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表现是上腹部规律性疼痛,常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一般于进餐或服用抗酸剂后症状可以缓解。患者对自身规律性的症状印象很深,在就诊时常会叙述得很清楚。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在上腹部,疼痛的特点是节律性、周期性和长期性。较局限的上腹痛常发生在胃排空之后,尤以上午10—11点钟,下午3—4点钟,和晚上10—11点钟左右腹痛较明显,有时凌晨1—2点钟还会把患者痛醒,这是因为此时胃酸分泌很高而胃内又无食物缓冲之故。溃疡疼痛极少发生在清晨刚醒的时候,因为这时的胃酸分泌最低。腹痛的原因一般被解释为胃酸刺激溃疡周边的神经纤维引起。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腹痛发作时,进餐或服抗酸剂腹痛大都能缓解,这也证实了胃酸与腹痛的关系。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强度一般比较恒定,但性质却可以是多样的,依赖患者的痛觉和表达力而定。有些被描述为“深部钝痛”或“刺痛”,另一些则为“咬痛”、“饥饿痛”、“烧灼痛”或“压迫感觉”,少数则为“绞痛”。疼痛一般位于上腹部,在剑突和脐之间,有时偏右;局限性疼痛常不止一处,面积可以较宽,但患者常可指出最痛的一点。如果溃疡在后壁,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往往较剧烈并放射至背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和幽门管溃疡的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约有2/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一般为1—2小时,有时还要迟一些,在下一次餐前发生。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但也要认识到,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相反可诱发疼痛,如橘汁、酒、酸醋、咖啡等。十二指肠溃疡除规律性的腹痛外常有嗜杂和反涎现象。这是由于过多的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剑突后烧灼感或嘈杂感。有时也可反流入口腔形成所谓反酸现象。十二指肠溃疡者迷走神经功能常亢进,纠起不自觉的口涎增多,吞咽后可发生反涎嘈杂现象,这与反酸不同,因为不含酸味。

百科知识常有周期性发作和缓解的特点,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2—4周,其余短的可只有几天,长的可8—10周。发作间的缓解期也长短不一,有些为1—3个月,有的短些,有些更长。在缓解期,患者可以任意进食而不发生疼痛。有不少病例,这种周期性发作呈季节性,常在秋季和春季时发病,而在夏季和冬季则缓解。有些患者对某些食物有不能耐受的现象,这种情况因人而异,不耐受的食品主要为油炸食物、粽子、腐乳、黄瓜、洋葱等,有些患者不能耐受糯米或面条,币另一些患者则食后反而觉得舒适。有些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体重常有减轻,这是由于呕吐和因腹痛而厌食及挑选食物的结果,常在治疗后很快恢复,这一点也是与胃癌的重要鉴别点之一。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胃溃疡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或腹部不适,典型的位于上腹部剑突之下,有时偏左,疼痛缺乏典型的节律性,餐后腹痛出现得早。

而十二指肠溃疡的腹痛大多有节律性、周期性和长期性,局限的上腹痛常发生在胃内排空之时,特别是在上午10—11点钟,下午3—4点钟和晚上10—11点钟左右,在凌晨1—2点钟时还会把患者痛醒,如服用些制酸剂或者吃些食物可使腹痛缓解,这种节律性很突出,患者均能清楚地向医师叙述;疼痛的部位大都在剑突下偏右。周期性发作和缓解是十二指肠溃疡突出的表现。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大约有半数为2—4周,其余短的可只有几天,长的可达8—10周。发作间的缓解期也长短不一,有些为1—3个月,有些短些,有些则更长,偶然见到在一次发作后缓解期长达十余年者。在缓解期,患者可以任意进食而不发生疼痛。有不少病例,这种周期性发作呈季节性,常在春季和秋季时金病,而在夏季及冬季缓解,与气候的变化呈相关性。另外胃溃疡可以有部分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率则极低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表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症状就是感觉好饥饿,胃部不舒服,从食道这里就感觉到饥饿,真是好难受,每年大约都会在夏季发病
前年治疗期间医生开了洛赛克,阿莫西林,去年开了胃三联,阿莫西林,今年吃了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还有消炎的,灭滴灵(好像是吧黄颜色的),总之现在刚停药半个月吧,人有感到饥饿难忍,而且这次感觉咽喉、食道都不舒服,打下饱嗝就舒服一些,但过后还是一样难受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胃窦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粘膜见片状红斑,*,底覆黄苔,周围粘膜红肿。其他都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