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老金是每一个人的期盼,无论是退休人员还是在职人员,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没有人嫌弃钱多。提高养老金是每一个在职员工和退休职工最大的心愿,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提高养老金的六大途径。多缴多得、长缴长得、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期,这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总原则也是最高原则。 途径一:提高缴费档次养老保险实行60%至300%的浮动缴费档次,尽可能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来增加养老金收入。机关事业单位一般都是选择100%档次,企业高层领导一般选择的档次要高于100%,而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只会选择60%档次。因此提高缴费档次可以有效提高养老金。 途径二:争取年金制度年金是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层次,机关事业单位又职业年金,企业单位又企业年金。关于年金目前没有法律要求强制缴纳,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由于本身工作原因,已经属于强制缴纳,相反企业单位执行年金的制度则非常少。职业年金一般个人缴费4%,单位缴费8%,而且这合计12%的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待到退休后全部归属个人。企业年金一般是个人缴费1%,单位缴纳5%。与职业年金有了一半的差距,而且缴纳的单位1%都不到。因此尽量选择有年金的单位可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 途径三:增加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最后领取的养老金就相对越多,这也是提现长缴长得的重要表现。比如55岁延迟到60岁,多缴纳5年后,不仅可以多5年工资,养老金个人账户也会多出不少,加上社平工资延迟5年,增加的养老金会多上不少。因此增加缴费年限也是提高养老金的重要途径。 途径4:晋升职称有人会说,晋升职称只对于养老金计算使用老办法的人员才有效,对于新人是没有效果的,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养老保险改革前,职称在退休的时候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养老保险改革后,职称的作用不像之前有着一次性作用,但是它具有细水长流的作用。尽早地晋升职称,意味着个人工资的增加,个人工资的增加意味着自己缴纳基数的增多,也就是个人账户的增加。提醒:基层更容易提升个人职称,不受指标限制。因此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职称会增加养老金的领取。 途径5:艰苦补贴同等条件下,艰苦边远地区会有更高的津贴补助。虽然在艰苦边远地区更加的辛苦,但是在生活补助与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会有更高的政策享受幅度。比如一个在江苏缴费基数是5000元,一个在云南缴费基数也是5000,排除社平工资影响,云南养老金领取与涨幅机制会高于江苏。因此同等条件下选择艰苦边远地区会导致养老金领取率更高。 途径6:跨区域转移养老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张某在江苏缴费15年在云南缴费15年,此时选择转移养老金到江苏领取肯定会比在云南领取要高一点。社平工资的差距同样影响着养老金的领取。因此选择经济更好地省份领取养老金也会提高养老金。
增加养老金的最新消息
法律主观:在养老保险领域,人们一般把基本养老保险称作养老第一支柱,把企业年金称作第二支柱,把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称作第三支柱。不管是缴纳了那种养老保险,在一定的年限后,都可以拿到养老金。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一、2022养老金上调新政策年初,人力社保部发布2019年六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集中调整方案,这次调整包含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这次调整计划从2019年2月1日开始,调整幅度5%左右,调整后企退养老金平均达到近4000元/月。二、养老保险要交多少年1、如果想到达年龄时可按月领养老金的,那么最少应该缴纳15年,因为《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最高年限,一个男性参保人如果从16周岁开始就业,一直缴费到达60周岁退休,那么可以交44年。三、可以一次性交齐养老保险吗可以一次性交齐养老保险。个人养老保险以城乡居民作为保险对象的一种人身保险。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劳动的城乡居民,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如下:(一)超龄人员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参保地社会保险局按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并执行参保以后年度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对符合享受我市高龄增发养老金政策的,按规定计发高龄养老金。(约为690元/月,年满70岁增发50元,年满75岁再增发50元。)(二)对超龄人员在我市实行个人缴费前有符合国家规定计算连续工龄(不含折算工龄,以下简称连续工龄,下同)的,参保地社会保险局在按前款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其连续工龄的长短计发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按以下公式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养老金=18元/年×连续工龄(计算到月)。(三)超龄人员在2012年内申报参保并完清一次性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从2011年7月1日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在2013年1月1日以后申报参保并完清缴费的,从其完清缴费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四)超龄人员在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参保地社会保险局从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基本养老金,并按我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支付死亡丧葬费和一次性救济金。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得知,人力社保部发布2019年六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集中调整方案,这次调整包含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这次调整计划从2019年2月1日开始,调整幅度5%左右,调整后企退养老金平均达到近4000元/月。法律客观:2013年北京养老金上调2013年1月1日起,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进行调整,月人均增加260元。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将从目前的2513元提高到2773元。此次养老金调整人均水平高于往年,为历年来最高。据了解,北京市自1994年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这是北京市第21次连续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逐年提高,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上海养老金上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下发通知,规定从2012年11月起,对本市企业协保退休(职)人员增加养老金补贴。通知有效期至2013年12月31日。通知明确,2005年12月31日及以前退休(职)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退休(职)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退休(职)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退休(职)的,每人每月增加65元;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退休(职)的,每人每月增加95元。通知下发后办理退休(职)手续的协保人员,自发放基本养老金之月起按规定标准增加养老金补贴。2013江苏养老金上调江苏养老金调整范围对象为参加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2012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手续的人员。调整办法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法。普遍调整部分为退休、退职及领取定期生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按本人本次调整前的月基本养老金(生活费)的10%增加基本养老金(生活费)。“截至2012年底,,其中市本级参保为77977人。”市人社局养老保险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较大幅度提高,已连续八年提高了退休养老金,,
2024增加养老金
第一,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将取消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第二,2024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退休中人养老金将会迎来上涨,并补发上涨部分的养老金。第三,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将会更高。 首先,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进行新老办法对比,限高保低的政策,该部分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也就是2014年至2024年期间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老办法对比和限高保低的政策是指,如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于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时,就按照老办法进行计发养老金。如果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时,那么不仅发放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部分,其中差额部分按照对应年度的计发百分比进行发放。届时2024年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那么在2024年10月起,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将按照新办法核定养老待遇,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核定办法保持一致,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二是基础养老金,三是过渡性养老金,四是职业年金。 其次,关于养老金并轨过渡期结束,退休中人养老金将会迎来上涨,按照现行退休中人养老待遇的核定,绝大多数的退休中人新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普遍高于老办法核定的养老待遇。主要原因在于,养老金并轨设置十年过渡期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让机关事业单位中的退休老人和退休新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确保养老金并轨期间待遇的平稳过渡;二是十年过渡期内退休中人养老待遇不降低的原则,因此采取了“限高保低”的原则,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退休中人的待遇不低于退休老人的待遇。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十年过渡期内,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差额部分计发比例分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计发10%,2016年计发20%,2017年计发30%,2018年计发40%,2019年计发50%,2020年计发60%,2021年计发70%,2022年计发80%,2023年计发90%,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计发100%。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养老金调整的情况下,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在养老金并轨的十年过渡期内都是逐年上涨的,并且是按照新老办法差额的百分之十上涨,直到2024年按照新老办法差额的百分之百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