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节气马上要到了,一般小暑节气天气都比较炎热,如果阳光照耀过久,很容易发生中暑现象,那么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有哪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了2021小暑养生最宜的9款食疗方_小暑养生小技巧,欢迎参阅。 2021小暑养生最宜的9款食疗方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1:大枣高粱粉 配抖:红高梁5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次服10克,3-5岁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2:盐萝卜汤 配料:胡萝卜250克,盐3克。 做法:在胡萝卜中加盐,并煮烂、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连服两天。 按注:一方单用胡萝卜加水煎汤也可。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3: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4:粟米山药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药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细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适量调味服食。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5:萝卜炒豆腐皮 配料:豆腐皮1张,白萝卜100克,素油、盐、葱适量。 做法.:清水泡发豆腐皮后切成细丝,白萝卜洗净切丝,共用素油煸炒后加葱、盐等调味品佐餐,每日1剂。 主治:小儿乳食积滞,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6:龙眼橘饼糖 配料:龙眼肉100克,橘饼1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熬稠,加入龙眼肉、橘饼,搅匀,再熬至锅铲挑起成丝状时停火,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盘内,推平,稍冷,用刀切成小块食用,每日50-100克,常食。 注:一方不用桔饼而用鸽蛋。 主治:不寐,健忘。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7:小米枣仁粥 配抖:小米100克,枣仁面儿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面儿,搅匀,食时加蜂蜜,日服2次。 主治:失眠。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8:萝卜葱白汁 配抖:白萝卜、葱白等量。 做法:共打汁,多量饮服。 主治:小儿食物积滞。 小暑养生最宜的食疗方9: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将栗子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小暑养生小技巧 1、保持心态平和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2、忌烈日下运动 运动时间尽量调整在清晨或是晚上,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使人容易莫名地感到心情烦躁,食欲下降,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这个时候如果还在大白天曝晒容易引起外邪侵袭和中暑。 3、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4、外出注意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5、避免在外露宿 小暑节气由于天气炎热难以入睡,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腹痛、头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6、小暑时节多晒霉 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7、不坐湿板凳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小暑节气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 8、充足的睡眠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且要保持午休的习惯。 9、少吃冷饮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但是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夏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2021小暑养生最宜的9款食疗方相关 文章 : ★ 2021小暑节气养生食谱大全 ★ 2021小暑节气的养生食谱 ★ 2021小暑节气喝什么汤养生 ★ 小暑养生有什么食疗方 ★ 2021年小暑时节如何养生 ★ 2021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 2019小暑节气养生食谱,小暑吃什么最养生 ★ 小暑节气养生食谱 ★ 2021小暑习俗吃什么 ★ 2021小暑养生吃什么水果

小暑养生茶饮活动方案策划
小暑时节饮食养生方案:

1、吃了绿豆芽,再热都不怕
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利湿热,洁齿,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临床上用绿豆芽煎汤治疗疖疮、烫伤等外伤感染。绿豆芽中含有的核黄素可用来治疗口腔溃疡,还能调五脏、通经脉、解诸毒,可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食少体倦。
2、小暑黄鳝赛人参
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3、小暑吃藕精神旺
中医学认为,藕生食有清热生津、润肺、散瘀消肿、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热病烦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则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固精的功效。
4、冬吃萝卜夏吃姜
小暑过后,盛夏来临,不少人会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夏日人们好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5、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小暑养生图片大全
小暑 是相对 大暑 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小暑节气的养生食谱,欢迎阅读! 小暑人们的活动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 爱好 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5、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6、吃藕 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小暑为什么要尝新食新? 小暑时节,各地时兴“尝新”。早先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稻子,小暑时节都已收割完毕。伴随新粮食的收获,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祭祀仪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还会祭祀“土地公公”。 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谓之“六六福”。尤其是北方人,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吃食和献给祖先,而且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 自宋朝末年时起,在南方就出现了在每年小暑过后早稻成熟开镰食新的习俗。人们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饭之前,把新米做成干饭,酿成新酒,备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丝瓜、茄子,有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具体仪式据文献记载是这样的:物品摆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时,在烧香点烛后要念:“请五谷大神食新!多谢五谷大神恩泽,五谷丰登,保佑一家顺劲,身体强健,紧做紧有来。”待香火成灰后,便烧上衣纸。 把干饭酒肉菜摆放在自己的饭桌上,念“请先祖(上辈)们尝尝新”,用双手拜上三拜。待中午时分,请来帮工收割过稻谷的乡人一同食新,并交流生产 经验 ,共谋发展生产的计划。用自己双手种出来的稻谷做出来的干饭,吃起来当然香喷喷,也更富有亲切感。 小暑的养生食谱 1、炒绿豆芽 材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2、素炒藕片 材料:鸭脸、调味料。 做法:选择应季新鲜连藕,清理干净后切割成片状。鸭脸非常容易空气氧化放到冷水里边泡一下,随后热锅加点油,随后放进鸭彤和别的调味料,直到藕掉色后就可以起锅。 3、红烧黄鳝 材料︰鳝鱼、调味料。 做法:将鳝鱼洗干净后切割成段状。然后将姜片、蒜头等调味料解决好。随后热锅烧电,随后放进鳝鱼。添加调味料,炒糖色后摆盘就可以。 4、砂仁粳米粥 材料:粳米250克、砂仁3克。 做法:将砂仁选干净,碾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放八铝锅内。将铝锅置灶上,加水适量,用武火熬煮热烂,加入砂仁末,再烧沸,即成。 小暑节气的养生食谱一览相关 文章 : ★ 2021小暑节气养生食谱 ★ 盘点小暑八大养生食谱 ★ 二十四节气小暑养生保健原则及食谱 ★ 小暑节气养生吃什么 ★ 小暑养生食疗配方大全 ★ 2021小暑节气的养生食谱 ★ 小暑时节健康食谱推荐 ★ 小暑的习俗及养生食谱 ★ 2019小暑节气养生食谱,小暑吃什么最养生 ★ 小暑的养生攻略及传统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