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冬天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冬至之后更是如此。严寒阻挡了人们出门的欲望,而冬天却又是一年中最好的养生季节。所以一些在室内的养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们的关注点,我翻遍经典发现,其实睡懒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养生方式。

《黄帝内经》中说,冬季的三个月中应该睡得早,起得晚,一定要等太阳升起来以后再起床。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人体的体力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
传统养生学认为,人生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就要与大自然的变化保持一致。冬季草木凋零,早睡晚起则是顺应了冬藏的特点,有利于阴精的滋养和贮藏。
看到这里,相信许多喜欢赖床的懒人要拍手称好了。多睡也有个限度,睡到日上三竿,饿坏了肠胃就犯不着了。
冬三月,为闭藏,到了寒冷的冬季,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此时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作息应逐渐调整为早卧晚起,早点上床睡觉,如果时间允许,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最好,以躲避寒邪、求取温暖,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在此时节,寒冷阴邪是最大的养生杀手,对本身就阳气偏弱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起床或晨练过早,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受凉引发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心绞痛、脑卒中等疾病的意外发生。
冬季的养生可不仅仅是睡懒觉就行的,必要的锻炼与适当的保暖还是需要的。关于这两点,可采用以下方法。
出门记得戴帽子,系好围巾,勿穿短裙,膝盖部位不要受凉,尤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平时可多活动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冬天晒晒太阳,使人周身舒适,也是很好的保健良方。
冬天减肥效果最佳是有其道理的,许多冬天跑步的小伙伴都深有体会,从科学的角度看,运动起来所消耗的热量比在温暖的环境中多,冬天只要运动就有效果。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冬至后,“睡懒觉”亦为一种有效养生方式,老少皆宜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冬至后,“睡懒觉”亦为一种有效养生方式,老少皆宜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冬季养生60个健康小常识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养生应该从“不”开始。具体如下:

1、不妄补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一个进补的黄金季节,在冬季到来时各种补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套餐”“搭档”。其实冬季适当进补就行,冬季主要在于闭藏,不是外泄。
过量进补反而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态,尤其是过量使用补阳、补气之品反而导致体内精气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应该适当进补,不可妄补,尤其是人参、鹿茸等这样的补气、补阳“利器”更应慎重。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冻,吃上一顿麻辣火锅,出上一身汗,好多人会感到很舒服,殊不知这是在耗散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以补养阴精为主,切不可妄用大热之品。当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破坏消化系统。
在冬季应以平和而滋润的饮食为主,如多喝一些粥类,适当放一些大枣、枸杞子、桂圆、银耳、百合,酌加少量生姜,可以补而不腻,润而不燥,为冬季进补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热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喝点白酒暖暖身,其实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温通血脉、祛风散寒,产后常用方生化汤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毕竟属于温热之品,过度饮用会耗散人体阳气,另外过量饮酒还会生湿生痰,令人痰多、眩晕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劳
冬季不应该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气之应,养藏之道,在冬季锻炼身体应当适当,不能像其他季节一样挥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应该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更不能长时间泡热水澡,经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体阳气;
同时在冬季应该注意节制房事,调养生息,使精气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养生从“不”开始
冬季健康养生小知识大全
1、出点汗

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2、护住脚
冬季健脚即健身。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天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3、多喝水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2000-3000毫升升
4、呼点气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时间久了,室内空气就会受到严重污染,使人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居室适当的开窗通风也是很必要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到一些氧气含量较多的地方散步,就更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