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危机日益严重,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解决养老金短缺问题。世界银行提出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组成的三大养老保险支柱体系。这一体系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笔者身边的一位朋友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国企退休人员很多人的养老金每个月可以达到七八千元,这件事是真的吗?针对这个问题,今天笔者就和各位聊下关于养老金的这些事儿。一、是真的吗?国企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确有一部分人的养老金可以达到七八千元。但并不是国企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能达到这个水平,而是集中在国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类人身上。一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就在2000元-3000元之间。由于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工资水平相对较高,所对应的缴费指数比较高,养老金收入自然也就比较高了。 但对任何一个地区而言,国企数量是有限的,所对应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是有限的。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人的养老金收入相对较低,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养老金收入相对较高。此外,对应国企的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除了有基本养老制度外,还有企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另一部分收入。二、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不同于政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是在国家政策的规范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一种养老保障制度。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使企业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企业年金的特点非常突出:首先,企业年金具有自愿性。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性而言,企业年金制度是企业和员工个人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自愿参与的;其次,企业年金具有补充性。参与企业年金的前提就是要参与基本养老保险,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和职工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年金的,从而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 再次,企业年金具有规范性。我国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等委员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规定了企业年金的建立条件、账户管理以及投资运营方式等内容,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方向的同时也规避了风险。而对于国企的中高层管理来说,由于自身收入相对较高,他们也都会选择参加这一制度体系之中。但反之,对于国企的普通职员来说,由于收入水平不高,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参加这一制度体系之中,这也无形之中拉开了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此外,企业年金与养老保险体系具有互补的关系。 养老保障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制度和商业保险组成。首先,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大支柱是由政府强制实施的,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诞生的,主要侧重于公平这一原则。其次,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第二大支柱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和员工,他们各自分担一定比例的缴费额度,不仅注重公平这一原则还考虑到了效率。 最后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保险则是由个人和家庭进行的决策,属于个人行为。众所周知,基本养老保险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而企业年金则可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在不足。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之初其实是政府为了解决退休人群的生活困境,也就是实现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等社会问题而设定的目标。 从本质上讲,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依靠现收现付的征缴来进行分配的,但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便是“旁氏骗局”。我国人口现在增长缓慢,人均寿命延长、存在通货膨胀等现象,光靠基本养老保险维持必然会出现财务危机,这使得作为补充药养保险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推广势在必行。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是具有强制性的。我国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则是人们在收入水平、消费习惯、家庭构成、生活地区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更为自主和合理的选择,这就给企业年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倡导要加大企业年金的建设力度,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不是很愿意建立这一制度。其原因在于若企业依旧没有建立这个制度的话,则会加重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 本身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缴费比例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之中,若在建立企业年金,则必定会导致企业成本攀升。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现有制度之下,可通过哪些方式来提高养老金水平呢?三、如何提高养老金一是提高缴费年限,按照我国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来看,当前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假设李大爷和王大爷二人的养老金缴费年限分别为15年和25年,当地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二人的缴费指数均是1。则李大爷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1 1)/2*15*1%=750元,而王大爷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1 1)/2*25*1%=1250元。显然,王大爷比李大爷多缴费10年,则对应的养老金比张大爷多了500元。二是提高缴费水平,按照目前我国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来看,只有大家提高缴费水平才能在退休后多领取养老金。总结:从以上分析来看,国企人员每个月7000-8000的养老金的确是有人可以领取到,但只集中在国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身上。一般的国企员工每个月也就在2000-3000元之间。事实上,导致国企中高层人员养老金相对较高的原因也和企业年金这一制度有关。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所在的地区是否有企业年金呢?

国企养老金(国企养老金和事业单位养老金)

国企养老金和私企养老金有啥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退休金的讨论一直是老年人所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退休金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企退休金,一种是私人企业退休金。这两种退休金主要是由于个人此前的工作单位不同而造成的不同,那么私企退休金与国企退休金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主要区别就是如果是一般类型国企,当个人的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缴纳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薪水为基数缴纳,但是私人企业是按照社保规定的最低基数进行缴纳,所以在员工退休之后,国企退休人员拿到的养老金要相对较高一些。国企员工和私企员工他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也不同,国企员工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是当地的平均工资的20%加上个人工资的8%,私企员工养老金的计算工资公式是基本工资20%加上个人工资8%,这也代表了国企员工和私企员工退休之后养老金不同。

除了以上两种不同之外,国企员工的养老金一般是要分为三部分,就是月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一些补充性养老金,而私人企业的养老金要根据企经济情况来决定,如果企业的经济实力比较强,那么可能员工退休养老金要更高一些,当然对于大部分的私企都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数来给员工交养老保险的。其实到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就是按照它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来进行计算,根本上与企业性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可能国有企业为职工进行缴纳养老保险时缴纳比较多,而且经营者为了节约成本,按照最低标准缴纳了养老保险,所以这就导致了二者在退休之后养老金有所不同。

其实无论是在国有企业工作还是在私营企业工作,养老金都是要按照规定进行缴纳,也就是说只要进行养老保险缴纳,在退休后都有养老金可以拿。

国企养老金和事业单位养老金

事业单位和国企退休,在缴费金额相同的前提下,退休金有差别吗?我只能告诉你,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养老金的差别主要还是体现在2024年9月30日之前的退休中人,2024年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上是完全没有任何差别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具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虽然承认这种差别,但这个差别是个体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制度层面的差别。其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企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从缴费比例、缴费形式到养老金的计算都一样,所不同的就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缴纳职业年金,而国有企业很多都有企业年金,但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是根据国有企业的效益来决定的,如果加上企业年金,同一个人,按照同样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同一年和在同一个地方办理退休,其实养老金是没有差别的。 根据你的描述,你现在是在事业单位上班,最近要调你到系统内的国有企业任财务负责人,我倒是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的工资,说句老实话我是不敢恭维的,有的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比较高,也有的事业单位工资是不高的,甚至还要低于很多国有企业的职工。你到国有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国有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要进班子成员的,享受同级班子成员的副职待遇,应该是要拿年薪制的。 你到国有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以后,由于拿的的是年薪制,按照现在的缴费基数来计算,对于拿年薪制的人员,一般缴费基数都是按照上年度本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本人的实际收入超过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的,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来作为缴费基数,这样你在国有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期间,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可能会达到按照300%缴费的标准,但是你在事业单位有可能只能达到100%或是200%,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要达到300%的缴费标准这是很难的,除了那些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或是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外,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达到300%的缴费标准的。 按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来综合计算的。你到了国有企业以后,你的缴费基数大幅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大幅度增加,这些都决定了你今后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会大幅度高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即使你到了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没有增加,而是和事业单位一样的工资待遇,那么你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也不会因为是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身份而发生变化,也是可以拿到和事业单位工作时一样的养老金待遇,如果国有企业缴纳了企业年金,加上在以前的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同样的养老金的待遇也不会减少。 由于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是一样的,你到了国有企业担任财务负责人,由于享受的工资待遇标准不一样,你今后的养老金水平应该高于你所在的事业单位。 楼主您好,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退休,再缴纳金额相同的前提下,退休金还有差别吗?严格来讲肯定还会有一定的差别,因为任何两个人哪怕是同一工作单位同意退休年龄的两个人,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他不可能保证完全相同的参保条件,所以说退休金待遇肯定是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是你个人从国有企业单位更换到事业单位,那么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和你在原先的国有企业有没有差别,主要还是取决于工作单位自己的原因。 因为我们计算养老金的条件,无外乎三大基本条件,第1个就是累计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当然如果说你没有出现中断的缴费年限,都是连续不断的缴费年限,就能够保证,我们最大化的累计缴费年限,这个条件是完全一致的,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另外一个条件就是,所在地区上一年度的 社会 平均工资。如果说你的工作所在的没有更换城市,那么基本上这个条件也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如果你更换的城市比方说从三线城市转移到了二线城市甚至是一线城市,那么相对来说这个条件就会有所提高,反之就会有所降低。 其实影响最大的是第3个条件。也就是平均缴费指数这个平均缴费指数严格来说是要按照你本人的实际工资收入来进行社保的缴费基数,只要是你的工资收入在你所在地区 社会 平均工资的60~300%之内,那么都应该严格的采取本人的实际收入来确定社保的缴费基数,在机关事业单位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企业单位如果说没有严格的按照,自己本人的工资收入比方说选择的最低标准60%来交费,那么就会影响和降低你的退休金待遇,所以说要说出现问题的根源,应该这个条件是比较敏感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在缴费完全相同,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金一样吗?回答如下, 国家从2014年10月,对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在2014年10月之前已经退休的,属于老人,仍按原标准支付养老金,凡是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都属于中人,过渡期十年过后,完全按照和企业一样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没有区别。 你现在是47岁,到满60岁还有13年,如果你是女干部,55岁退休,还有8年,所以你是在十年过渡期之后退休,到那个时候,完全和企业一样计算养老金了。 如果你的缴费年限和事业单位一样,缴费基数一样,退休时间一样,所在地区的 社会 平均工资一样,无论你在事业单位退休还是在企业单位退休,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事业单位是有职业年金的,你到了企业之后,有没有企业年金?如果有,和事业单位是不是一样的?这些你都要了解清楚。不要因为在这上面吃亏。 你的问题,据我了解的情况,解答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 事业单位和国企都是拿国家的钱来交(也人民的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要统一,不能太高,给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解决大多数人就业,保证 社会 稳定。国家给予退休金不能差距过过大,必须缩小,因为它是保基本,属于二次分配。至于能力大,贡献大,可以体现在第一次分配上,如你能力强,赚钱多,自己拿钱购买商业保险,到退休时,仍有丰厚退休金。任何个人都不要在国家养老基金里做文章,打主意,为个人和小集团多分蛋糕。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这个问题无疑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他涉及的情况很多。 目前来看,全国养老保险并没有联网,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金池,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职工的资金池也是没有打通的,也就是单独核算。 这个意思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他们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要从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账户支取;企业职工养老金从各地企业养老金资金池支取。 我们都知道,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除了缴纳养老保险外,还有职业年金做补充,国企大部分也有企业年金,跟职业年金概念基本一致, 但有些经营不好的国企是没有企业年金这个补充保险。 在诸多因素情况下,即使缴纳的钱一样,那么最后的退休金也是有差别的。 具体因素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域造成的差别。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各个地区的养老金资金池都是独立的,难免出现有些地方的资金池大,有些地方的资金池小。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 不同地方国企职工即使缴纳的养老金一致,到最后领到手的钱也必然不一样。 同理,在不同地方的国企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即使缴纳的钱一样,最后领到手的养老金也大概率不一致。 二是不同资金池造成的差别。 上面说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资金池跟企业职工的也是分立的,所以就算同一个行政区域,事业单位职工跟国企职工退休后的钱也基本不一样。 这个资金池跟当地的财政状况也息息相关。 比如现在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资金池一直都是单独核算,不得被占用、挪用。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资金池很多地方都是挂账运行,也就是说并没有钱,只是在记账,退休一个核算一个,我觉得这个情况要更复杂一些,而且有一定的风险。 三是人员类别造成的差别。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存在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区别,这个以2014年10月养老保险改革为临界点,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老人这里不谈了,他们的养老金主要跟在职时的工资情况有关。中人比较复杂,中人在2014年10月以前有视同缴费系数,在之后都是个人负担缴纳五险一金,计算这之后就算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交的一样,因为前面视同缴费的情况,到最后核算的时候也会不一致。 机关事业单位新人的缴费方式就跟企业职工完全一致了,但是因为资金池的原因,就跟上面第二个因素一样了。 四是 社会 平均工资不同造成的差别。 我们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公式里面有一个项目叫 社会 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 这个社平工资指的是一个省的社平工资,不是全国的平均工资。所以我们都明白了,因为各省的社平工资不一样,最后通过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必然也不一样。 五是各地各单位的政策造成的差别。 这个主要指的是各地各单位的补充政策。比如有些国企经营比较好,钱比较多,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曾经为企业付出的职工过上好日子,就会出台相应的补充养老补贴政策,比如每个月按照级别给退休人员一定的养老金。 同样,很多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有这种政策。比如成都的公务员退休后也可以领到目标奖,参照在职时一定比例,大概拿七成,也就是5万元左右。这种政策,事业单位也有,但是钱比较少,。 总结语 我们对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缴纳的钱一样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的养老金也很可能不同。 通过我了解的情况,在成都,其实很多国企人员退休工资很高,我认识一个成都建工集团的退休处级干部,他现在每个月打卡退休金在1万2左右,还有一些银行退休的职工,他们很多也过万的。普遍比同级别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要高。 这个主要是国企很早就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了,而且这些钱的利率比较好高,所以他们退休的时候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积累比较多,因此领的钱就多。 所以并不是外界传的企业职工普遍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低,主要还跟自己曾经交的钱多少有关系。 @轻轻松松谈体制 我认为,在当前既定的政策环境条件下,撇开养老金以外的津贴、补贴差别不算,单纯就退休基本养老金的核算与享受水平而言,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差别,肯定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木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在参保缴费数额相同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参保人员缴费工资基数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为什么会有明显差异与区别呢?原因何在呢?一句话说清楚,就在于养老并轨改革后在待遇计发办法上存在的明显差异上。 在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上,也就是在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上,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已经公布的视同缴费年限缴费指数表,正儿八经将参保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分解、细化为职务指数、级别指数和调节指数三大项,这三大指数值加总后,是必然大大高于国企的平均指数值为整数1的。 在职业年金实施核算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制度,是强制实施到位的,职业年金资金由财政买单,财政缴大头,个人出小头,而国营企业的企业年金制度,由企业自主决定自愿参加,落实落地的企业仅占国企单位总数的10%以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事实上造成了各自退休待遇水平上的天然差异与差距。 撇开目前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在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上的较明显差距不谈,单纯就退休待遇计发办法上存在的明显差别,就充分验证并座实了,在当前情况下,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之间,在养老并轨改革后,在退休待遇计发办法上,确实客观存在着巨大的政策性差异,这必然导致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在退休待遇水平上的较大差异与差距。这是毋庸置疑的。 公务员死了家属还能拿40个月工资补助。企业只有几千元。怎么比? 是这样的,国企单位跟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即便是缴费金额相同,也需要看其他方面的条件才可以判断养老金是否有差别,因为影响到养老交的因素还有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等。比如说事业单位人员,如果是在2024年以前退休的话,会采取新老办法来计发养老金,养老金计算方面就跟企业职工完全不一样,这就会影响到最终的养老金待遇。 事业单位人员在养老保险改革以后,还会有职业年金作为补充性养老金待遇,整体的养老金水平仍然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区别于企业退休职工。 像你提到的,自己47岁,本来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现在要调任国企单位任职财务负责人,担心养老金会不如事业单位。这个其实不用担心,如果是60岁退休的话,那么你应该是在2033年退休,那时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完全是跟企业单位一样,而且你任职国企财务负责人的话,整体的工资水平肯定会有所提升,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养老金水平的,甚至要超过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这也是有可能的。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差别大哦,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工岺一样,公务员拿六至七仟多,企业职工只拿得到三仟多 亲爱的提问题的人,你所提的问题不存在,可能在从事业单位实行缴费养老金后参加工作,和同时在国企参加工作,不考虑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等特殊津贴的情况下,应该是相等的,现在还不行,因为现在都存在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的工资指数是不一样的。比方说,你是国企员工,从1992年10月以前为视同缴费,。从1992年10月以后按实际缴费计算。事业单位从2014以前为视同缴费。2014年以后才按实际缴费计算,视同缴费时的工资指数不同,实际缴费的年限不同。退休后养老金肯定不会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