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锻炼方法都不是盲目进行的,有些运动对这个人是健身但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伤身,所以我们要科学锻炼。 如何能做到科学锻炼,以题主的提问为例,中老年朋友做抬腿,压腿,拉筋来说,首先我们要确定真的是筋短了吗?确实需要这样做吗?这样做能解决要解决的问题吗?会不会有害处? 分析一下这个动作,抬腿、压腿、拉筋,主要牵拉的是大腿、小腿后侧的肌群,这个动作会对腿后侧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牵拉力增大,对膝关节前侧髌骨压力和半月板挤压力量增大。如果大腿前侧肌肉过紧,再进行压腿,等于雪上加霜,会使髌骨压在股骨下端上,时间长了会引起髌骨软化症。如果膝过伸的朋友,再做压腿,会加重半月板前方的压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韧带损伤,更应该谨慎选择该动作。但对于确实是大腿后侧肌群紧张的人而言,这个动作是个很好的、简单有效的动作。 如何判断适不适合这个动作? 用个简单的方法测试一下即可。 坐在高的床上,脚垂在床下,但不接触地面,上肢放松放在体侧,别人将小腿抬起,大腿不动,如果小腿能伸直而上身不动,说明大腿后侧不紧张,如果在抬起小腿时,上身突然向后仰,或用手在身后支撑,说明大腿后侧肌群紧张。紧张则可以选择压腿,拉筋的方法,不紧张就没有拉的必要了。 训练动作、训练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不当的训练不但无益,还会导致损伤。 益处很大,但是有前提。 先要明确, 传统中所说的“筋”,不是指韧带,韧带是没有弹性,无法被拉伸的。 这个“筋”实际是指肌肉和肌腱,只有这两货,才能提供拉伸和弹性。 人的拉伸能力和弹性势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随意年龄增长,人体老化,“筋”的弹性会下降,慢慢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能力和范围,适度的抬腿,压腿,拉伸,是留住肌肉弹性势能的好办法。 拉筋的“好”,有一个存在前提,就是正确与适量。 一 正确的拉伸和拉伸在正确组织 上面已经说过,人的拉伸能力和弹性势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也就是说,是肌肉,而不是肌腱,决定了一个人的弹性和活动能力 拉筋练习,更需要侧重在肌肉的拉伸。但很多人,往往不自知的拉伸在肌腱 。 肌肉包裹骨头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头 关节是骨与骨的对接 肌肉全身都是,但最厚最集中的肌肉分布,往往远离关节。 关节周围,更多的是肌腱,而不是肌肉。 明确了这些后,来看一个实例,你可以照着做图中的折叠动作,找找最强烈的拉伸感出现在哪个部位? 多数人说,是膝盖窝感到最强烈的拉伸,大腿后侧没太大感觉。 这时候拉伸到的,多半是肌腱。因为膝盖窝处没有什么肌肉分布。 而做这个动作的目标,应该是拉伸大腿后侧肌肉。那么你就需要调整进入动作的方式。 折叠身体前,先屈髋屈膝,努力让臀部后推,再折叠上半身,可以让拉伸力度更多集中在大腿后侧的肌肉。 你先去试试! 这就是正确的拉伸方式,和正确的拉伸部位。 二 拉伸的程度非常重要 任何肌肉和肌腱,有最大拉伸度,这个“最大”你别轻易去触及到,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产生拉伸伤害。 我们 推荐的拉伸度,限制在最大拉伸度的90%以内, 逐渐深入一个拉伸动作的过程,人的感觉变化依次是: 正常—不正常—不舒适—轻微疼痛—强烈疼痛—撕裂性刺疼 我们建议你在“轻微疼痛”这个阶段就停下来,不再深入! 这样的拉伸度,让你获取益处,又不产生身体惊吓和伤害。 对于人体,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很简单的一个动作,都有诸多的讲究在里面,拉伸也不例外。 对于中老年人,拉伸肯定是好的,只要掌握文中所说的注意点,就放心去拉,拉一拉,身体好,拉一拉,十年少!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渐渐爱上了“拉筋运动”,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小区的健身广场,总有人在拉伸腰部和四肢,有的甚至还会用拉伸器进行被动拉筋。有道是“筋长一寸,寿延10年”,而且拉筋要比跑步、快走等运动舒缓得多。 但拉筋运动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比如年纪太大的人由于肌肉萎缩和骨骼密度降低的缘故,拉筋很容易导致意外伤害。中老年人的关节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颈椎、腰椎的滑脱,强行拉伸会使症状加重。所以 中老年人拉筋一定要点到为止,有轻微酸痛感即可,切勿用力过猛 。关于拉筋的具体效果和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筋好更长寿 在中老年人中,约70%的人有颈间和腰部疼痛、手不能屈伸等筋缩症状,筋缩既是人体自然衰老的结果,也是肝肾气血不足、经筋无力的表象。 中医最初所说的“筋”是指广泛分布于身体的经络,后来逐渐演变为韧带和肌腱的俗称。 人的经筋与人体衰老及精神气虚衰、气血失常有关,肝主筋,肝血充盈才能使经筋得到充分濡养,肝部病变会损伤筋脉。反之亦然,筋缩也会伤肝。 筋附着于骨上,而肾主骨,所以筋缩也会导致肾虚,引发慢性腰痛。 筋是否缩短、老化,直接影响全身脏器 健康 ,所以民间有“筋短寿难长”的说法。 “筋缩”的原因及缓解方法 不同部位出现筋缩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对人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膝筋缩短主要是肝部精血不足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久坐后站起时关节僵硬、迈不动步,下蹲后站起困难。 改善膝筋缩短的练习方法是在地上放一块垫子或软布,跪在上面缓缓前行,每天练习20 30分钟,可促进膝部血液循环,滋养肝血。 腿筋缩短主要是中气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大腿酸痛、横跨困难、步幅变小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汇聚之处。每次按揉5分钟,每天3次可改善腿筋萎缩,增强肝肾功能。 腰背筋缩 腰背筋缩主要是肾虚和血瘀造成的,表现为弯腰困难、转身不灵活,另外还会造成机体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加速身体衰老。 脊椎督脉上有“筋缩”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九胸椎棘下凹陷处),用手掌揉搓此穴可伸筋,每天3次,每次约3分钟 。 也可将炒热的粗盐或粗砂(约500g)包在布袋里,趁热敷在筋缩部位,每次20分钟,早晚各一次,能起到温肾活络、养筋止痛的作用。 足部和颈部筋缩 足部筋缩主要是气血不足造成的,表现为足跟肿胀、疼痛,有时还会足部抽筋。改善方法是每天晚上坐在凳子上,将双脚踩在圆木棒上前后滚动。 往返一次算一组,每次训练重复100 150组。 颈筋缩短主要是气滞血瘀影响到颈部肌肉韧带供血造成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良好的营养供应,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 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肿胀、耳鸣、手臂内侧及腋下隐隐作痛。 改善方法是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两手叉腰深呼吸,保持上身不动,抬头仰望天花板,使颈部后仰同时吸气,头部还原。然后低头看地,使头部尽量接近胸部,呼气还原。每天重复此动作10 15次。 肩筋萎缩 肩筋萎缩多为正气不足造成的,肩筋收缩会压迫血管,导致血液无法供应大脑,从而引起失眠、头晕、头痛等问题 。肩筋收缩表现为肩不能抬、手臂不能屈伸,食指、上臂外侧、肩前、颈侧以及面颊等部位肌肉疼痛。 肩筋萎缩可采用“上肢回环”的方法拉筋,练习方法是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一手叉腰,另一手握拳,上肢做顺、逆时针方向画圈,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练习15 30次。对预防肩关节粘连、肩部软组织痉缩的效果很好。 腿部拉伸 腿部运行着肝、胆、脾、胃、肾、膀胱六条人体经络,而拉伸腿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经络中的垃圾清除,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腿部拉伸可改善大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络,而这三条经络的通畅可使人的生殖功能大大改善 。所以拉筋是女性改善妇科疾病,男性增强性功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 身体柔韧性较差,横竖下腿都不行的人,可将一条腿放在与腰平齐的桌子或栏杆上,将身体慢慢向腿部靠近。但要注意不可低头够腿,要让整个身体向腿部靠近,直至贴在腿上。 压腿时不要“送胯”,当你架上左腿后如果发现左边的臀部和右侧不在一个平面上,就要将左侧胯骨向后拽,使盆骨位于一个平面。 压腿时要绷紧脚背,膝盖不要打弯,无论是单侧压腿还是坐位体前屈或下叉,膝盖都应绷直,这有助于练出更好的肌肉线条。 其它保健运动 中医将脚底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而且全身的穴位都可在脚底找到对应的反射区。走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上,可通过自身重力的压迫刺激脚掌,加快全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所以 在鹅卵石上步行可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对老寒腿、冬天手脚发凉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尽管走鹅卵石路对身体有很大益处,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足底有溃烂的人不可采用此方法,不宜赤脚走路以免传染疾病。 身体虚弱、平衡能力较差的老人也不建议采用此方法健身,因为鹅卵石路高低不平,容易造成足部和膝关节损伤甚至摔倒。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拉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延伸能力刺激肌梭神经及肌腱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从而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 。无论是律动还是固定式拉伸,只要能感受到酸痛感就有效果。 就像疏通河道去淤,常常是去弯取直,这样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的衰老是从身体的微循环开始的,也就是毛细血管的堵塞,失去功能开始的,所以我们看的到的衰落是从面部开始的,而又是没有自我感觉的,对这些微细血管的保护很不实际,但是让它们保持该有的流动性,静态的拉伸一定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让你的身体每个地方都得到尽量的拉伸,而没有死角的拉伸到位,这个过程就是用血液去冲淤,疏通血管,因为抻拉会加大血液的压力。一场拉伸下来一样是一身汗水,由此带来的身体柔软性和轻灵,是不是就是血液畅通无阻的表现,那只能由科学家去证明了。这只是简单的类比,但是有利无害,切记的是度的把握了。 人生在世几十年,身体 健康 是关键。40岁前必须经常性地锻练身体,这是人生的长寿基础。50岁左右适当锻炼身体,以巩固良好的体魄。60岁后,身体的各种机能不断退化,但不适宜高强度的运动,以休 养生 息为主,早睡早起,选择适合自已的活动方式为佳。人老脚先老,双脚是人体的两根"顶梁柱"。所以。不少老人热衷于抬腿,压腿,拉筋,好处多多。除了注重按摩和拍打头部和胸部,重点放在双脚上。由于人老脚不便,加强了双脚的锻练:足疔,掂脚,抬腿,还针炙和拉筋了一个月。利用治疗肩周炎的黄豆枕头,倒在脸盒上踩脚底,交替了过去到公园踩石仔路,也有一定的效果。 对身体益处很大的。 大家都知道学舞蹈跆拳道就得让孩子从小学起,为什么,因为孩子身体软啊,很多骨骼韧带还没有愈合或完全长成,所以从小不断拉伸,让其韧带保持柔韧性 随着年岁的增长,骨骼钙质流失,韧带硬化,活动越发不舒服。中老年人热衷于这一类运动说明这样一套做下来,他们感觉舒爽,全身通透啊,保持身体活力。正所谓舒筋活骨么,我国古代伟大医者华佗所发明的五禽戏正是这个道理。 五禽戏的动作按照虎、鹿、熊、猿、鸟的顺序,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校方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传说华佗的弟子樊阿就是每日坚持练习五禽戏,在人均寿命不到六十的古代,活到了100多岁的高龄呢!!! 我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想看看或者练习,私信找我就可以了,感谢大家支持 我认为适当锻炼,过度锻炼身体负能量了,反而伤身体,我70岁了,除了年轻的时候打兰球,游泳,直到参加了工作从来不锻炼,只在家里弄一下哑铃,我不过度锻炼身体,稍微活动一下,散步半小时,每天坚持不懈,我肌肉到现在还是厉害的,我每天早上吃稀饭,大饼,或者包都是夫人做,我主要负责家里重活,买米,家里水电活坏我全部自己修理…这个无意之中分工,早上我基本上7点起床,晚上9点左右睡觉,必须的,中午从来不午!,新的生活自己撑握!老年人应该是增加钙的吸收,防止骨折疏松症,容易骨头脆弱的,多吃水果,和肉骨汤,心情开朗,多参加公益活动,提高优秀的市民素质,尽量少压腿,弯腰之类运动,晚饭后适当散步!争取生命长寿! 我老伴今年72,我68,天天带我登山晨练,爬到山顶,第一项,在树林边吊嗓,他年轻时在市文工团工作,一直坚持这个习惯,说是为了增加肺活量。第二项,踢腿各50下,他47岁时得过腰托,这些年经常提腿,多年不犯病。第三项,甩臂各20下,他有肩周炎,甩臂很管用。一套动作一个小时。已坚持15年。我在健身基地踢腿各20,放音响,做健身操,老伴50年不感冒,我俩一颗牙不缺,腰腿不疼,退休有铺,内容丰富,有技术刷存在。 俗话说:“筋长一寸,延寿十年”,拉伸对身体的好处不言而喻,维持肌肉正常功能、缓解肌肉紧绷、它可以增进一个人的生理或心理 健康 。但大部分老年人都丧失了一些肌肉的力量,感到关节僵硬,而且平衡能力也会变差。所以如果你要求所有人都进行一直性拉伸或许会很困难,先不说大多老年人因为身体情况而不能达到,就算是年轻人,如果因为需要拉伸的位置之前有受伤未能良好恢复都会影响到拉伸的结果。所以拉伸的选择至关重要,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拉伸的知识吧! 什么是拉伸治疗?我们为什么需要拉伸治疗? 拉伸是有治疗目的的,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会在身体疲倦的时候通过伸懒腰的方式深呼吸的同时拉伸我们脊柱的肌肉进行放松。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但不进行任何的拉伸动作,会因肌肉紧张度的增加而感到肌肉疼痛,进而影响肌肉的正常活动功能。 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拉伸: 拉伸的运用 拉伸在医院会被治疗师当作是一种针对肌肉痉挛和增加关节活动度而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很多人可能在半夜的时候小腿会发生痉挛和疼痛,我们会起床进行拉伸,这是拉伸作为治疗最典型的例子了。 而在医院进行的拉伸可能有些不一样,对于损伤后的肢体固定尤为重要,长时间的固定会让关节的活动度丧失,所以需要适当的拉伸来帮助恢复,当然对于损伤的康复治疗拉伸能促进胶原蛋白纤维的重新排列,减少术后瘢痕组织的粘连。 当然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拉伸能对我们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进行拉伸后觉得身体的 健康 感得到提高,这也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瑜伽课课程为什么会受欢迎的原因。很多人把运动前的拉伸当做一种减少运动受伤的运动前准备,但这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心理因素在里面,拉伸一方面激活对应的肌肉准备进行运动,一方面让自己意识到即将要进入到运动的状态中。 老年人适合进行拉伸吗? 尽管我一直在强调拉伸治疗的种种优点,但老年人虽然在拉伸上会表现得比较吃力,但是我们并不能剥夺他们拉伸的训练,我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骨折疏松症的老年人我们应该避免在拉伸时给骨骼实施过大的压力。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不要对承重关节进行拉伸,以免引起疼痛。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在急性期时不可以进行拉伸的。因为老年人的关节软组织的活动范围会有所下降,所以进行拉伸的时候以自我的感觉为主,不要过度追求动作的完成度。因为感知和平衡能力下降,所以在拉伸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把重心放低,以求稳定,一些适合躺下进行的拉伸尽量躺下进行。 避免进行哪些需要足够的肌肉力量保持肢体牵拉状态的拉伸,如果是站立位的拉伸应该有凳子在旁边以防站不稳。 而且有的老年人因为基础疾病影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药物的影响。 总结 但拉伸对于一般的老年人的还是比较有好处的,适当的拉伸对于身体是有很好的放松作用的,能够缓解一些肌肉疲劳或者肌力不平衡导致的不适。但是拉伸作为治疗手段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肌力学知识来进行指导。拉伸本意是促进 健康 ,自我的拉伸除了进行的时候有一些轻微的酸和拉伸感以外,不应该有疼痛的感觉,如果有疼痛的感觉说明你的所进行的拉伸已经对你造成伤害了. 文章参考《拉伸治疗操作指南》 去年在抚顺新屯公园遛弯,看见公园里铁架子周围有很多人,看他她们有抬腿的,压腿的,拉筋的,我问你们这样做有没有效果啊?他她们说,有,做完后身体轻松,有的人说筋长一寸多活十年,也就是说筋岑长一寸,寿命就能延长十年。是有现实的人生经历还是传说就不知道了,锻炼总比不锻炼的好对身体有益无害,但是看你的身体适不适应这项运动,比如受过伤的腿,就不适合这项运动。有什么益处呢,舒筋活血通络。 这个“筋”实际是指肌肉和肌腱只有这两货,才能提供拉伸和弹性。 人的拉伸能力和弹性势能,肌肉提供90%,肌腱提供10%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老化,“筋”的弹性会下降,慢慢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能力和范围,适度的抬腿,压腿,拉伸,是留住肌肉弹性势能的好办法。 拉筋的“好”,有一个存在前提,就是正确与适量。 就如上面所说,是肌肉,而不是肌腱,决定了一个人的弹性和活动能力。 我的想法,适量的拉筋还是有好处的,有利于 健康 。
老年健身操60到70岁的舒筋活络简单几分钟
我们都知道春天是个特别适合养生的季节,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可以通过一些运动的方式去改变我们的身体,经常锻炼可以增加我们的身体抵抗能力。
散步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行走方式,特别是早晨的散步。如果每天早上都能坚持走20分钟以上,就可以舒展四肢、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散步还可解 “春困”,很多人往往早上起床后感觉没有睡够。
如果有条件,坚持早起到公园或者在空气比较好的空地走一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一解“春困”。
适宜人群:散步由于运动量不算大,对中老年人和体质稍弱的人特别有益。
跑步如果散步不过瘾,不妨到户外跑一跑。慢跑、快跑任你自由发挥。跑步对提高心肺功能非常有好处,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同时还能减肥。适宜人群:健身跑的运动量比较大,适合于年轻人和体质较好、喜欢运动的人。
登山春天也是登山的好季节,登山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不仅心肺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还能很快地消耗脂肪,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山里空气清新,可以让你洗净城市尘嚣,心旷神怡。
骑行骑自行车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其实很多人不懂骑自行车有什么好处,当你紧握车把与用力蹬自行车时的时候,身体的很多穴位已经不知不觉开始摩擦了。氧骑车方法主要以中速骑行,一般骑45-60分钟就可以,对减肥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好处。
健身专家介绍,如果需要锻炼心肺功能,你也可以在骑车过程中规定好骑车速度。或者采取间歇型骑车法:先慢骑几分钟,再快骑几分钟,循环几次,也可有效地锻炼人的心脏功能。
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良好运动,人们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空气。
随着人在地面操纵风筝线,来回奔跑、有张有弛,不知不觉间使手臂、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得到有效锻炼。放风筝是许多伏案工作者锻炼脊椎的最好方法之一。人们放风筝时须仰望蓝天,视线随风筝远近高低而动,较好地调节了视力,有利于缓解视疲劳。
十二经络拍打健身视频30分钟
不同阶段体育健身活动方案:
1、初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刚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运动负荷要小,每次体育健身活动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负荷,运动能力逐步提高。刚开始体育健身活动计划时,应选择自己喜欢或与健身目的相符的体育健身活动方式。运动后要有舒适的疲劳感,疲劳感觉在运动后第二天基本消失。
体育健身活动初期,增加运动负荷的原则是先增加每天的运动时间,再增加每周运动的天数,最后增加运动强度。
初期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约为8周,具体方案为:
——运动方式: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方式、柔韧性练习。
——运动强度:55%最大心率,逐渐增加到60%。
——持续时间:每次运动10~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
——运动频度:3天/周,逐渐增加到5天/周。
初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举例见表6。2、中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从事8周体育健身活动后,人体基本适应运动初期的运动负荷,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有所提高,可进入中期体育健身活动阶段。在这一阶段,继续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时间逐渐增加到每周150分钟或以上,使机体能够适应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期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约为8周,具体方案为:
——运动方式:保持初期的体育健身活动方式;适当增加力量练习。
——运动强度:有氧运动强度由60%~65%最大心率,逐渐增加到70%~80%最大心率;每周可安排一次无氧运动,力量练习采用20RM以上负荷,重复6~8次。
——持续时间:每次运动30~50分钟;如安排无氧运动,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周1~2次力量练习,每次6~8种肌肉力量练习,各重复1~2组,进行5~10分钟牵拉练习。
——运动频度:3~5天/周。
在这一阶段,体育健身活动方案基本固定,逐步过度到长期稳定的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中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举例见表7。3、长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当身体机能达到较高水平、养成良好体育健身活动习惯后,应建立长期稳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方案。长期稳定的体育健身活动至少应包括每周进行20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的大强度运动;每周进行2~3次力量练习,不少于5次的牵拉练习。具体方案为:
——运动方式:保持体育健身活动中期的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相当于60%~80%最大心率,大强度运动达到80%以上最大心率;力量练习采用10~20RM负荷,重复10~15次;各种牵拉练习。
——持续时间:每次中等强度运动30~60分钟,或大强度无氧运动15~25分钟,或中等、大强度交替运动方式;8~10种肌肉力量练习,各重复2~3组,每次进行5~10分钟牵拉练习。
——运动频度:运动5~7天/周,大强度运动每周不超过3次。
长期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举例见表8。
从事体育健身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活动习惯。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体育健身活动过程中,要确保体育活动者不出现或尽量避免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是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首要原则。开始体育健身活动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全面评价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体育健身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体育健身活动后要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动。
2、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体育健身活动中,要使身体各部位都参与运动,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要选择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取得全面发展效果。
3、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科学地、逐步地增加体育健身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原则强调要根据自己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以取得最佳体育健身活动效果。
4、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指根据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在制定运动健身方案时,要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和运动能力测试,以便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使运动健身方案更具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新华网体育—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