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可因肿瘤压迫出现症状
●女性发病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手术治疗为主,放射治疗为辅像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一样,脑膜瘤的症状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脑膜瘤可发生于任何颅内或脊髓硬膜表面。多数脑膜瘤生长缓慢,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很多是在颅脑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的。当瘤体增大压迫周围脑组织时,才弓|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典型症状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1、头痛:任何部位的脑膜瘤都可能引起头痛,这是由于肿瘤增大压迫或侵蚀周围脑组织或弓|起颅内压增高导致。2、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最终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但由于脑膜瘤一般生长缓慢,所以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比率比神经胶质瘤要低。3、复视或瞳孔大小不等:颅内压增高压迫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和/或第六对脑神经(滑车神经), 致其麻痹,影响眼球运动及瞳孔调节。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抽搐和进行性偏瘫:这是大脑半球凸面脑膜瘤的首要表现;2、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复视、面部麻木、饮水或进食呛咳、吞咽困难,这也是颅底脑膜瘤的典型表现。3、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神态呆钝、反应迟缓、行走不稳、手足震颤等,这是当肿瘤体积巨大时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4、癫痫:运动皮层等功能区的脑膜瘤可刺激周围神经细胞导致全身性和部分性癫痫发作。5、人格改变和意识水平的改变:可由脑膜瘤,尤其是前部(额部)或室旁脑膜瘤导致,最初可能被误诊为痴呆或抑郁症,应注意鉴别。6、渐进性的腿部痉挛性无力和尿失禁:可能是由肿瘤压迫额顶运动皮层引起。7、运动、感觉异常及失语症:可能由运动区、感觉皮层区或语言功能区的脑膜瘤弓|起。8、背痛:椎管内脑膜瘤可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背痛。9、听力下降、记忆力丧失、嗅觉丧失:可能是由于肿瘤生长压迫听神经、嗅神经。
脑膜瘤症状早期症状
1 脑膜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有研究报告说,脑膜瘤出现到出现早期症状,大概是两年半到六年之久,那么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加,病人往往出现轻微的头痛或者是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听觉、肢体运动,感觉方面的障碍。老年人中由于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最为常见, 在脑膜炎的早期患者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并不明显,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人之中,因为他们的脑萎缩比较明显,所以随着脑肿瘤的不断增大,患者往往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有的人甚至是在平常的体检中发现了脑膜瘤,有的人可能肿瘤已经长到非常大了,但仍然没有太多的临床表现,所以脑膜瘤的早期症状往往是非常轻微的。 2 脑膜瘤头晕要不要手术吗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占位性病变,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病变,极少数脑膜瘤为恶性病变,不管是良性脑膜瘤还是恶性脑膜瘤,都存在急速生长的特点,肿瘤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压迫脑组织,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临床症状。这个时候的头晕,主要是考虑脑膜瘤的占位性效应所引起的,在临床上一般的药物治疗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只有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病变,才是首选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3 脑膜瘤开颅手术多久过危险期 脑膜瘤手术多久度过危险期,要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 年轻的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脑膜瘤位于非重要的区域,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之下,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2~3周就可以度过危险期。 反之,如果患者年老体虚,身体状况欠佳,脑膜瘤又位于一些深在的、重要的脑血管和脑神经附近,手术进展不顺,术后出现了较多并发症,那么患者可能最终因无法度过危险期还是死亡。 4 脑膜瘤二级放疗时间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大部分脑膜瘤病理是良性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一级,只有少部分是交界性和恶性的, WHO分级为二至三级,多数脑膜瘤通过手术就可以治愈,但也有部分脑膜瘤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放疗来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 WHO二级的脑膜瘤虽然有研究认为,即使肿瘤部分切除也不需要辅助治疗,但是大部分医生认为未能完全切除的WHO二级脑膜瘤,在手术之后需要采取放疗,如普通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控制残留的肿瘤,不过放疗的时机是术后立即放量,还是等肿瘤进展之后放疗意见还不统一。 对于完全去除的二级脑膜瘤,多数的医疗中心并不推荐手术后的放疗,虽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普通的放疗都可以用于WHO二级脑膜瘤复发时,或肿瘤切除后残留时的治疗,但是选择何种方式最佳以及最佳放疗的剂量还有争议。

脑膜瘤症状恶心
现在脑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了,所以大家都希望知道怎么诊断脑肿瘤,那么脑膜瘤怎么诊断呢?脑膜瘤的症状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判断脑膜瘤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毕竟脑膜瘤怎么诊断医院的技术还是可靠的,可以帮助大家跟好的治疗脑肿瘤疾病。 脑膜瘤症状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不同部位脑膜瘤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成年人发病较多,故凡成年人有慢性头痛、精神改变、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共济失调或有局限性颅骨包块等,特别是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时,要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眼底检查常发现慢性视神经乳头水肿或已呈继发性萎缩。 脑膜瘤怎么诊断还需依靠辅助性诊断检查。诊断脑膜瘤,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检查包括颅骨平片,CT扫描和脑血管造影。不仅可以达到定位,还可以了解肿瘤大小和定性。 :颅内脑膜瘤需要常规摄颅骨平片,约有75%病例在平片上可以显示出颅内肿瘤的征象,而30%~60%的病例可根据平片的征象作出脑膜瘤的诊断。X线颅骨平片的征象,一部分属于颅内肿瘤,颅内压增高的间接征象,如蝶鞍骨质侵蚀与扩大,脑回压迹明显与松果体钙化斑移位,少数情况下,颅缝分离。另一部分是脑膜瘤直接引起的征象,包括肿瘤局部骨质增生与破坏,肿瘤血运增加引起的脑膜动脉沟变宽与增多,肿瘤钙化,局部骨质变薄等,这几点常是脑膜瘤可靠的诊断依据。 :在脑膜瘤的诊断上,CT扫描已取代同位素脑扫描、气脑和脑室造影、脑膜瘤多为实质性且富于血运,最适合于CT检查,其准确性能够达到发现1cm大小的脑膜瘤。在CT扫描图像上,脑膜瘤有其特殊征象,在颅内显示出局限性圆形密度均匀一致的造影剂增强影像,可并有骨质增生,肿瘤周边出现密度减低的脑水肿带,相应的脑移位,以及脑脊液循环梗阻引起的脑积水征象。 :对某些脑膜瘤,脑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深部脑膜瘤,它的血液供应是多渠道的,只有通过脑血管造影,才能够了解肿瘤的供应来源,与肿瘤的血运程度和邻近的血管分布情况,这些对制定手术计划,研究手术入路与手术方法都有重要价值。如果能作选择性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特别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则血管改变征象更为清晰而明确。 脑膜瘤怎么诊断就给大家介绍完毕了,此外腰椎穿刺可反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的情况,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