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户籍所在地社保机构有义务接收户籍地居民转入的养老保险。
2、如果不是参保人户口所在地,但是是参保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社保机构也有义务接收符合规定的参保人的社保迁入现帐户合并。(超龄不是户籍地的社保,当地社保局是可以不接收的)
不是接收迁入参保人的社保就一定要承担发放退休金的,如果你在接收地累计缴纳社保满10年,你将来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社保规定的最低累计缴费年限15年,可以选择在参保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参保地居民的退休待遇。也可以迁移回户籍地办理退休手续,享受户籍地居民的退休待遇。
3、如果迁入社保的参保人在当地累计缴费没有满10年的,将来办理退休手续时,必须迁出社保到缴费满10年的缴费地或户籍地帐户合并,达到社保规定的最低累计缴费年限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在办理退休地领取退休金。
4、迁移合并的社保,并不影响你的累计缴费年限。
根据国办发[2009]66号文的相关规定:
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二)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但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参保人员再次跨省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转移归集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
(三)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居民户口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必须交吗?
没有必须交,农村养老保险没有必须交,是属于自愿原则缴纳的。1、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大部分人参保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属于个人自主自愿参保,并非必须参保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参保。
2、如果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可以不参加农村养老保险,通常职工养老保险是可以单位职工参保或者个人灵活就业的方式进行参保,累计缴费需要满15年,男性是60岁退休,女性是50岁或55岁,退休金较高,参保人员身故后有抚恤金和丧葬费。职工养老和城乡养老保险到了退休后只能选择一种领取退休金。
3、另外的话,如果是有商业养老保险,觉得在退休后足够支撑晚年生活,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完全是看个人的需求。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和退休待遇
指的一般是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群可以选择参加,不同城市缴费档次会有不同,常见的是有12-15个缴费档次,通常年交100元、200元、3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个人选择的档次越高,政府给予的补贴越高,退休金也会比较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进行养老保险的缴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求是缴费满15年以上,到了60岁退休可以领取养老金。如果在中间中断交费,到了退休的时候也没有补,相当于是放弃了,到了退休年龄就不能享受退休金的领取。但是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补缴,也是可以的,但是还是每年缴费,一方面经济压力小,另外一方面缴纳的时间长钱也会多些。
毕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补助和地方财政补助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组成,多缴多得。比如当地基础养老金320元,个人选择年交3000元,政府补贴60元,那么交15年60岁退休待遇:基础养老金320 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 60)×15年÷计发月数139=650元/月。
农村养老保险可以补交吗?
农村养老保险可以补交。
农村养老保险一般是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而根据相关规定来看,如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距离养老金领取年龄(60周岁)不足15年,那么可以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但是补缴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如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距离养老金领取年龄(60周岁)超过15年,那么应当逐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允许一次性补缴的,也就是说,如果参保人已经60周岁,但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那么可以申请一次性补缴,但是补缴年限 已缴费年限不得超过15年,且补缴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若是个人已满60周岁,但此前从未缴纳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那么其实是可以申请一次性补缴15年的,但是补缴不享受政府的缴费补贴。
农村养老保险如何补缴:
参保人可携带好自己的有效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到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或县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需要补缴的提出补缴申请。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补缴2019年1月1日以前年度保费的,由人社部门受理、税务部门征收;补缴2019年度及以后保费的,由税务部门受理并征收。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可由参保人自行选择缴费档次,比如安徽芜湖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可以选择按照每人每年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500、2000、3000、4000、5000、6000的其中一个档次进行补缴。
农业户口养老保险
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后可以办理城镇养老保险。
,是指缴费达到法定期限且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年老者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标是实现“老有所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个职工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职工退休以后拿到的退休金是最多的。
,也可以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些地方探索建立的由城镇非就业居民参加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模式上也是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筹资方式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不过目前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还不是一项成熟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需要看所在地城市的发展水平而确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