通道畅顺,可改善肠气肿和心肺的各种疾病。 的优点 1.立功八段锦为徒手定步功法,因此不需要任何装置及场地要求。 2.节省时间,全套练习不过10余分钟,每日晨、晚各锻练一遍便可。 3.八段锦共分八段,每段一式,可单式练习,也可全套练习或选段练习。每式的运动量可由只做八呼或十六呼来调节,也可由下蹲之程度为高势、中势或低势来调节,故运动量可大可小,可自行掌握,既方便叉灵活。 4.身法端庄,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简单易学,因此男、女、老、少均可练习此功。瘦弱者可健壮,体胖者能减肥。 5.锻练较为全面自头至足全身关节,大小肌肉,无一处不动,而且动作均符合其生理功能要求,横膈运动可使胸及腹腔内压力之改变而影响内脏,故能加速血液回圈,肌肉伸展,肠胃蠕动,氧量增强,因此成为内外兼顾的完整之健身功法。 6.本功法效应大且快。尤其内功感受明显,气感强,只要姿势正确,即有气感产生,功夫越深感受越大。因此易产生兴趣,易自我锻练。长期坚持者,实为一种享受,其乐无穷。 医疗工作的确忙碌,不知道您如何养生,如何保养您的身体,也许是自己从事的科别是「中医科」,很自然的在许多时候,无论是病人或同仁、亲友,总会问到「如何养生」,养生之道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要属「运动养生」了! 中国古代著作「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了。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运动能调畅气机,精气流通,增强体质!古代人神医华佗曾说:「人体欲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现代医学也证明,活动过少会使脏器过早衰弱,还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人的情绪不稳定和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许许多多之病症产生。 运动方式千百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又能长久而不会有副作用,的确不容易,运动养生应用原则,个人认为可依据下列四个原则 四个原则 一、适度为要,谨防过量; 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三、劳逸结合,弛张有度; 四、形神兼一,讲究统一。 运动不一定要花大钱,只要有心,大家都可以一齐来,以下介绍一种「运动」,「八段锦」,它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运动健身术,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故名八段锦,它是属于古代导引法的一种,是形体活动与呼吸运动结合的健身法,肢体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经络;与呼吸相结合,则可行气活血,宣畅气机。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防病与保健作用。八段锦不受场地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做,简单易学,老少咸宜。 教程视讯   的练习要领 1..呼吸均匀, 2.意守丹田, 3.柔刚结合。 运动真的不错,运动真的可以养生,八段锦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我每天洗澡前打一次,早上起床后也打上一次,看诊后在诊间可以打,爬山时、林间也可以打,希望同仁们有空,可以打一回,顶不赖的! 养生无他,四字一绝「身动心静」,身动就是动调气,心静就要靠自己了! 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于小腹前。吸气,双掌翻转向下压。双手托天,两眼向上看。吐气、两手分开像抱一颗球,缓缓向下。 直立,两臂自身体两侧上举至头顶,两手五指相对,翻掌掌心托天,仰首观之,两足跟离地,同时吸气。稍作闭气,两手下落,足跟踏地复原,同时呼气。此动作可重复做8遍。 左右开弓如射雕 -左手比出「七」的姿势,右手维持竖拳。想象自己正在拉弓射雕。 直立,右足向右横出一步,呈右弓步,双手在胸前交叉后,左手手指呈竖剑指向左推出,头随之左转,目视左手食指,右手握拳平胸,如拉弓状,同时吸气。复原直立时呼气。向右开弓动作似向左。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调理脾胃单举手 直立,左手翻掌上举,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指尖向右,昂首目视左手,右手同时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同时呼气。复原时呼气。右手上举时动作相似。此动作左右交替各做8遍。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脚尽量分开约为肩宽二倍,屈膝下蹲成骑马势,脚尖分开成外八字,两手翻掌向外,虎口扶膝上。头部及上身先向左摆,重心移到左脚成左弓步,同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向右摆时动作似向左。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摇头摆尾去心火 五痨七伤往后瞧 直立,右足向前跨出成右弓步,头部慢慢右转,目视身体右后方脚跟,右手下按,左手上举齐额,同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左转时动作似右转。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两手攀膝护身腰 直立,上体前屈,膝部挺直,两手攀握两足尖,头略抬高,同时吸气,恢复直立时呼气,同时以两手背部抵住后腰,上体后仰。此动作可反复做8遍。 攒拳怒目增力气 两足分开比肩宽,下蹲成骑马式,双手握拳置腰间,拳心向上,双手握紧,转拳怒目而视时吸气出右拳,复原时呼气。双手握拳置腰间,拳心向上,双手握紧,转拳怒目而视时吸气换左手出拳,复原时呼气。此动作可重复做8遍。 背后提点旧病消 直立,两臂下垂,掌心自然垂置腰间中央,两膝伸直。吸气时两足跟抬起离地1~2寸,同时头向后昂,双掌背屈,脚指尖向下方抓地,同时吸气。复原时呼气。此动作反复做7遍。

太极归元养生功口诀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诀如下:

1,预备势

站姿注意事项:

⑴两手叠于丹田,男、女均左手在里。

⑵口诀默念毕,将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坐姿注意事项:

⑴同“本式站姿注意事项⑴”。

⑵口诀默念毕,将两手落于伏兔穴之上;身体中正,顺项提顶;眼平视前方。2,第一式乾元启运

站姿注意事项:

⑴两臂内旋,两掌左右分撑时拇指须稍用力,以助于臂的旋转幅度。

⑵下蹲之深度因人而异,不宜强求一致。

⑶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3,第二式双鱼悬阁

站姿注意事项:

⑴此式第1、第2两拍,每拍宜吸、呼各1次,并宜做到深长徐缓。

⑵第2拍,身体旋转以腰为轴带动两掌。

⑶切脉时,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腹置于寸、关、尺部位(寸、关、尺三部指寸口而言。以掌后高骨处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⑷呼吸不滞,动作连贯,上下肢协调一致。

⑸默读“呼”音或意守丹田(指关元)。

4,第三式老骥伏枥

站姿注意事项:

⑴同第二式“站姿注意事项⑴”。

⑵两掌握拳屈肘于胸前时,以中指端点抠劳宫。

⑶马步姿势之高低,因人而异,但勾手屈腕宜充分。

⑷默读(音sī)或以意识引导动作或意守太渊。

5,第四式纪昌贯虱(音shī)

站姿注意事项:

⑴做第1拍“两掌前推”时,宜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

⑵做第2拍“身体左转”时,上体宜正直,脚跟侧蹬切勿拔起。

⑶做第3拍时,重心宜下沉;眼先环视左掌,当身体转正时,再兼视两掌。

⑷第4拍时,百会上领,沉肩垂肘带手下落,将气沉入丹田。

⑸精神集中,意守命门。

6,第五式躬身掸(dǎn)靴

站姿注意事项:

⑴精神集中,意守命门。

⑵身体尽量舒展,幅度宜大,躬身掸靴时两腿伸直。但初学者和病患者应因人而异。

⑶身体直起宜缓慢进行,速度均匀。

⑷高血压病患者练习此式时,须将头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