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小豆籽
小豆籽 邀请你回答

祛湿气拔罐哪家靠谱

时间:2025-09-16 13:35209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祛湿气拔罐哪家靠谱3 条回答

  • 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
    2025-09-16 13:35

    说起夏天如何更好的排毒祛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拔罐。所以现在市面上拔罐的店家也是越来越多,足可看出大家对于拔罐的热爱也是非常的浓厚的啊。只是湿气重不用拔罐就可以,这些简单的祛湿方法比拔罐更管用。泡脚法。泡脚其实不单单只有冬天可以泡的,夏天泡脚可以很好的帮助解决湿气问题。每天晚上泡脚的话不仅有祛除体内湿气的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欲不佳的问题。当然在泡脚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要求加入一些东西,像是花椒,白术之类的东西,这些药物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各自的长处。饮食法。通过改善饮食来解决湿气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对于那些湿气重的人建议多关注一下饮食,可以用薏米,红豆莲子和百合在一起煮汤喝,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解决湿气问题。而对于那些有水肿问题的人来说,可以多吃一些胡萝卜,小米,山药,莲子之类的食物。背部撞击法。用背部撞击墙面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湿气的方法。我们的脊椎旁边就是膀胱经,膀胱经作为我们人体非常大的一个排毒通道,通过撞击这个地方,可以有效的祛湿。

    喝温水祛湿法。多喝温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湿气问题的方法。很多人对于湿气可能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湿气太重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体内水分太多,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喝水了,这样是不对的,还是要多喝温水的。

  • 致富城
    致富城
    2025-09-16 13:35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从五官到舌头。我们看中医的时候,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伸出舌头看一下。 舌头能看出来什么呢? 大家不妨伸出来舌头看一下,你的舌头是不是这种锯齿状的。锯齿状的舌头,就是典型的“湿气重”! 什么是湿气?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 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 根据不同的致病因素,可以将湿分为 风湿 、 寒湿 、 水湿 、 湿热 等。 因为湿气的来源不同,网上流传的祛湿气的方式也各有不同,甚至有些方法很离谱,如果不小心听信了这些网上流传的“办法”,可能会越治越严重! 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鸡蛋能祛湿?越怪越有用? 其实这个方法完全不可信!网上流传着的办法是将鸡蛋煮熟之后剥皮,然后在身上湿气比较重的地方滚动,滚动的过程中鸡蛋的蛋黄上会有很多的细小的颗粒,斑斑点点的小颗粒就是“湿气”的象征。这还真的是药到病除啊!然而事实上是什么呢? 滚动的过程中,鸡蛋不断的受到皮肤的挤压,鸡蛋的蛋黄会产生形变,在蛋黄的表面形成一个个细小的颗粒,这些小的颗粒只是一个小小的物理变化,并不是什么神奇的“ 拔湿气 ”的过程!我们常说薏米能够消肿利尿,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去除“ 水湿 ”,然而祛湿要温,但是红豆和薏米都属于寒性,如果身体本身就属于阴虚体质,长时间喝红豆薏米粥或者红豆薏米水,会加重寒气。 甚至有的人认为红豆薏米能够减肥,连续一年吃红豆薏米,最终导致了“ 月经出走 ”,再想要月经正常,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如果进一步损害了脾脏,体内的湿气更难排出,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只会加重了身体负担! 脾脏是负责把体内的水分运到各个器官和毛孔,一旦脾虚,运化水汽能力会降低,水份堆积在体内,无法运出去,湿气会更重。 去湿和健脾两者同时进行,才有用。 而红豆主护心,去湿健脾作用其实较弱,更多的是用赤小豆,而长期服用赤小豆,会引发贫血现象。 其实对于一些湿气重的,用红豆薏米不过是隔靴瘙痒,这种时候建议用中药来调理。 刮痧、拔罐后,皮肤上会留下红色或者紫色、黑色的印记,我们把这些叫“湿气”,这是坊间对这种调理方法最大的误解。 当然不是说通过刮痧、拔罐不能够祛湿。 在中医辨证中,拔罐的原理在于: 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形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能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其瘀滞,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并不在祛湿,而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解毒、泻火等功能。 而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而相比之下,刮痧的作用在浅部,而拔罐作用会更深层; 那么如何正确祛湿呢? “祛湿主要靠内治,而非外治。”湿气重首先要辨证湿的类型,可以采用利湿的药物,缓解表面症状。 由于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运化功能不足,祛湿之后,还得马上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 小泥人
    小泥人
    2025-09-16 13:35

    1 刮痧和拔罐哪个去湿气 祛湿,这是坊间对拔罐和刮痧主要功能的认知。殊不知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这两种中医传统疗法,其主要作用都不在祛湿,祛湿的作用也不明显! 人们不仅误解了拔罐和刮痧,还喜欢将“湿气重”挂在口边,身体困倦、懒怠动、上火、出湿疹都会被归类为湿气重,其实也未必如此。 2 拔罐的目的不在祛湿 “拔罐可以祛湿排毒,这是坊间对这种疗法最大的误解。”在中医辨证中,拔罐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负压的挤压作用,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渗透到局部组织,疏通瘀滞,达到调理身体平衡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并不在祛湿,而在于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解毒等。拔罐常被用于治疗经络不通的相关疾病,例如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等。拔罐还有“泻火”功能,常用来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3 刮痧的目的也不在祛湿 刮痧与拔罐的原理相似,“刮出痧”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在经络、穴位上治疗,对于发烧、中暑、感冒等实症有较好的疗效,也能很好地缓解上火等热症。相比之 下,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并且刮痧只能用在有实症、热症的人群身上,老人、小孩、体弱者,不建议刮痧,孕妇禁用。 4 祛湿主要靠内治 祛湿主要靠内治,先利湿再调脾胃 很多人以为拔罐能够快速除湿,其实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医所讲的‘湿’的本质是水。”湿气主要通过大小便、汗液排出。拔罐和刮痧虽然主要目的不在祛湿,但也“拔”出部分的组织液,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但由于出来的水分不多,祛湿作用其实十分有限。拔罐相对好一些,刮痧几乎没有祛湿的作用。 “祛湿主要靠内治,而非外治。”庄礼兴表示,湿气重的患者首先要辨证湿的类型,可以采用利湿的药物,缓解表面症状。由于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蕴化功能不足,祛湿之后,还得调理脾胃,从根本上改善体质。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