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气功养生 气功给以人一种神秘的色彩,其实现代的气功主要是养生健体的作用,特别是道家气功,更是广为流传与众多中老年人中。道家气功养生带你领略精气神,下面就来见识下什么是道家气功。现代“气功”一词包括了古代的“吐纳”、“导引”、“存神”、“静功”、“动功”、“内功”、“外功”、“修练”、“打坐”、“入定”、“坐禅”、“静坐养生”、“修身养性”、“呼吸养生”等等,甚至太极拳等某些武术,只要以内功为基础,都属气功的范围。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前者也叫外功,后者也叫内功。外功以内功为基础,静极才能生动,所谓“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精气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强壮。静功并非静止,而是“外静内动”,是机体的特殊运动状态。正如王船山所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以养神,以吐纳呼吸为主要练功方法;动以练形,以运动肢体为主要练功方法。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道家气功两大代表人物道家养生功,是老子创始的,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至元代丘处机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牛金宝。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所以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老子道家尊老子为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楚国苦县人,是夏秋时代大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道德经》成为道家著书立说的理论根据。相传老子传道于金母,金母传于白云,白云传于王玄甫。另一说:老子传于王玄甫。王重阳金代道士,全真派创立者。原名中孚,字允卿,后应武举,改名得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威阳人。出身豪门,应武举,中甲科。遇仙人吕洞宾,传以修炼秘诀,遂通仙术。于是弃妻离子,云游终南山一带。金世宗大定元年,在南时村穴居,名其穴为“活死人墓”。后往山东昆嵛山(在今山东牟平东南)。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师事之,题其庵名曰“全真”,凡从其学者都是全真道士。继在文登、宁海、莱州诸地传道。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提倡全神炼炁、出家修真、不炼外丹,并制定道士出家的制度。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书传于世。其弟子马钰即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女),后世称为北七真,又各立门派。理论依据:养生功的理论基础可归结为一个“道”字。道是什么呢?老子《道德经》云:“吾不知其名,强名之曰‘道’。”又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大无所不包,其细无所不入,生天育地,至高至大。道生一,即无极;一生二,即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尽性命之理,寓养生。那么道家的功法是怎样使人返老还童呢?它是以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阳消长的道理来进行论证的。当人在母腹中十月胎圆、瓜熟蒂落,降生后体软如绵,其象属坤。脐带一剪,先天炁断,后天气由口鼻而入;两眼分开,舌亦不接任督;性带气上移于心,命带气下人于肾,性命相距八寸四分(传统说法);元神失位,识神掌权;自少而壮,壮而老,老而病,病而死,性命始终不能如一。道家气功养生的作用1、补脑养神。静养功的入静,首先受益的是大脑中枢神经。2、固精养炁。养生不固精,结果一场空。3、调息理炁,扩大肺活量。4、调节五脏。5、清神明日。6、舒盘活血,通盘活络。7、久炼养生功,对于神经衰弱、长夜失眠、梦遗滑精、阳瘘肾虚、身体虚弱等症有独特的疗效。

道家养生补虚气功,道家养生六字诀原始版

道家养生六字诀原始版

五年前从南老《呼吸法门精要》中初次了解到道家养生六字诀养生功法。 以后几年后重拾,进行了多次体验。发现真得是很好的一种养生法,通过每日习练可以达到调达五脏六腑的作用,从而疏通全身经络,让身体更为健康。 网络流行的视频是一种动态的配合有动作的六字诀。而惟明自身验证后,以静态放松吐纳习练,效果也相当不错。 具体习练方法如下:一、姿势:平卧于床、地板、瑜伽垫之上。二、六字诀吐纳:……:慢慢地长长呼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改善脾胃功能。(SI 音):慢慢地长长呼SI音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改善和提高肺部功能。(FU音):慢慢地长长以吹音呼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改善和提高肾功能。("河威"音):慢慢地长呼"河威"音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改善和提高肝功能。(KE音)慢慢地长长呼呵音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改善和提高心脏功能。(XI音)慢慢地长长呼嘻音至气尽,然后缓缓再吸气至满。次数:九遍功效:疏通三焦之气。三、注意事项:,不去抱着简单地希望一天或者一周就有显著功效或者疗效。但依照惟明过往深度尝试和习练各种其它养生功法的经验,通常100天一定会有相当的效果。:"存乎一心、体会微妙",方法可以教,也可以学,但是心法只能靠自己品、自己悟。没有勤习和一定量的累计,就很难体会到看似简单若此的方法之妙,深藏之中的诀窍。要么,这个六字诀也不会流传1500年以上。历史上的高道名医药王孙思邈,世寿141岁(一说101岁)就习练六字诀呼吸吐纳功夫。四、六字诀小疑考: 以上六字诀主要参照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呼吸法门精要》一书的88-94页内容。而曹剑波所著《坐虎针龙-济世救人的药王孙思邈》一书129-130页所提及的《备急千金要方》卷27的《养性调气法第五》中祛病延年"六字诀"吐纳呼吸法有出入。 惟明的建议是:上述每一个字均做九遍,这样对五脏及三焦都可均衡调理,无论哪个脏器功能虚实,都可以得到疏泻或补足。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肝=>心=>脾=>肺=>肾,五者本来就是互相生发、相克、相乘、相侮彼此制衡而达到整体的平衡。 愿有缘的您能够阅读到这篇小文,开始习练这一简易养生功法,从而令您身心受益。

道家养生二十种方法

方法/步骤一、道教养生要求人们重视自己思想道德晶质的修养,这是养生长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道教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强调必须要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通过这些具体的道教行为规范,净化社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最终就可达到不求寿而寿自延的目的。养生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二、道教养生素重炼气之法。这是一种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道教认为,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欲保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时间以每天清晨为主,以晴天为主,端立或平坐,闭目叩齿,舌抵上颚,津液回咽,吸气平稳适度有力。行气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道教服气、行气早已成为气功修炼的基本要领,同时也被医学界所推广,用于治疗很多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养生治病的呼吸行气的“呵、呼、咽、吹、嘘、唏”六宇诀即是最好的例证。养生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三、道教养生十分注重适度锻炼,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有病者要注意锻炼,无病者也应该经常加以锻炼。锻炼身体能够强筋骨、健精神、增食欲、活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此,道教的修炼者发明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八段锦等等。当然,锻炼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剑、长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若干项作为锻炼的基本方式。锻炼身体切记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断才能收到强身健体的理想效果。这是益寿延年、养生强身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