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怎样才能拥有以个好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护肤美容方面,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每天都会按时的涂抹护肤品,有些人还会吃一些美容养颜的圣品了,来保养肌肤。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中医美容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养生穴位能让你成功养出好肤色。

健康养生穴位,中医养生保健穴位

1、养生穴位

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效用: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效用: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效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效用: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臀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效用:按压臀横纹中央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肤过敏,毛发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泪等症。

足背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效用: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可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皮肤颜色,治疗口眼歪斜,还有隆胸丰胸,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亦可治疗不思饮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以上这些养生穴位经常按,就能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了。中医里的美容方法特别多,想按摩穴位这样的简单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护肤需求,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美容法,只要方法得当,皮肤肤质就能变好了。

2、睡前按摩减肥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健康养生康复

养生和康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是关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下面我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1. 养生:养生是指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锻炼等手段,来调整身体机能,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养生关注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强调的是自我调适和自我保健。2. 康养:康养是指在养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康复医学等科学知识,针对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以达到改善健康状况、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康养关注的是针对特定需求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强调的是专业医疗和康复护理。养生与康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点不同:养生关注的是个人的身心健康,而康养关注的是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的康复治疗。2. 方法不同:养生主要依靠个人的自我调适和自我保健,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作息等;而康养则需要专业的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如康复治疗、营养指导、心理疏导等。3. 适用人群不同:养生适用于一般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而康养适用于患有特定疾病或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根据您的健康问题,我为您提供一些建议:1.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进行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3. 保持良好的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确保每晚获得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4. 学会减压: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6. 保持社交活跃: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参加社区活动,增强归属感和心理健康。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中医养生保健穴位

人体九大经典经典养生保健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合谷、内关、大椎、肾俞、三阴交、涌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人体养生保健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1、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 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值得提醒的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2、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阳陵泉在小腿上,找它的时候要端坐不动,用手摸腿,膝关节外下方有一个突起,叫腓骨小头,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平时按揉阳陵泉,再配合活动肩膀,可以缓解肩膀周围的疼痛。阳陵泉还对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有缓解作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3、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 从经期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 因为按揉三阴交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所以不适合孕妇。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4、解颈部僵硬穴:肩井 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 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5、明目醒脑穴:风池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与耳垂齐平,常与攒竹穴、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疗眼部疾病,缓解眼部症状。 按揉以上穴位,同时配合颈椎矫治,对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 按揉风池穴和周围肌肉,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病、外感风寒、内外风邪引发的头痛,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导致的颈部疲劳。 工作间隙,轻叩风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6、养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7、补肾固元穴:关元 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按揉关元穴可补充肾气,延缓衰老。 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 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妇科病。 按揉关元穴前,要先搓热手掌,将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搓揉的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感觉发热。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8、养护心脏穴:内关 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人体养生保健穴位9、清热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拢后,隆起肌肉最高处。 合谷穴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的作用,对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由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烧、上火牙疼,吃了药不能马上见效,均可通过指压合谷穴来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 如果伴有发烧,可用瓷汤勺刮颈后部皮肤或用手指揪拉周围皮肤,直到发红发紫,有助于排出热毒,较快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