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综合治疗方法: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增生作用湿疹也称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因复杂往往难以查清,所以顽固不易治愈。目前对湿疹发病机制的理解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定义:目前对湿疹比较一致的概念是:(1)湿疹是一类病因不明,可能是由多种机体内部因素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与过敏有关的皮肤病;(2)湿疹的临床特点包括明显瘙痒、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伴有水肿,严重者可以出现水疱渗出;慢性者以皮肤肥厚为主。(3)湿疹的病理特点为海绵形成,伴不同程度的棘层肥厚及淋巴细胞浸润。临床上,凡是具备了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特点,有渗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者均可先拟诊为湿疹。基于湿疹基本概念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1)湿疹是一组疾病的总称,而不是单一特异的疾病,还可以也必须进行详细分类;(2 )湿疹只是一种初步诊断,每例湿疹患者在找到病因后即不再简单诊断为湿疹,而应加上病因诊断。湿疹的分类
凡是具备了相对特异的临床特征,临床上可以进行分类诊断的湿疹称为分类性湿疹,如淤积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等。常见分类性湿疹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乏脂性湿疹;盘状湿疹;渗出性盘状苔癣样皮炎;慢性表浅性鳞屑性皮炎;白色糠疹;手部湿疹;口周湿疹;淤积性湿疹;食物过敏性湿疹;感染性皮炎;癣菌疹;自家敏感性皮炎;创伤后湿疹;晕皮炎等。湿疹的治疗原则湿疹的治疗目标:尽快控制皮肤炎症,缓解瘙痒,通过延缓和减轻发作,并减少湿疹或皮癣药膏长期涂抹对皮肤本身的刺激与危害,努力改善和提高湿疹患者的生命质量。湿疹的预防比治疗更难。应寻找病因并尽可能祛除和避免。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湿疹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选择外用药膏如含激素的或不含激素的,因为抹上就不再痒,抹上红疹就会退皮消失,所以患者觉得会有效,这种局部快速缓解的方法却无形中隐藏了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的治疗,多数会选择各种湿疹膏或治皮癣的药膏来达到止瘙的效果,但长期使用的后果确是很严重的,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易产生依赖性等。而忽略全身抗过敏免疫调节就是造成湿疹反复发生的原因。科学治疗湿疹的方法目前对于湿疹治疗方案最科学的方法包括: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和抗增生作用。首先说一下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的作用与意义在服用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缓解湿疹调整过敏体质的患者中,我们对湿疹患者做过一项调查,无论是成人顽固性湿疹还是儿童异位性皮炎或婴幼儿湿疹患者,很少有人知道湿疹治疗中的抗炎治疗及重要意义,国际上对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表皮研究中显示,慢性皮肤湿疹患者都合并有皮肤表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细菌感染,而绝大多数湿疹患者并不知道采用抗炎治疗的方法,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研究专家建议湿疹患者可局部外用百多邦软膏进行有效的局部抗炎治疗。抗过敏治疗,多数为湿疹严重患者,也多为成年人,儿童湿疹一般少口服抗过敏药物。同样能起到缓解湿疹的作用。第三,抗过敏免疫调节这是对过敏性湿疹最新的解决方法,我们在经过众多局部护理之后,慢慢会知道原来湿疹不是皮肤的问题,而是从体内不断发出来的,想解决体内的问题又没有好的方法,湿疹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观念:采用微生物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唾液乳杆菌治疗湿疹,肠道菌群失调是湿疹患儿的一个主要特征,由于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TH细胞因子活化,抑制TH2型反应,增强TH1型免疫反应,以及上调免疫细胞和加速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修复。通过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来调整过敏体质,近期对湿疹的病因专家学者提出了对于婴幼儿湿疹的发病与先天性肠道功能障碍有一定关系,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同样可以起到调节肠道益菌环境,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肠道免疫生态环境,增强肠道免疫能力使湿疹的治疗重新找到了新的领域,也可帮助缓解湿疹瘙痒等症状。第四,抗皮肤增生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局部会形成苔藓样病变,皮肤表皮增厚,严重影响到皮肤健康与美观,避免的方法是上述三者的综合,要重视用含有尿素有润肤霜护理皮肤,以减少湿疹药膏的使用,及时控制湿疹瘙痒,不要让瘙痒开成恶性循环伤害到皮肤粘膜,科学的对湿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的抗炎护理,配合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调整过敏体质达到湿疹全身免疫抗过敏调节作用,最好是按疗程补充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孕妇湿疹同样可以服用。
湿疹症状好了之后又出现脱屑怎么办
得了湿疹的李女士,近年来的生活可谓十分痛苦。 活在2019,貌似每个人都曾被湿疹“打扰”过。一旦惹上湿疹,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至于有多难受,只有得过湿疹的人才体会得出。 按照皮肤损伤的程度,可以将湿疹分为三个种类。 湿疹的种类 很多人都得过湿疹,但得的湿疹种类或许不同,根据皮损的程度不一样,湿疹有三种。 第一种是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可以出现在身体的每个部位,但一般只会在某些部位出现,比如常见的头部、手背、脚背,且呈现对称性分布。 急性湿疹导致的皮损也多样,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脱屑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同时出现,反应是比较明显的。这类湿疹经过处理后很快可以痊愈,但是也非常容易复发。 亚急性湿疹, 这类湿疹是由急性湿疹反应缓解之后演变而成的,皮损以丘疹为主,会伴随轻度的糜烂和渗出,但是如果没有好好处理,也会逆转成为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 多数是从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演变的,常出现在四肢,也是呈现对称分布,瘙痒剧烈,而且很难痊愈。 既然湿疹的种类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医、西医在治疗湿疹上,用药也有差异。 西医如何治疗湿疹?常用的方法有4个 治疗刚发作的急性湿疹,西医会选用具有止痒、消炎、刺激性小的药液进行湿敷,常用的药物是 炉甘石洗剂、5%的明矾炉甘石洗剂以及3%的硼酸水 等,这些药物能够针对湿疹局部皮肤进行消炎,缓解瘙痒。 如果患者的皮肤已经出现糜烂或是渗出时,就需要使用 0.5%的醋酸铅或是复方硫酸铜溶液 等药物进行湿敷,起到收敛、促进表皮细胞恢复的作用。 对于亚急性湿疹,西医常用 2%的冰片乳剂、5%的黑豆馏油泥膏或者3%的黑豆馏油 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除了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之外,还能干燥、收敛皮肤,能够缓解亚急性湿疹引起的瘙痒、糜烂等症状。 对于慢性湿疹,在治疗的时候,主要以抑制表皮细胞增生和促进真皮内炎症的吸收为主,常使用 5%—10%的煤焦油软膏或煤焦油酊剂 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慢性湿疹的时候,应该将湿疹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结合,效果才会更好。 湿疹除了能用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从内部调理出发,还可用上中医以下几个方法! 中医外治皮肤病 历史 悠久, 《医学源流论》中早有“外科之证, 最重外治”之说, 可见外治在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治疗湿疹的中药里,有清热药物、解表药物、补虚药物、利水渗湿药物、收涩药物、温里药物以及攻毒杀虫止痒药物等,在《中医学》中对中药的分类里,清热类药物一共出现了十二次,在占二分之一左右,可见,用清热药物治疗湿疹是最常用的,最常见的又有清热解毒的野菊花、金银花,以及清热凉血的紫草和生地。 一、清热解毒 《本草求真》记载:“ 野菊花 为外科痈肿药也。其味辛而且苦,大能散火散气。故凡痈毒疔肿瘰,眼目热痛,妇人瘀血等症,无不得此则治,以辛能散气,苦能散火者是也。”野菊花是一味苦寒的清热解毒药,最擅长清热泻火、解毒消痈、消肿止痛,多用于痈疽疔疖、口疮、等。 金银花 又名银花藤,《新修本草》曾有言:“芳香透达不遏邪,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故凡温病发热、疮疔肿毒、斑疹喉痛及热毒血痢之证,皆为要药。”金银花和野菊花用于治疗痈疽疔疖、丹毒时可单用,内服或捣碎敷于患处,也可以与其他下火中药一起使用。 二、清热凉血 紫草 性味苦,温。归经入心包络、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中国药典》记载,紫草有能治疗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的功效。紫草可以煮汤煮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与食物一起吃掉。 生地 ,又名地黄、地髓,有鲜、生、熟之分。鲜地黄能热、生津、凉血。生地黄能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熟地黄能滋阴补肾、调经补血、血虚头痛、肝痛。《伤寒杂病论》指出,生地用药时煎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作为现代中医皮外科学奠基人,赵炳南把湿疹统称为“湿疡”。 从性质上又细分为风湿疡,也就是急性湿疹。湿毒疡,也就是亚急性湿疹。以及顽湿疡 ,即慢性湿疹。在病邪方面, 赵炳南非常重视六淫邪气致病, 他认为湿、热、风、燥、虚五个方面是湿疹的主要致病因素, 其中“湿邪”尤为突出。 名医沈楚翘 则认为急性湿疹热重于湿,皮肤灼热、渗出的症状,应该以清热凉血燥湿为主;皮损泛发全身瘙痒明显者,则多数与风邪有关,应佐以祛风之品。 慢性湿疹多为湿重于热, 皮肤角化、治疗宜以养血活血、祛风利湿为主。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湿疹症状好了之后又出现脱屑正常吗
第一,湿疹好了也会出现复发的情况,乱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导致湿疹反复发作,患者要坚持正确用药,不要乱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否则容易产生依赖性,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如果用激素类 药物治疗,前期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可是患者一旦停药,往往很容易出现再次复发的情况,甚至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第二,湿疹患者未坚持治疗,会增加疾病的复发几率,湿疹患者要坚持正确治疗,不要等到病情有所好转后马上停药,这样只会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后期很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湿疹患者不仅要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还需要坚持正确治疗,这样才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第三,湿疹患者治疗期间缺少护理,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湿疹复发的病因比较复杂,湿疹患者不仅要坚持正确治疗,还要做好护理工作,这样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不 当也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应该要坚持正确的护理,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