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大家吃一样食物之前都会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吧,这种药材现在也逐渐走向国际,身体保健不一定要依靠药物,这种食材可以安神静心,下面是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1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1、调经止痛 香附是一种能疏肝理气和调经止痛的中药材,平时它可以用于人类肝气不疏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明显。 2、解热麻醉 香附中含有大量的香附醇,这是一种天然的'药物成分,它具有出色的解热功效,平时人们出现感冒发烧时都能用香附进行治疗,可以让人们的体温尽快恢复正常,另外香附还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在临床上它可以用于一些小型手术的麻醉。 3、降压强心 香附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钾,能促进身体内钠盐的代谢,而且它能提高肾上腺功能,可以促进肾上腺激素分泌,可以让人们的血压处于正常状态,能让过高的血压降下来。相府中还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以及酚类成分,这些物质都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心脏,可以提高心脏功能,也能调节心率。 香附的副作用 香附功效虽多在食用时却不能忽略它的副作用,这种中药材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服用不当就会出现中毒,会让人们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多种中毒症状。另外气虚无滞和阴虚血热的人群不适合服用香附,他们服用香附会让气虚与阴虚的症状加重。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2 香附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①治-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②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③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④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⑤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⑥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⑦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⑧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⑨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⑩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香附的副作用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②《本草经疏》:"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本草汇言》:"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点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用法

性味

辛、微苦、微甘,平。

归经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主治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

2、朱震亨:香附,《本草》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

3、《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

参考资料:香附_百度百科

香附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点

香附炭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炭的功效与作用,任何食物都有其特别的功效和作用,长期食用能抗疲劳,提高抵抗力,广东经常拿它来煲汤,药材和食材不可混淆,下面我带你了解它,香附炭的功效与作用。 香附炭的功效与作用1 1、香附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香附子亦入印香中,亦能走气,今人多用。虽生于莎草根,然根上或有或无,有薄皲,皮紫黑色,非多毛也,刮去皮则色白,若便以根为之,则误矣。《本草衍义》 3、香附治乳痈,一切痈肿: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医学心悟》香附饼) 4、香附治跌打损伤:炒香附四钱,姜黄六钱。共研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钱。孕妇忌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5、香附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6、香附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7、香附治颓疝胀痛及小肠气:香附末二钱,海藻一钱。煎酒空心调下,并食海藻。(《濒湖集简方》) 8、香附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9、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本草衍义补遗》 10、香附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11、香附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濒湖集简方》) 12、香附治崩漏。《汤液本草》 13、香附子,益血中之气药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气而止血也。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陈也。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汤液本草》 14、《天宝单方图》载水香棱,功状与此(莎草根)颇相类,但味差不同。《本草图经》 15、香附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纲目》 16、香附治耳卒聋闭:香附子(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二钱,忌铁器。(《卫生易简方》) 17、香附大下气,除胸腹中热。《唐本草》 18、香附凡气郁血气必用之,炒黑能止血,治崩漏,多用亦能走气。(王好古) 19、香附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20、香附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局方》小乌沉汤) 21、香附治老小痃癖往来疼痛:香附、南星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二、三十丸。(《圣惠方》) 22、香附治鸡眼,疣:香附、木贼各五钱。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备用。用法:一先将患处洗净,去硬茧,以不出血为度。再以少量药液加热,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二次。二将备用之药液倒入小容器内2——5毫升,加热,再扣在疣上3——5分钟,连续五次即可。(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3、香附治四时瘟疫、伤寒:陈皮(不去白)二两,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若作细末,每服二钱,入盐点服。(《局方》香苏散) 24、莎草根,方药亦不复用。《离骚》云:青莎杂树,繁草HUO靡,古人为诗多用之,而无识者。乃有鼠蓑,疗体异此。(陶弘景) 25、香附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李杲) 26、香附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滇南本草》 27、香附治元脏虚冷,月经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香附半斤。醋煮,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妇人良方》醋附丸) 28、香附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别录》 29、香附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外科发挥》) 30、香附治一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31、香附,《本草》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朱震亨) 32、香附安胎:香附子,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一钱。(《中藏经》铁罩散) 33、香附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34、香附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绵杖送入。(《经验良方》) 香附炭的功效与作用2 一、香附的功效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二、 1、脘腹胀痛 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 中医认为,香附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3、对子宫的作用 香附能抑制离体子宫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而且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4、镇痛作用 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 5、抗菌作用 香附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比如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亦有效。 6、麻醉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香附有麻醉作用。 7、解热作用 香附醇提取物对发热有解热作用。 8、降温作用 实验表明,香附可以降低直肠的体温。 9、抗炎作用 对于炎症引起的脚肿等症状,香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0、保护支气管 香附对支气管痉孪有保护作用。 11、止呕吐 中医认为,香附可以止呕吐,对于呕吐犯恶的人,服用香附可以止呕吐。 12、安神宁心 香附能够安神,对于浮躁的心情导致的肝气郁结,心烦意乱,香附可以稳定情绪,安神宁心。 13、降压 服用香附,可以使得血压缓慢下降,~1小时。 14、强心 香附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等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