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谈我的经验。我已经退休五年,跑步锻炼已有三十多年,做八段锦已有十二年,以前我早6点锻炼,跑5公里后,做一遍太极拳,一遍八段锦,20个深蹲,20个俯卧撑,20个仰卧起坐,20个背肌锻炼。由于膝盖有问题,现在把跑步改为4公里健步走,1公里跑。这两种运动方式哪个好,以我的经验和对身体的效用来看,当然是两种方式都锻炼为好,但如果非要排个先后,那就要具体分析。一,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年轻人,或虽然年龄较大,但身体好,跑步要好于八段锦,这是因为跑步是无氧运动,对体能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适宜年轻人,它对人的心肺功能,减肥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效果也比较明显。这就是我为什么在这个年龄,膝盖有问题,还要坚持每天跑1公里,跑的速度达到心率每分钟120—130,年轻人可以高一些,达到150,跑步的缺点是对膝盖容易有损伤。二,如果现在年龄较大,身体又不太好,那还是做八段锦为好,八段锦属于有氧运动,运动量较小,不剧烈,但八段锦属于 养生 气功类的运动,要求较高,只会其动作健身效果并不明显。也不要相信一些人过分夸大八段锦的作用。做八段锦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动作要准确,二是要用力,第二个动作“左右弯弓射大雕”,你要想象手中真的有一把弓,用尽全力拉弓射箭。三是要专注,心无旁骛,动作随着意念走,四是每个动作配合腹式呼吸,第一个动作,“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缓慢上托,这时慢慢吸气,想象这口气沉到丹田,待双手上托翻掌后从两边缓慢落下时,慢慢把气从腹部吐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横膈膜上下蠕动,锻炼内脏。八段锦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教我的师傅是北京体院武术专业毕业的老师,他曾说, 养生 气功类的锻炼,需要长时间慢慢体会。三,几点建议1,如果有可能两个都做最好,八段锦不排第一,也要经常练习一下,以免忘掉。2,一定要增加一些抗阻性锻炼,运动医学专家对这项非常重视。3,运动前一定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希望能帮到你。我今年刚好五十,做八段锦有七八年了,跑步也有六七年。我的感觉,八段锦适合常坐缺乏运动的人或者到六十还没有运动基础的老年人做,运动不激烈还能拉筋,延年益寿。年轻人或者经常跑步等运动的人,只做八段锦效果不明显。我现在基本每周跑二休一,跑后先腿部拉伸然后做套八段锦,当做跑后拉伸放松,一举两得,有效无效继续坚持。得到锻炼。象广播体操一样做起来比较容易,不分场地,天晴下雨也能坚持。象我不是很爱运动的人,现在每天至少做一次,感觉身体倍倍爽。特别是对颈椎有问题的人做做八段锦帮助很大。对于跑步运动它是全身运动,分有氧和无氧 ,快跑和慢跑。身体可许的人都可适用,每天跑跑步,快走也是很好的运动 ,加强运动都是需要的,贵在坚持。八段锦与跑步都是很好的运动,因人而宜,个人喜欢个人需要,两种运动都可坚持,人的 健康 第一,坚持运动锻炼增加勉疫力。人如果没有 健康 的身体是很痛苦的,让自己不管做什么运动,锻炼起来,有 健康 才能幸福快乐!两者运动量程度不同,八段锦的动作比较缓慢舒展消耗体能较少有利于身体 健康 ,而跑步的运动强度大对腿部关节会造成损坏消耗体能较多。八段锦是最适合老年人一项运动。两个结合最好,一个是有利于肺活量和心脏,一个是身体各个部位锻炼配合做最好!八锦缎和跑步相互结合,我觉得会更好,特别是60岁以上的人。60岁以上的人应该不适合剧烈运动,可以慢跑加八锦缎。我平时是跟着武医张鹏和经络 养生 走。本人不专业,只能回答这么多。谢谢悟空邀请!回答太晚见谅!感谢官方邀请答题。60岁以上的人,跑步并不是最佳的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对自身身体情况比较合适的运动项目来做。八段锦因为跟经络的关系比较密切,而老年人经络不通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八段锦对老年人是合适的。那些看上去身体非常缺陷非常少的老人才适合跑步,顺便说一下,我已经超过60岁,我不选择跑步的,我也没有做八段锦(因为我的经络畅通程度比同龄人强很多)。综上,年纪大的人不推崇跑步,经络状况比较差的人应该选择八段锦,或者对大众而言,60岁以上的人选择八段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好,很高兴收到你的邀请来回答这个问题。随着人们对 健康 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追求 养生 。人民群众有的喜欢跑步,有的喜欢古传统的八段锦。那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其实八段锦在 社会 上流传颇广,究其原因为简单易学、强身养身去病之功效甚好,因而很受欢迎。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 历史 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也是中医导引之术的重要部分。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可以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其好处用现代医学描述大概有如下几点…,可使心律减慢,降低心肌氧消耗量。由于加强了全身血液循环,而减低心脏负荷,有利心脏功能。,含胸沉气,使呼吸深长,增加肺活量。八段锦采用的呼吸调养方法可增加肺的换气功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使呼吸通道畅顺,可改善肠气肿和心肺的各种疾病。跑步的好处1、通过跑步,我们能提高肌力,令肌肉量适当地恢复正常的水平,同时提高体内的基础代谢水平,加速脂肪的燃烧,所以容易减肥!。2、让身材更紧致年轻跑步不但能燃烧脂肪,如果姿势正确,还能美体塑形,特别是能让下垂的臀部变得圆翘,跑步时摆臂又能锻炼胸廓周围的肌肉,就算瘦也能变得前凸后翘。3跑步的可提高体内荷尔蒙分泌,让你的肌肤伸直体态变得更年轻更紧致。4在户外跑跑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还能缓解精神压力!因此他们都对身体有好处,具体如何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选择,不管选择哪个关键还是得持之以恒,这样肯定会有很好的健身强体目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跑步和八段锦都属有氧运动。我认为跑步比较适合青壮年的一项运动。八段锦我则认为各个年龄阶段都是适合的,特别是病后体弱者更是合适的一项运动。
八锻炼身体八段锦体育总局
1、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2、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3、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
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4、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5、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6、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7、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8、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身气功·八段锦
锻炼身体八段锦还有什么
锦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织成的丝织品。古人把他们创造的保健动作比作美观悦目、五颜六色的锦;又因保健动作有八段,所以称之为八段锦,含有动作简练而效用显著之意。 八段锦历史悠久,分为站式八段锦和坐式八段锦。这套床上八段锦属于坐式八段锦,其特点是以按摩动作为主。一、基本要求(1)姿势:床上八段锦可以坐在床上做,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做,还可以卧着做,这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无论是坐着或卧着按摩,最好裸体进行(或上体、四肢裸露进行)。如果平时坚持锻炼,由春夏坚持练到秋冬,而且身体健康情况又好,则在寒冷时仍应坚持裸体坐着做。这样做,不仅能收到按摩之效,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空气浴作用。如果平时缺乏锻炼或身体健康情况不好,不能适应寒冷的刺激,则可以躺在被窝内做,这时有些动作不能做,或做不好(如搓脚心、浴腿等)但这也无妨,仍可产生一定效用。坐或卧要根据个人健康情况而定,不可勉强,否则会引起感冒等病,对身体反而不利。 卧着做时,头部功要仰卧抬着头做,搓脚心要穿好衣服坐起来做,搓腰眼则可侧卧轮流用一只手搓。(2)意念:坐好或仰卧好以后,即排除杂念,耳不旁听,目不远视,心静神凝,意守肚脐,即只想着肚脐那个地方,别的一概不想。肚脐位腹中部,而腹部是脏腑杂聚之所,因此意守此处,作用甚大。(3)呼吸:姿势和意念调整好了之后,即可进行几次深长呼吸。呼吸是用自然的腹式呼吸进行的。腹式呼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凹下,同时胸部外鼓,这叫做逆式腹呼吸;另一种是吸气时腹部凸出,同时胸部内缩,呼气时则腹部内收,这叫做自然的腹式呼吸。这两种腹式呼吸都可用,但开始时最好用自然的腹式呼吸,因为逆式腹呼吸比较激烈。身体好的人愿意两种混合着用也是可以的(每次练功时先用逆式腹呼吸,后用自然的腹呼吸,或这次用自然的腹呼吸,下次用逆式腹呼吸均可)。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舔上颚;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如此呼吸八、九次(一呼一吸为一次,以下同此)。呼吸时,要逐渐做到悠缓细匀,绵静细长,以舒适自然,轻松愉快为度。初练此功时,可以先呼吸三~五次,然后量力逐渐增加次数。如愿多练,还可以每天增加三次,逐渐增加到每次练功呼吸八十几次。但在增加次数时,必须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循序渐进;特别是体弱和多病的人,更应慎重,否则由于呼吸时横隔肌上下激烈起伏运动,可能伤及内脏。呼吸时,要求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空气不新鲜(如冬季来不及换气),则可以暂不做深呼吸,而直接做八段锦动作。做完动作,穿衣起床后,可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补做。 深长呼吸做完以后,在做床上八段锦或床下六段功时。呼吸始终要保持自然,不必用意指挥。二、基本动作干沐浴这段功为便于掌握又分为八小段。这段功有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脉路的功效,能灵活四肢关节,助长肠胃蠕动。做完这段功之后,全身感觉舒适,精神爽快,能收到较为显著的效果。(1)浴手--两手合掌搓热,左手紧握住右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着右手紧握住左手背摩擦一下,相互共摩擦十几次(一左一右为一次)(图1)。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向头,手三阴经是从胸走向手。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起止点,所以干沐浴先从手做起。摩擦手,能使手上气血调和,十指灵敏,有助于经络畅通,便于以后做功。(2)浴臂--右手掌紧按左手腕里面,然后用力沿臂内侧向上擦到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到左手背。如此往复共擦十几次(图2、3),然后用左手如上法擦右臂十几次(一往一复是一次)。臂部有三个重要关节,正当经络脉路的要道,故稍有不适,就会影响全身活动。浴臂功能促使关节灵活,防止关节发炎,并能通经活络,防止膀臂酸痛。患寒臂痛者,可加做此功,次数可增加到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疗效比较显著。但因发炎而臂部热肿痛者,不可做此功。(3)浴头--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颌,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到前额,这是一次,共擦十几次(图4、5)。用十指指肚或指甲均匀地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十到二十次。然后用两拇指由太阳穴附近向头上部捋,捋至头顶后,即五指靠拢向下捋,捋到项部,算做一次。这样捋十几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如血压过高,可加捋30-70次左右(图6、7、8)。头为一身之主宰,依中医理论来说,是诸阳所会,百脉所通,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养护。浴头功,可以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和,气血不衰,故久做浴头功的人至老面色仍红润,不生皱纹。毛发的毛囊和血管末梢相连接,轻轻揉发能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既能疏散血液过多的充血现象,有助于防止脑溢血,又能引血上行,克服脑贫血等症。又由于揉发能直接活跃其生理机能,所以常揉发还有可能使发落重生。(4)浴眼--两手轻握拳,两拇指弯曲,用拇指背分擦两上眼皮各十几次(图9),然后用两手拇指分按两侧太阳穴旋转揉动十次,再向相反方向揉动十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两眉头中间部位,揪十几次,与此用左手从后头发际向下捋到项部十几次,换手同上动作十几次(图10)。按中医理论,眼的功能同五脏有关,所以有肾病的人,其瞳子多昏暗。浴眼可使眼部气血畅通,肌肉保持丰满,到老年也不会发生眼睑下垂现象。对预防近视和远视也有一定的作用。太阳穴附近毛细血管非常多,揉动此处可以通经活络,抵抗风寒侵袭;揉后使人感到特别舒适,有助于治疗头痛、头昏。揪两眼中间部位,可使眼内虚火外泻,有助于防止眼疾。(5)浴鼻--两手拇指微屈,其他回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骨商侧上下往返用力各擦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冬天或天气骤冷时可增到三十几次。擦鼻时,两手可以一同向上或向下擦,也可以一手向下,另一手向上交叉起来擦。一上一下,为一次(图11)。擦鼻两侧,可使鼻腔血液畅通,温度保持正常,从而可使吸进的空气变温,使肺脏减轻受冷空气的刺激,自然有助于免除咳嗽,防止感冒。据许多人反映,练此功确有助于防止伤风。(6)浴胸--先用右手掌按在右乳部上方,手指向下,用力推到左大腿根处;然后再用左手从左乳部上方同样用力推到右大腿根处,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各推十几次(图12、13)。此功卧着做时,可先把右手按在左乳部,手指向上,用力擦到右大腿根部;然后把左手按在右乳部,手指向上,用力擦到左大腿根部;一左一右为一次,可连续擦十几次。(7)浴腿--两手先紧抱一侧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如此上下来回擦十几次(一上一下为一次)。两腿擦法相同(图14)。对这种擦法如感觉不便,也可大腿小腿分开来擦。腿是负担上体的骨干,有三个关节,且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经络要路。浴腿功可使关节灵活,腿肌增强,有助于防止腿疾,增强步行能力。(8)浴膝--两手掌心紧按两膝,先齐向外旋转十几膝关节在人体活动时承受重量最大,而且多横纹肌和软骨韧带组织,血管的分布较少,故最恶湿怕寒,也容易发生劳损。如能经常左右擦擦,则可增高膝部温度,驱逐风寒,灵活筋骨,从而增强膝部功能,有助于防止关节炎等难治之症。鸣天鼓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孔,两手中间三指轻击后头枕骨(小脑部)十几次。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紧按后头枕骨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样连续开闭放响几十次(图16、17)。两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三次,再骤然拔开,这算做一次,这样共进行三--五次(图18、19)。后头枕骨内是十二经络的诸阳经聚会之所,又是小脑所在部位,故轻击可清醒头脑,增强记忆,特别是在早起或疲劳之后,效果更为明显。两耳内有前庭等神经装置直通大脑,故通过开闭使两耳鼓膜震荡,可以加强听觉,预防耳疾。旋眼睛端坐凝神,头正腰直,两眼向左旋转五--六次,然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五--六次,前视片刻。此功看来非常简单,左右旋转不过十次,效果似乎不会大。但经验证明,只要朝夕认真做两遍,久久习练,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的。叩齿先心静神凝,口轻闭,然后上下牙齿互相轻轻叩击三十几次。牙齿不仅是骨的末梢,同筋骨有直接关系,而且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也有密切联系。因此。经常行此功,可以增强牙齿,促进消化系统的机能。鼓漱闭口咬牙,口内如含物,用两腮和舌做漱口动作,漱三十几次,漱口时,口内多生津液(唾液)。等津液满口时再分三口慢慢下咽。初练时可能津液不多,久练自增。此功主要是为了使口内多生津液,以助消化。生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唾液有解毒免疫和帮助消化的功能。古人非常重视津液的作用,因此造字时取意"舌上的口水"为"活"字,这是很有道理的。搓腰眼两手对搓发热以后,紧接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分,然后再搓回到两臂后屈尽处,这是一次;共用力搓三十几次(图20)。腰眼位居带脉(即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也是肾脏所在部位,最喜暖恶寒。用掌搓腰之后,势必发热,这样就不仅温暖了腰眼,而且可以增强肾脏机能,疏通带脉,久练到老,腰直不弯,并且可防腰痛。有人腰痛,搓到几百次,汗出方止,收到了一定疗效。揉腹如果肠胃不适或有慢性肠胃病,可做揉腹功。男子揉腹功的做法是:左手叉腰或放在左大腿根(仰卧做时手的位置不限),右手从心口窝左下方揉起,经过脐下小腹向右擦揉,仍还原处为一次,共揉三十几次。然后右手叉腰或放在右大腿根,左手再揉擦三十几次,揉法同上,只方向相反(图21、22)。揉腹用力要轻。由于此功费时,无肠胃病者,也可不做,也可只揉擦五--六次。肠管的蠕动方向是一定的,是由上向下蠕动的;但肠管在腹腔内的存在状态是盘旋的,是不定向的,所以揉腹可以左右各揉三十几次。揉腹功长期坚持,不仅能增强肠胃消化功能,而且有助于医治各种肠胃病。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擦胸和揉腹时,内脏和隔肌受到外界压力,遂起伏升降,引起肠胃蠕动加大,各器官系统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功能旺盛,从而使脏腑机能增强,逐渐消除病灶,自然能达到痊愈的目的。实践证明,确有人经过长期揉腹治好了某些胃肠病。由于妇女的生理特点,女性与男性做法不同。手掌搓热,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掌心由心口窝处,向左下方旋转,旋转一周为一次,可揉转几十次。然后右手叉腰,左手掌心自肚脐处,向右下方旋转,经过小腹(耻骨边缘)回到原处为一次,也揉转几十次。左右手揉转的部位不同:右手揉转于肚脐上方和心口窝下方之间,方向是向左下方开始转起,而左手则揉转于肚脐下方和小腹一带,方向是向右下方开始转起。女性久练此功,可以增强脏腑,帮助消化,调经聚气。搓脚心两手搓热,然后搓两脚心八十多次(图23)。脚心属于足少阴肾经(经络名)。此经起于脚心,止于胸上部,是浊气下降的地方,所以搓此处可导引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舒肝明目。洗脚后顺便搓脚心,效果尤大。 坐式八段锦练法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站式八段锦1、双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2、左右开弓似射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剑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剑在手,等机而射。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此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调换练习十数次。3、调理脾胃须单举: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4、五劳七伤往后瞧: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如此十数次。5、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横开,双膝下蹲,成"骑马步"。上体正下,稍向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右下方撑劲,目视右足尖;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十数次。6、两手攀足固肾腰:松静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两臂平举自体侧缓缓抬起至头顶上方转掌心朝上,向上作托举劲。稍停顿,两腿绷直,以腰为轴,身体前俯,双手顺势攀足,稍作停顿,将身体缓缓直起,双手右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体两侧缓缓下落于体侧。7、攒拳怒目增力气:两足横开,两膝下蹲,呈"骑刀步"。双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击出,顺势头稍向左转,两眼通过左拳凝视远方,右拳同时后拉。与左拳出击形成一种"争力"。随后,收回左拳,击出右拳,要领同前。反复十数次。8、背后七颠把病消:两足并拢,两腿直立、身体放松,两手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掌指向前。随后双手平掌下按,顺势将两脚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顿,将两脚跟下落着地。反复练习十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