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适合体质壮实的人,艾灸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能针对虚弱之人的是艾灸和帖敷,那些能“见血”的刮痧则适合体质壮实人使用。适当做是有用的 ,但是不要过度,会消耗身体的元气。每周一次就可以了

中医刮痧艾灸,中医刮痧艾灸的作用

刮痧治壮汉 刮痧适合体质壮实的人

现在很多人自己会刮痧,但有的人一刮就出痧,有的人皮肤都刮破了也没有痧出来。不出痧的这种不是因为刮的力量不够,而是体质偏虚,气血不够充盛,顶不出痧来。

这种人如果采取能去邪的“拔罐儿”疗法,很可能也吸不住那个火罐。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正规的中医,他肯定要让你回去吃药或者通过艾灸先把气血补足了再来刮痧或者拔罐儿。

刮痧和放血都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或者实性的疾病,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化脓了,在后背的“大椎”穴刮刮痧,或者在手指的“少商”,“商阳”穴放放血,之后多喝点水,睡上一觉就轻松很多。

刮出的痧、放出的血,其实是你自己的气血宣透了出来,随着宣透把病邪带了出来,这种治疗办法特别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他们的痧一碰就出来,特别有因势利导的效果,痧出得多,先说明你邪气重,同时也说明你的正气尚不虚,正邪正在相争。

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年纪大的身体不好的人,正气不足,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所以先要补。

如果拔罐和刮痧后,随着刮的路径或者在出痧的地方做做艾灸最好!因为刮痧、拔罐是泄,艾灸是补;把邪气排出来后,再顺着路径补回阳气,那真叫完美啊!

艾灸补虚人,艾灸适合体质虚弱的人

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慢性病一般会导致气血不足,需要用补的办法;艾灸或者贴敷使用的药物都是温热的,再选择有补益作用的穴位,效果和吃补药类似。而急性病属于气血瘀滞不通的非常常见,可以通过放血,刮痧等办法,通过激化矛盾驱邪,使问题解决。孙思邈有言:要想人常安,三里长不干!

古语有言: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

古语有言:家有三年灸,郎中不用来!

艾灸6大功效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医艾灸,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刮痧适合体质壮实的人,艾灸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能针对虚弱之人的是艾灸和帖敷,那些能“见血”的刮痧则适合体质壮实人使用。适当做是有用的 ,但是不要过度,会消耗身体的元气。每周一次就可以了

中医刮痧艾灸理疗针灸

艾灸与刮痧、拔罐都是中医外治法的精髓所在,它们的最终目的一样,但是在操作过程还是有一些不同。

艾灸——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刮痧、拔罐——这些能“见血”的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人。

同样是通经络,艾灸与刮痧拔罐具体有何不同?

艾灸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在于,艾灸本身具有培补人体阳气,生血活血的作用!就是这一点决定了艾灸的不可替代性。

人体的元阳之气与生俱来,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艾灸不仅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在中医界有一句话:艾灸补虚人,刮痧治壮汉!

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刮痧必须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泻去多余的淤积气血,促进经络通畅,而如果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只会让该处更加虚弱。身体健壮的人刮痧可以通经络,血虚血亏刮痧则会伤气血。

也就是说,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身体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或者正气不足的,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而且还容易适得其反。身体虚弱的人你去刮痧,根本出不了痧的。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而我们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04罐、艾灸的区别

刮痧、拔罐、艾灸的区别

1,刮痧作用在浅部,而拔罐的作用更深层。同时拔罐还有泻火的功能,治疗各种实症,包括热症和寒症。

2,艾灸对于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而刮痧、拔罐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人。否则身体虚弱的人进行刮痧、拔罐会适得其反,起不到作用。

中医刮痧艾灸的作用

随着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欢迎,中医疗法也日益普及,很多人喜欢通过艾灸或者刮痧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两者同属中医疗法,却也是有着区别的,不可随意。

什么是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刮痧的功效:

中医认为,刮痧通过对人体皮肤的刮动,可以舒缓人体某些部位的长期劳累造成的酸痛,缓解人体疲劳,起到调整人体经脉流转、顺气活血的作用。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艾灸的功效:

1,祛湿驱寒;2,调节阴阳;3,调和气血;4,温通经络;5,扶正祛邪;6,防病保健;7,美容美体。

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

艾灸与刮痧的共同点:

1,同属中医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都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3,都具有便捷性、易操作等特点。

艾灸与刮痧的区别有哪些呢?

1,就发现历史而言,艾灸早于刮痧。艾灸发现于远古时代;刮痧的雏形在石器时代,成型于青铜器时代。

2,就具体功效而言,艾灸覆盖范围更为全面,以刺激体表经脉穴位见长;刮痧偏向于局部缓解。

3,就理疗原理而言,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回阳固脱,调整生理机能,不仅治病,更能防病;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两者有所区别。 4,就适合体质而言,艾灸没有太多忌讳,因人体穴位布满全身,所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施灸,全面保健;刮痧则需要多多注意,因为刮痧必须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泻去多余的淤积气血,促进经络通畅,而如果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只会让该处更加虚弱。身体健壮的人刮痧可以通经络,血虚血亏刮痧则会伤气血。

5,就适用范围而言,与刮痧相比,艾灸作用于人体腧穴,温热刺激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艾灸产生的温通效应,可以将阴邪逐渐排除,同时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使阳气通达、经络通畅,因而更广泛适合各种人群各种症状;而刮痧主要是通过外来力量帮助疏通局部经络、活血化瘀,有一定的局限性。

6,就安全便捷而言,艾灸比刮痧更易操作。艾灸只需找准穴位,点燃艾柱即可;刮痧则需要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容易刮伤皮肤,对操作者有一定的要求。

7,就疗法感受而言,艾灸疗法自然舒适;刮痧则伴随着疼痛,有时甚至很剧烈。

8,就疗法周期而言,艾灸可以并建议每天施灸;刮痧则有限制,刮痧需要间隔一周左右,不可太频繁。

刮痧比较适于治疗实性体质的人或者实性的疾病,一般仅适合一些急性病,或者辅助治疗,比如嗓子疼、扁桃体发炎,可在“大椎”穴刮刮痧;

而艾灸则是调理人体体内的大环境,是治本,也治标,标本兼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艾灸与刮痧不能同时进行。发痧属于湿热困脾,是实证。而艾灸是起补益作用的,实证再补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不能灸。而且刮痧后皮肤非常脆弱,若再施以艾灸,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溃烂。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