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肺癌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肺癌骨转移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专家表示,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止痛只是治表,而早检查、早治疗,可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肿瘤的复发和死亡率。肺癌骨转移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肺癌到了晚期,一般会出现癌细胞的扩散状况,骨转移是其中的一种。肺癌是一种容易早期发生转移的肿瘤,应该说,随着肺癌的发生,这种转移就可能开始了。因为早期肺癌一般不会给病人带来明显的症状,所以大部分肺癌本身被发现得较晚,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肺癌患者因为骨痛、病理骨折、截瘫等原因就诊而最初被发现的是骨转移瘤。也就是说,先发现骨的转移病灶,继而通过各种检查才发现其病因是肺癌。另一部分患者的骨转移发现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骨转移的监控对于肺癌患者将是终身的。从肺癌被诊断的同一时刻起,我们就应时刻警惕和监控转移的发生。肺癌的骨转移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呢?专家共识的最好的监控骨转移的方法是全身的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含ECT ),这是一种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的方法,显示全身骨骼异常的代谢活跃区域,从而发现可能发生骨转移的部位。但应明确的是,骨扫描发现的异常只是说明骨质不正常,患有疾病,并不一定就能肯定是已经发生了骨转移瘤。因为骨的很多其他疾病,包括老年性的骨质疏松、骨感染、骨性关节炎、骨的良性肿瘤以及直接发生在骨而非转移来的恶性肿瘤,甚至于普通外伤造成的骨折,都可以引起骨的代谢活跃从而使骨扫描显示异常。那种一发现癌症患者的骨扫描异常就马上断定发生了骨转移的做法是片面的,容易发生误诊。这种误诊容易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因为被诊断为骨转移后从患者心理上和医生治疗方案的改变上耽误了肺癌本身的治疗,使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丧失了外科治疗(治疗不足),同时也可能耽误骨质所患的其他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因误诊引出的针对骨转移瘤的全身化疗、放疗也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身体、精神及经济上的损失(治疗过度)。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骨扫描异常只是提示有骨转移发生的可能,这种可能性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的。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影像学科的X光片、CT扫描、核磁共振扫描(MRI),必要时还要通过病变区域的活检取样来取得病理诊断结果。在这里应强调一点,X光片、CT扫描、核磁共振是三种各有侧重意义的检查方法:X光片主要用来观察骨病变的全貌,病程的进展和手术后的复查;CT扫描可着重观察骨被肿瘤破坏的细部结构;而核磁共振的强项是了解肿瘤侵犯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神经的情况和脊髓受压的情况。那种认为做了核磁共振就可以取代前两者的认识是片面的。肺癌发生骨转移症状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一些化验检查,比如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转移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作为一个肺癌患者,了解有骨转移的可能和骨转移出现时的一些症状,以随时提高警惕是非常必要的。简单的说,出现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一种随时间的延长持续性加重的疼痛,随后可能在疼痛部位发现肿胀和隆起的包块。还要注意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皮肤感觉发生的异常变化,肌肉无力、感觉减退、串痛、麻木,都是脊髓神经受肿瘤压迫的早期表现。先前轻度疼痛或不适的部位,在受到不太大的外力磕碰时,突然出现剧烈的疼痛,并伴随有患部的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要考虑到有肿瘤转移造成骨折的可能。

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症状
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
(1)化学治疗: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再者就是抗骨转移药物:如唑来膦酸,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药物的最新代表,有助于完全实现减轻肿瘤骨转移患者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目标。
(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
(3)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
肺癌骨转移症状关节疼
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所以死亡率高,是因为很多患者早期没有做好肺癌的筛查,往往导致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不仅有原发性肺癌病灶,还有转移。肺癌骨转移可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多为溶骨性病变,少数为成骨性病变。肿瘤转移到脊柱后,会压迫椎管,造成局部压迫和梗阻。转移到关节可引起关节腔积液。肺癌还可导致肥大性肺骨关节病和增生性骨关节病。两者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肺癌最容易转移的地方是骨骼,骨骼主要引起骨痛,严重时导致骨折。特别是承重骨在外力作用下会造成骨折。疼痛是肺癌骨转移的主要症状,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不是主要症状。如果肺癌引起严重的骨转移,导致疼痛,使患者无法自理,也是晚期肺癌的重要临床表现,那么患者的寿命也不会太长。如果肺癌转移到骨骼,肺癌转移到头部、肝脏等重要器官,肺癌转移到骨骼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相对较小。骨转移通常发生在肺癌晚期,表现出骨转移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是骨痛。常引起疼痛,可引起定位相对准确的持续性疼痛,且疼痛是逐渐加重的症状。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骨折的临床症状也不同。比如腰椎或胸椎有一些骨折,患者往往会有截瘫的临床表现。肺癌发生骨转移时,最明显的症状是骨痛,通常很严重,需要用止痛药缓解,还伴有胸痛。骨转移后,由于骨骼被破坏,会影响运动功能,会出现病理性骨折和截瘫;还可能出现高钙血症和意识障碍。肺癌骨转移的特点是转移部位骨局部疼痛,伴有固定压痛和叩击痛。肺癌骨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一种同侧肋骨和椎骨更常见。脊柱转移可压迫椎管,导致梗阻或压迫症状。关节受累可导致关节腔积液,穿刺可检出癌细胞。肺癌转移到肋骨时可能会出现胸痛,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隐痛或钝痛,有时伴有肩部和胸背部持续性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