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脚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正确的进行可以防治多种不适病症,对健康可以带来不少的好处,但是泡脚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那么中药泡脚的方法和作用有哪些?哪些人不适合泡脚养生?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中药泡脚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中医泡脚养生,中医泡脚养生功效

1、中药泡脚的方法和作用

脾胃虚寒的胃痛患者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加减。川乌、党参、白术各20g,干姜、透骨草各15g,甘草6g,丹参30g,睡前泡洗。

脾虚气滞的腹胀患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陈皮、柴胡、白芷各10g,川芎、芍药各20g,香附25g,枳壳15g,甘草6g,睡前泡洗。

气滞血瘀的腹痛患者可选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丹参30g,元胡、桃仁各15g,蒲黄、五灵脂、透骨草各10g,睡前泡洗。

脾胃湿热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可选用平胃散加减。厚朴、陈皮、半夏、透骨草各10g,苍术、黄芩、六一散各15g,黄连6g,睡前泡洗。

老年腹泻患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党参、白术、生薏米各20g,山药、补骨脂、肉豆蔻、小茴香各15g,吴茱萸3g,五味子6g,川乌头10g,睡前泡洗。

老年便秘患者可选用四君子汤合枳实导滞丸加减。党参、生黄芪、白术各20g,枳实、厚朴、透骨草各10g,肉苁蓉15g,黑芝麻30g,睡前泡洗。

2、哪些人不适合泡脚养生

1、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2、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3、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4、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3、常见泡脚养生的方法

(1)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克(根据水的多少定,没有严格标准),先用水煮开后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泡脚,若嫌麻烦就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也可。

艾叶泡脚的几个小验方:

(1)艾草加姜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2)艾草加红花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3)艾草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4)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2)醋水泡脚

醋的选择:(米醋或老陈醋100-150克)

醋泡脚的作用:

(1)可解决脚臭问题,用醋泡脚可以杀灭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脚气。

(2)可以缓解疲劳。

(3)可以滋润皮肤,软化角质,增加皮肤弹性。

(4)能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

(5)治疗睡眠障碍。

(6)醋能够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增强血液循环,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治愈许多慢性病症。

(3)杏仁茶叶泡脚

苦杏仁45g,绿茶10g。将上药一同入锅,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取1小瓶药液外搽脸部及手臂,余下的药液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泡足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可滋润皮肤,消炎杀菌,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防治皮肤萎黄、黯黑、粗糙及痤疮、疥疮。

(4)中药泡脚

对于受到痛经困扰的女性,可以尝试坚持中药泡脚来改善痛经的状况。

其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带有血块。针对此类症状的人,应调和气血,化淤止痛。因为女子以肝为本”,泡脚所选药物多以入足厥阴肝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醋,如用青皮、乌药、益母草各30克,川芎、红花各10克。加入约两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煎煮30分钟,等药冷却至50℃时连渣倒入盆中泡脚,盆中药液量应该浸没踝关节,如果药液不足量,可加适量温水。脚在药中不停地活动,让足底接受药渣轻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钟以上。

其症状表现为下腹冷痛,热敷痛减,手脚发冷。需用温经散寒的原理止痛。因为中医有这样一种说法:肾主一身阳”,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少阴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引经药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乌药、当归、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吴茱萸各6克,食盐少许,煎水泡脚。

其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用手按腹部也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色淡,需要通过补气养血调经。中医上称作脾统血”,泡脚所选药物应该多以入足太阴脾经的药物为主,并加入适量的引经药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白术、杜仲、黄芪各15克,饴糖适量,煮水泡脚。

中医泡脚养生知识

天冷人们喜欢睡前用热水泡泡脚,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那么你知道泡脚的养生之道吗,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泡脚养生的秘诀,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欢迎阅读!泡脚养生的秘诀 1、热水泡脚缓解头痛把双脚浸入40℃左右的热水中,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用热水泡脚,这样脚和小腿的血管就会受热扩张,将头部的血往脚下引,起到减轻头部血管压力的作用。由于脚底与人体多条经络相连,而这些经络同时又与头部相连。所以按摩脚底,就可以起到刺激经络,减少头痛发作的作用。尤其是脚底涌泉穴,直通于脑,按摩它即可引血下行、缓解头痛。2、热水泡脚可解乏、助于睡眠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如有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饮食不佳、疲乏无力、情绪不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再搓脚心10~20分钟,直至发热,会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轻松。在热水中加入鹅卵石磨脚可提高足浴的效果,促进人体脉络贯通,达到交通心肾、疏肝理气、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更好地改善睡眠。3、药浴泡脚泡脚治感冒中医认为感冒多是因感受外邪,肺卫功能失调所致。而药浴泡脚就是以宣肺解表、发汗排邪为原则。现代研究表明黄芩、桑叶、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疏风散热的功效。药浴浸泡双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消炎、抗菌,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预防感冒的复发。4、中药足浴防病治病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中药足浴,让药物在水的温热作用下通过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再经血液循环而输送到人体的全身,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刘光瑞表示,如果秋冬季节有关节炎、容易感冒,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尝试一下中药足浴:花椒20克、干姜60克、老鹳草60克、木瓜60克、艾叶30克、石苍蒲30克、盐20克。熬水后加入一两醋,先用蒸汽蒸脚,然后泡脚,半小时后进行拍打。5、热水加盐泡脚治便秘容易便秘的人,泡脚的时候水里放一到两小勺的盐,可以治疗便秘。6、热水加醋泡脚祛除脚臭脚臭的人,水里放点醋。不仅能祛除脚臭,防止脚气,祛除风湿。7、热水 生姜、陈皮和薄荷泡脚泡脚时,水里加入生姜、陈皮和薄荷,可以暖肠胃、祛湿邪。泡脚的注意事项:1、泡脚一般泡到身上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有的人上身不出汗就下身出汗,说明是肾寒。可以在泡脚时喝些姜糖水或热开水。还有的人上半身发热,下半身却不出汗,这使气虚的表现。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效缓解。2、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3、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4、泡脚的时间最好是晚上5-7点,因为这是肾经的活跃期。5、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6、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7、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8、泡脚,关键在于坚持。泡脚养生的技巧 泡脚养生的最佳时间虽然泡脚对失眠、肩背腰腿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和咳喘等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也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控制好泡脚的时间,一味的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的。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人还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其实这样泡脚是错误的哦。泡脚养生的最佳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还有采用中药泡脚养生 方法 ,每次泡脚前先在水里放入煎煮过的药液可对水稀释,然后按普通热足浴的方法进行。我在这里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的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就很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多种症状。老人每天在临睡半小时前泡脚20分钟是最好的。泡脚养生的最佳水温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保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泡脚的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泡脚时的水通常要淹过踝部,而且要时常搓动。糖尿病患者和敏感皮肤者就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营养专家建议每天晚九点泡脚最能养肾。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这段时间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这时候泡脚,身体的热量增加以后,体内的血管就会扩张,这样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的循环。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这时候的泡脚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热水泡脚不但能够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以后,再适当的做几分钟足底按摩,这样对身体的血液循环会更好的,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以后,我建议你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这样补肾的效果更佳。泡脚的禁忌泡脚养生我想大家现在有知道了吧。下面我将泡脚的禁忌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泡脚的时候注意一下。太饱或太饿时都不易泡脚。因此大家在泡脚的时候,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很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否则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是特殊人群要引起注意了。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就会导致人体的血管扩张,全身的血液就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时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那些患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养生泡脚相关 文章 :1. 泡脚怎么养生 2. 泡脚养生的4种方法 3. 怎么使泡脚最养生 4. 怎样泡脚最养生 5. 泡脚养生方法 6. 泡脚养生知识

中医泡脚养生功效

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阙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一、晚上泡脚为什么能补血

血虚、血瘀→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

晚上泡脚—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破血、行血、和血、调血),活血化瘀;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

二、泡脚的窍门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

夏天泡脚,祛湿除热;

秋天泡脚,清肠润肺;

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三、泡脚材料

水中放盐→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脚臭→祛除脚臭、防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水中放干姜—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四、泡脚忌讳

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应饭后半小时后。

二忌水温过高,应40—50度。

三忌时间过长。应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四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泡脚禁忌: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不可泡脚。

泡脚时:

上斗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气虚。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