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冻疮一般多久自愈 看情况而定。 如果还处在冻疮早期,并且冻疮比较轻没有出现皮肤破溃情况的话,经常的揉搓患处就可以加速患处血液循环,有些人这样做几天左右冻疮就能够好。 但如果冻疮比较的严重,并且不对其进行任何措施处理的话,冻疮可能要等到天气完全回暖之后才能够好。并在此期间,冻疮受天气以及生活习惯等影响还可能会越发的严重。 2 冻疮一般几月份开始 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而定。 冻疮是由于天气寒冷潮湿,导致肢体末端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损害症,所以其和天气原因是有很大关系的。像冬季就是冻疮的高发季节,一般气温开始急剧下降就会容易诱发冻疮,但各地的天气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冻疮几月份比较常见也是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而定的。 另外冻疮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得的,其和生活习惯也有一定的关系,像那些保暖措施做的不好的人就会容易得。 3 冻疮会每年复发吗 复发几率比较大。 冻疮是由于皮肤局部处在低温环境下而导致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冻疮,但是如果得过一次冻疮的话,之后天气一冷时复发的几率会比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 因此如果有出现过冻疮情况的话,一到了天气冷降温的时候就要格外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别是出现过冻疮的局部部位,这样能大大减少冻疮复发的几率。 4 长冻疮后为什么手指会变粗 ,当冻疮发生时,冻疮局部会有一定的淤血情况,从而会导致局部性的肿胀。 ,这样也会使得长冻疮的局部看起来肿,所以当手指长冻疮之后较原先相比就会变粗。

冻疮每年复发,冻疮每年复发的原因

冻疮每年复发的原因

冻疮好发于循环末梢,比如手指、手背、面部、脚趾等处。常常对称分布,也可以单侧出现。局部出现冻疮就暗示着这个部位血液循环不是很好,是个体的薄弱之处。得过冻疮的人,来年假如复发,很有可能还在同一个地方复发。冻疮最常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血循环不良者,而营养不良、贫血和缺乏运动的人,末梢循环通常都不好,因此这些人都很容易反复长冻疮,一些手足多汗症患者由与肢端局部潮湿,也会更容易长冻疮。穿的鞋子或者袜子太紧,也有可能加剧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形成冻疮。

一:在冻疮初发的时候,可以口服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硝苯地平和烟酸,也可以用温毛巾湿敷或者金冻宝外涂并按摩。

二: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

三:适度体育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是预防冻疮的终极手段,跑步及其他的有氧运动都可以达到目的。

冻疮每年复发怎么治疗

冻疮预防治疗偏方大全冻疮是因天气寒冷所引起的,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1、 多年冻疮鲜山药和赤砂糖,同捣搽之。2、 脚上冻疮及冻伤溃烂秋茄根煎汤,趁热洗,每天2—3次。如破皮用螃蟹壳烧灰撒之。3、 一般冻疮① 蜜陀僧、桐油调敷。② 黄蘖用乳调敷。③ 轻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约60克),水熬洗。重者(破皮成疮者):大蒜烧透(柴火),糊患处。④ 冻僵硬的蝗虫(蚂蚱)数只,将足、翅去掉,放在铁勺内焙酥,研成细粉,用香油拌成糊状,晚上用温水洗患处后涂抹。⑤ 活麻雀1只,将头割开,挖出脑子,涂抹患处,接着揉搓2—3分钟,过10小时左右,再抹1次,连用2—3次(适于未破皮者)。⑥ 霜打过的茄子棵和麦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烧水,洗烫患处,每天1—2次,连3—4天。⑦ 山楂60克,烧熟搅烂,敷患处。⑧ 萝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⑨ 疮已溃者,可用马勃粉适量,与凡士林调匀后敷患处。⑩ 鲜生姜外搽过去生过冻疮处,一日2—3次,可预防。4、 冻耳生姜熬膏涂。5、 手足冻疮① 老丝瓜烧存性,加猪油涂之。② 蟹壳烧灰,麻油调搽。预先以萝卜根、橘皮煎汤熏洗。6、 冻疮溃烂① 盐水常洗。② 猪后蹄烧为灰研面。以猪脂合敷患处。③ 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④ 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为细面,凡士林60克,溶解与细面混合搅匀,洗净伤口,用纱布涂药外敷,2日换1次,生肌止痛。⑤ 柿子皮60克,烧存性研面,与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⑥ 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细末,桐油调敷患处。⑦ 龙骨与上焙灰存性,调麻油外敷。⑧ 煅蚌壳研细末,撒患处,用纱布覆盖包好。7、 寒冻肿痒羊肉、葱(细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温洗,每日2—3次。8、 冻疮初起① 松香60克,黄蜡30克,二味熬匀,瓦罐收贮。用时先以热汤洗患处令皮软、拭干,将上药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② 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③ 白果树叶,煎浓汤,洗患处。④ 大蒜,加点红辣椒,煮水洗。9、 冻疮初起未溃① 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② 艾叶6克,葱白(带须)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处,每晚1次。③ 辣椒、生姜、白萝卜。将辣椒的里层贴在冻疮处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将萝卜切成厚片,烤热后磨擦,1日3次。④ 醋煮热,趁热湿敷患处,一日2—3次。⑤ 酒90克,加姜片15克,浇开,洗擦患处。⑥ 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敷剂。10、 冻疮破溃① 黄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细末,或将药粉直接撒在疮面上,或用油调,或用凡士林配成20%软膏贴敷。② 干姜片(炮微黄)、枯矾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许于患处,每日或间日换1次。11、 冻伤起水疱土豆、食盐少许,半土豆烧熟加食盐一起,捣烂涂患处。12、 冻疮溃烂不敛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更换2次。13、 冻疮红肿、发痒茄子梗、蒜梗各适量,切碎煎水洗烫,每晚1次。如何预防、治疗冻疮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许多人一旦患冻疮后,每年一到冬季就复发。冻疮以幼儿、小学生最多见。手足、耳廓部位最易发生。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迁延不愈者有硬结。重冻疮可遗留疤痕,对冷过敏。冻疮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易患本病。长时间生活在我国南北方某些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患本病。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率较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常为冻疮的发病诱因。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送你三十条冻疮偏方1、 生姜切片,放在锅子里用小火烤一下,来回搓、擦于患处,效果不错;2、 白萝卜切段放水里煮熟,水用来泡,萝卜用来擦患处;或者冬瓜皮煮水,泡患处;3、 白萝卜放在炭火里煨烫煨熟,或在火苗上烧热,然后来回擦患处,效果明显;4、 每天把手泡在很烫的热水中十分钟,一天两次;5、 带壳的小麦嚼烂敷在患处,一天两次,效果会很好;6、 鹅油膏或者羊肉脂肪油搽于患处;7、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用酒精搽或用生姜大蒜擦以往要长冻疮的患处直到感觉火辣,到了冬天就不会长冻疮了;8、 海豹油治冻疮效果很好,药店有售,大约20元/支;9、 芝麻叶用来擦冻疮可以根治,但前提要等到夏天才能擦,是预防的好药;10、50度的白酒和切碎的红辣椒干(放生姜也可以)泡3天,搽于患处,每天4次至5次,连用10天以上;11、猪油和蜂蜜放在一起炒一下,用来搽患处;12、白酒、红辣椒、生姜加水煮后,洗、泡患处;或用生姜片在患处来回擦到热,每晚一次;仅用红辣椒和生姜煮的水洗也不错;13、蛇油搽于患处很灵,据了解,千岛湖旅游码头商店有卖;狗油也可搽患处;14、茄子的柄、叶或植株切碎加红辣椒,水煮后,洗、泡患处;15、夏天将生姜捣碎,用纱布包起来搽手或脚,预防冬天生冻疮;16、云南白药酊搽于患处或用云南白药拌黄酒涂手,也可以试试云南白药气雾剂;17、温开水加食盐泡患处或白醋加盐的温水浸泡患处;18、香蕉皮、西瓜皮或柚子皮的内侧擦手,下雪的雪水也可以用手来回搓、擦于患处;19、用藿香正气水加海普林药膏,或十滴水搽于患处;20、用腊梅花或者樱桃花浸白酒(时间越长越好),搽于患处;21、冻疮已破的情况下,将陈旧棉花(越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搽患处,一日三次;22、夏天把大蒜敲碎,放在瓦片上晒后,放在手上擦至发热,坚持一个星期;23、老前辈偏方;把小便加热用来洗手或脚,效果很好,对身体没有危害;24、茄子叶用开水烫过然后捞出,敷在冻疮上,每天3—4次,效果明显;25、鸽粪煮水浸泡患处,效果明显,配合护手霜要经常用;26、用伤湿止痛膏粘辣椒粉贴于患处;27、把人丹碾成粉末加入面油(大宝)一起搽于患处,早晚两次;28、沙棘油或者开塞露搽于患处;29、用杀乌鸡的水搽于患处,效果很好;30、橘子皮、柚子皮或文旦皮煮水,熏蒸、浸泡患处,20分钟重复一次,加些盐效果更好;温馨提示:1、 任何一个药方一经采用,请务必坚持7天以上,效果才会明显;2、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血液循环;注意环境及衣着暖和,比用药更管用。真诚祝愿所有“冻友”从此不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