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农业生产方面,此时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正是最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的时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谷雨节气的食物及养生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谷雨吃什么食物 菠菜 在多数的蔬菜中,适合谷雨吃的蔬菜就是菠菜了。不过大家在吃菠菜的时候,主要注意一点,就是在菠菜含草酸较多,这个物质很有可能会阻碍人体去钙的吸收,所以大家在吃菠菜的时候,需要要先要焯水。并且菠菜不宜与豆腐等含钙较高的食品混合做菜。 荠菜 春天主要就是4、5月份,这个时候正是吃荠菜的季节,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中一些有绿化带或小公园中,大家都能够看到荠菜的身影。荠菜营养丰富,所以也被人们称为“天然之珍”、“灵丹草”,可见人们对荠菜的喜爱程度。 香椿 在谷雨的时候有一句俗话,就是:“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所以在谷雨的时候,正是香椿的好时候,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谷雨吃香椿,是一种非常好的菜肴。鲜香椿当中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在食用前要焯一下水后再吃。 银耳 银耳又叫白木耳、雪耳等,是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并且这个时节吃尤为适合。 桑椹 我们这桑椹上市时间大约是4-6月份,它营养丰富,对我们的肝脾都有益,所以这个时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赤小豆 赤小豆外形与红豆相似而稍微细长。赤小豆常与红豆混用,我们可以用来煮粥、做汤,也可以做成豆沙馅。 山药 山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不仅仅适合这个季节食用。 薏米 薏米又叫薏苡仁,特别适合这个时节还有夏天吃。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并且还容易被消化吸收。 谷雨养生要点 一、谷雨节气需防范关节炎和神经痛 谷雨后空气中湿度渐增,加上夏季来临前的升温,人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 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过度湿热的环境下,湿邪也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身体乏力困重、虚火旺盛、胃口不开、关节肌肉酸痛等情况,若曾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者,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保健。此季也是各类神经痛的高发期,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一侧或双侧三又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发病者多为中年女性,针刺或用微血管减压术对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的病因与坐骨神经痛类似,均为湿邪侵袭经络外加虚火旺盛所致;而肋间神经痛多由于气候变化使情志郁结,肝气淤滞失于疏泄所致。一旦发病不需要紧张,可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前者重在祛湿保健,疏通经络,清肺降火;后者重在调节情志,舒肝理气。 中医强调,要在每天的午时,也就是人体阳气最足的时候揉搓心经,尤其是在肘关节内侧少海穴和腰背部的肾俞处搓热或进行艾灸,除能防治关节炎外,也是补肾祛湿的最有效方法,同时还能防治肾虚引发的相关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小豆、慧仁、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卿鱼、豆芽等。比如在早晨煮稀饭的时候,可多加一些慧仁、赤小豆等。多食节令蔬菜,如香椿、菠菜等,平素可用生姜糯米砂仁粥及陈皮粥调理脾胃;可用拘祀子、怀菊花、玫瑰花、菊花冲泡茶饮,防止体内积热,以补肾健脾。 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胃病患者需食低脂饮食,往意补充淀粉和蛋白质,且餐后不宜做过激的运动。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狗肉、胡椒等,以防邪热化火伤及肝肾。 二、谷雨益脾补肾防胃病 谷雨过后脾功能旺盛。脾功能的旺盛使胃的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中,胃酸分泌增加。加上身体尚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饮食不当极易使肠胃受损,同时也增加了胃病的发生风险,尤以胃炎和胃溃疡为甚。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心前区有灼热感、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泛酸、口苦乏力,甚至头晕等。如果有规律性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尤其是餐前痛,饭后缓解,并出现呕血、柏油样便、贫血等症,那就说明得了淡疡病。 胃病一般缠绵难愈。所以春季对于胃病患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由于胃病多与环境和精神因素有关,在预防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精神上,要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 二是生活作息要规律。要保证休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要少食多餐。 可多饮水。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过浓过咸等食物。 三是进行药物综合调理。慢性发作者,若病症属于脾胃虚寒型的,发病时,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或香砂健胃丸等治疗。若属于肝气犯胃型,发病时可以服用舒肝健胃丸或逍遥丸等治疗。 三、谷雨期间精神调养不可少 谷雨养生关系到下一个季节,这可以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解释。春天属木,夏天属火。木能生火。如木没有养好就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火而致寒性病变的发生。 进入谷雨节气,人们应该做到晚睡早起,睡前养生的重点是心神调节,即精神调摄。首先在睡前半小时应抛弃一切杂念,使心志平稳,心思宁静,达到勿欲忘我的境界;第二要稍事活动筋骨。使身体发热。第三睡前要洗面、洗脚,按摩面部和搓揉脚心。用比体温稍高的热水泡脚,水温宜在40C-45℃之间。如此能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加速循环,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每日早展起床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做几个简单易行的动作,如搓脸、弹脑、挺腹、拍身等,这样不仅可使全天梢力充沛,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而且还有益于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 谷雨同清明一样,也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空气十分清新,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极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闲时投身到大自然怀抱,既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可振奋梢神。人体如果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能够使呼吸、循环系统得到锻炼,心肺功能得到改善;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能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变得更加灵活。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能够抵抗“春瘟”,并为安度盛夏作好充分的准备。 谷雨饮食禁忌 1、脾胃健宜补身 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 2、食疗祛湿气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有: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 3、谷雨茶 ,清肝明目。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对人的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 4、少吃燥热物 春季应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包括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的作用。 5、调养肝气去“春火” 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而在众多的蔬菜之中,适宜养肝的是菠菜。 6、饮食应“五低” 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

谷雨饮食寓意或功效
谷雨的寓意是“雨生百谷”,风俗活动是喝谷雨茶、赏牡丹、祭仓颉、吃春、祭海。

1、喝谷雨茶
谷雨有喝茶的习俗。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
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香气宜人。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2、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3、祭仓颉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4、吃春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5、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气象变化
春雨绵绵是谷雨节气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进入谷雨节气,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降水明显增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秦岭-淮河流域基本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的分界线,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谷雨是“终霜”的象征,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没停止,很多地方会出现初雷。
在中国古代一些著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饮食介绍
。晚春时节,养生有很多讲究。在内、外、多、少、动、静之间,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哦!说到养生,自然而然就想到吃什么好。食疗可不能乱来,谷雨时节,有的食物适宜多吃,有的食物则还是少碰为妙。、花粉过敏、风湿病的高发期。饮食上仍需注重养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虽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但应适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现列举常用药膳几款。豆蔻砂仁荷叶饮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叶1/2张。做法:将荷叶洗净,切碎,与洗净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锅,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功效:有消食宽胀,行气和胃。蘑菇炒山药原料:干蘑菇、新鲜山药、芹菜。淀粉、盐、酱油。做法:将蘑菇洗净,用热水泡至变软,泡菇水留下备用。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热后,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加入适量酱油或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益气,补肾益精,增强人体抵抗力。海带银耳羹原料:海带5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海带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后与海带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适量。1日内服完,可常服。功效:有疏肝、补脾肾之功。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原料:玉米须60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须半小时,去须,用其水煮大枣、黑豆、胡萝卜(洗净切块),豆烂即止。功效:健脾益肾利湿。期颐饼原料:生芡实180克,生鸡内金90克, 白面粉250克, 白糖适量。做法:将生芡实用水淘去浮皮,晒干,打细,过筛。将鸡内金打细,过筛,置盆内,加开水浸泡约10小时。然后将芡实粉、白面粉、白糖,用浸有鸡内金的水和匀,做成极薄小饼,烙成焦黄色即成。功效:行气补脾、固肾精。山药内金鳝鱼汤原料:黄鳝250克,鸡内金10克,怀山药10克,生姜4片,黄酒、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将黄鳝活杀,去内脏,洗净,切段,用开水焯去血腥黏液。鸡内金,怀山药洗净。起油锅,用姜炒鳝肉,加黄酒少许,再加适量清水,转入砂锅内,加鸡内金、怀山药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l小时,加精盐、味精后再煮一沸即可食用。功效:健脾消食,调和肝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