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肘运动康复,肩肘损失

1、全程运动

坐着、躺着、站着做肩关节运动,前屈、搭肩、上举、外展以及向后置于后背(即梳头、搭肩和擦屁股),极限性活动,每个方向活动每天至少1次。对于活动受限和肩关节骨折患者,活动范围以稍微加重点疼痛为宜,这提示存在关节周围组织的粘连。

所以对于有粘连的患者,活动宜轻柔,注意过犹不及,因为过度活动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引起局部疼痛,反而不利于次日的继续锻炼。

2、钟摆式运动

把好胳膊放在桌子上,弯腰,受伤的上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然后画圆运动,圆由小逐渐变大。

3、爬墙锻炼

面对墙站立,受伤侧的手指爬墙达到最高,记录最高点,每天争取够得更高一些。然后转身,受伤侧肢体面向墙站立,重复爬墙运动。扩展资料

肩关节损伤防治七招

1、肩部保暖很重要

避免关节受凉,生活中要避免晚上睡觉时受凉,冬天可围围巾、穿高领毛衣来保护肩关节。

2、抓取高处重物要小心

日常抓取高处重物需要注意:一要正确估计物品重量,做好充分准备;二要改变拿重物的姿势,可以把单手提重物改为双肩背;三要提高肌肉力量来尽量避免损伤;四要遇到特殊情况时要及时松开重物以防止肩关节损伤。

3、选合适的活动方式

棒球、网球、吊单杠、自由泳等,还有一些运动的特殊动作,如羽毛球中的劈杀动作、乒乓球中的拉弧圈动作等也容易导致肩关节损伤。在运动时,要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4、避免手提重物

手提重物时,压力会集中在上肢及肩部,正常情况下会引起自身肌肉对抗,抵消肩关节压力,但长时间就会导致肌肉劳损,这时就容易造成肩关节损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单手提重物,可改为用推车或多次搬运来减少重量。

5、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通过强化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来增强对肩部的保护,尤其是肩袖肌群的力量训练。平时需在工作学习之余进行专门的肌肉训练,其力量增强可以提高肩关节稳定性和维持肩关节正常活动功能。

6、注意保护颈椎

颈椎和肩关节关系密切,非常多的肌肉同时连接颈椎和肩关节使其相互影响。颈椎不好,肩关节也会连带出问题,反之肩关节问题也会牵连颈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保护肩关节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颈椎。

7、调整姿势减少拉伤

日常生活工作中要保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正确姿势,挺胸抬头,使肩关节回归正常位置,减少其损伤的可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肩关节损伤防治七招

肩肘部练功法有

练功十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功效较好的锻炼方法,对防治颈、肩、腰、腿病以及某些慢性疾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练习时应做到:动作正确,用“内劲”,呼吸活动相配合。

锻炼方法如下:

防治颈、肩痛的练功法 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后,两腿尖稍外撇,双眼平视前方。

身体保持正直,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左肩,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头向后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右肩,再还原成预备姿势。

体保持正直,抬头后仰望天空,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低头俯视地面,再还原为原姿势。如此做4~8次,以颈部肌肉有酸胀感为度。 腿分开直立,稍宽于宽,两脚尖稍外撇,两手虎口相对成圆形,离面部约1尺左右,眼视虎口。

手左右分开,到体侧的掌变空拳,两肘关节保持在同一水平,头向左转,视线穿过空拳望远处,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手左右分开,到体侧的掌变空拳,两肘关节保持在同一水平,头向右转,视线穿过空拳遥望远处。然后再还原为预备姿势。如此做6~12次,到颈项、肩、背部肌肉有酸胀感,并可放射到两臂肌群,同时胸部有舒畅感为度。 脚自然站立,分开稍宽于肩,脚尖稍外撇,手握空拳,两臂肩侧屈曲,双拳稍高于肩,拳心向前。

胸收腹,两臂上举,同时两拳松开,掌心向前,抬头、目视患侧手指,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动作同上,但目视方向相反,四个动作为一次,共做6~12次,至颈部有酸胀感为度。

(4)开阔胸怀

身体自然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呼吸自然,两腿分开,稍宽于肩,两手交叉于腹前,患侧手在前,掌心向内。

挺胸收腹,两臂交叉上举,至头顶时翻掌掌心向外,两手交叉,患侧在前,双眼仰视手背,两臂经体侧后划弧下落还原成预备姿势。两手分开时,手心向上,至体侧下时,手心向后,眼始终看患侧手。两个动作为一次,做6~12次。至颈、肩和腰有酸胀感为度。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双手自然垂于体侧。

两臂屈肘,经侧后成侧上举,手腕放松下垂,手背相对,肘稍高于肩。同时挺胸,眼看患者肘部。

两臂下落,同时两手成立掌,掌心相对,徐徐下按,经胸腹前至体侧,还原成预备姿势。两个动作为一次,做12~24次,至颈、肩部和两肋有酸胀感为度。 自然呼吸,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

左臂经体侧上举成托掌,眼视手背,同时右臂屈肘,手背紧贴腰后部,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右臂经体侧上举成托掌,眼视手背,同时左臂屈肘,手背紧贴腰后背,再还原为预备姿势。2个动作为一次,做6~12次,至手臂上举托掌。同侧颈、肩部有酸胀感,并觉胸部舒畅为度。

防治腰痛的练功法

(1)双手托天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肘屈曲,手指交叉于上腹部,掌心向上。

上体正直,两臂上提至胸部,反掌上托,掌心向上,肘关节伸直,双眼仰视手背。两手分开,两臂经体侧后下落,还原成预备姿势。如此做6~12次,至颈和腰部产生酸胀感为度。

(2)转腰推掌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握拳置于腰部。

上体左转,右手成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眼平视左后方,同时左肘向左后方顶出,左掌仍置于腰部,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上体右转,左手立掌向前推出,眼平视右后方,同时右肘向右后方顶出,如此做6~12次,至腰、肩、颈、背有酸胀感为度。

(3)叉腰旋转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双手叉腰,大拇指朝前。

两腿伸直,两脚不动,双手用力推动骨盆,作顺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然后再作逆时针方向环绕一周,环绕时幅度由小而大,逐步达到最大限度。如此做6~12次,至腰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4)展臂弯腰

分腿直立,稍宽于肩,两手交叉于小腹前,手掌向内。

两臂前上举,挺胸收腹,眼视手背,两臂经体侧下落侧举时,上体尽量前屈,两腿伸直,两手交叉,手指尽量触地,如此6~12次,至腰部及两腿后肌群有酸胀感为度。

(5)弓步插掌

大分腿直立,双手握拳置于腰部。

上体正直左转,左膝屈曲,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右手成立掌向左前上方扒掌,手指向前,然后还原为预备姿势。

上体正直右转变右弓步,左手成立掌向右前上方扒掌,手指向前,再还原为预备姿势。如此做6~12次,至肩、臂、腰、腿有酸胀感为度。 立正,手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上腹前,双手经胸前翻掌成托掌上举,眼视手背。

上体前屈,臀部后移,两膝伸直,交叉双手经体前下落,手掌向下,尽量触足背,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如此做6~12次,至颈、腰及两腿后侧肌群有酸胀感为度。

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

(1)左右转膝

立正,上体前屈,两手扶膝盖,目视前下方。

两腿弯曲,作逆时针方向环绕一次,然后再按顺时针方向环绕一次,两膝环绕时,幅度要尽量大,腿向后时膝关节要伸直,如此练习8~12次,至膝关节有酸胀感为度。

(2)仆步转体

大分腿直立,双手叉腰,大拇指向后。

左腿屈曲,右腿伸直,重心移向左腿成左仆步,同时上体右转45度,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

右仆步,同时上体左转45度,再还原为预备姿势,如此做6~12次,至双腿内侧肌群及股四头肌有酸胀感为度。

(3)俯蹲伸腿

立正,上身前屈,膝关节伸直,两手扶膝,屈膝全蹲,两肘外展,指尖相对。

两腿伸直,臀部向上,上体不动,两手掌贴足背,最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如此练6~12次,至大腿前后肌群及膝关节有酸胀感为度。

(4)扶膝托掌

分腿直立,与肩等宽,手自然下垂。

上体前屈,右手扶左膝,左臂经体侧上举,手成托掌,虎口朝前,眼随手动,同时两膝弯曲,重心在两腿之间。

肩肘损失

──前滚成蹲立

(1)动作做法:

由直角坐开始,向后倒肩、举腿、翻臀,当向后滚动至小腿超过头部时,向上伸腿、展髋、挺直身体,同时两手撑腰后侧,夹肘,成肘、颈、肩支撑的倒立姿势。

前滚时,两手伸开,身体前倒,经肩、背、腰、臀依次滚动,当臀部将要着地时,迅速屈膝、团身、跟肩、抱膝成蹲立。

(2)动作要点:

后倒肩时,同时要举腿、翻臀。

向上伸腿时,两臂伸直压地,同时伸髋。

倒立时,两手撑腰的后侧,低头、立腰、夹臀、展髋,眼视脚面。

前滚时,经肩、背、腰、臀依次滚动。

(3)动作规格:

上起动作协调、连贯,倒立身体挺直,并与支撑面保持垂直姿势。

(4)教学建议:

由仰卧屈体姿势开始,向上伸腿、展髋成肩肘倒立

(图6-7)

保护者站其背面,握其小腿上提,并用膝盖顶其背部

(图6-8)。

③保护者站其侧面,帮助向后屈体滚动和向上伸髋成肩肘倒立

(参见教科书有关部分)。

团身滚动成蹲立,重复练习

(图6-9)。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倒立不直,伸髋不充分。采用教学建议②、③

练习。

倒立起不来,立不住,手撑腰不正确。采用教学建议①、③。

前滚起不来。采用建议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