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养生保健方式,那么在养生保健中,中医有什么功效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吧。 中医养生保健法1、 老年养生十训 人至老年气血逐渐虚衰,故尤应注意其衣食住行。应少肉多菜、注言多行、少食多嚼、少怒多笑、少盐多醋、少欲多施、少烦多眠、少车多步。 中医养生保健法2、“四不养生” “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馋益寿延年”,这句言语听起来虽然简单,却说明了精神养生、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大道理。 “不急不恼百年不老”:说明了精神养生的重要性,指平时注意修身养性,并善于调节情志有利于健康。现代医学将人的行为模式分为两种,即A型行为类型(A型性格)及B型行为类型(B型性格)。 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格急躁,争强好胜,过分的自负,固执,好争辩,好冲动,富含敌意,具有攻击性等。 B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随和,与世无争,淡泊人生,不争名利,易满足,生活悠闲自在,工作从容不迫,为人平易近人。美国学对3524名男子进行了长达8年半的跟踪观察,发现A型行为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行为者的2倍,复发率是5倍,死亡率为7倍,由此可见不急不恼,性情随和,情绪乐观的精神养生者益长寿 “不懒不馋益寿延年”:说明了运动养生和饮食养生的重要性。不懒是指运动养生,即平时手脚勤、不懒惰,经常参加体力及脑力劳动,或经常参加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适量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馋是指饮食养生,即日常生活的饮食结构合理,平时的饮食能够做到多样化,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不偏食,这样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所以说,不懒不馋有益于益寿延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医养生保健法3、 健身长寿气功按摩十八法 主要通过调身来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使经络畅通,功能恢复,人体各器官相互协调,机能趋于正常,以达治愈疾病,健身长寿的目的。 预备功;揉发梳头;双鸣天鼓;旋指捣耳;运目养神;刮眼明目;捋鼻防感;浴面生华;叩齿固肾;搅海吞津;竖推肩井;横摩胸肋;正反揉腹;背搓腰际;敲打命门;按摩上肢;按摩下肢;按摩涌泉;全身拍打和收功等。 其具体操作方法为:①预备功:两手置于小腹前,两手臂微屈,手心向上,手指尖相对,从头至脚依次放松后意念集中于下丹田。自然呼吸,逐步达到轻、柔、匀。②竖推肩井功:用两掌心左右交叉按摩肩井穴及其周围,同时腰部随上肢的摆动而自由转动。对治疗肩背痛、落枕、举臂困难、甲亢等均有一定疗效。③敲打命门功:双手握拳,通过自由转腰时用左右拳轮换敲打前后命门。具有强腰壮肾,对消化系统疾病亦有一定疗效。④全身拍打功: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背部、肩部、头部、上肢、下肢作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湿,强筋健骨之功。 中医养生保健法4、 夏季养生 风俗“夏”原为“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谚云“立夏东风少疾疴,适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起居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中,称之为孟夏(夏之初)。此时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说:“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 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心主神志,心主神明,故称心藏神。” 饮食 盛夏酷暑,人体出汗多,需补充水分,保持机体平衡。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古代医学家李时珍曾提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 中医养生保健法5、 健肾强身简易按摩法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退的人,可呈现内分泌功能率乱,免疫功能低下,并可影向其它脏腑器官的生理机能,导致早衰。 揉丹田: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五十至六十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五十至六十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摩涌泉:涌泉穴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六十至八十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以上三法,依次而行,早晚各一次,常年不断,必然见效。
中医特色保健方法有哪些
“少房事多运动重食疗选环境”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法。孙思邈长期居住民间研究医学,为人疗疾,采种中药,著书立说,被人们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他提倡养生、食治和怡老,内容丰富,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老年医学诸方面。由于他身体力行,活到了101岁,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能将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具体地说:他的养生理论归纳有如下四点。1.提倡抑情节欲孙思邈认为情欲过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并强调性医学保健的重要性,认为房事太过,不仅可以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优生优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发育。他引用彭祖的观点:“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以说明节制房事的重要性。2.主张“常欲小劳”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认为运动比营养、休息更为重要,从而把按摩、摇动肢节等全身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3.强调食养重视药饵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惟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见其对食养与药饵的重视。在饮食调养方面,他主张饮食清淡,少吃荤、腥,忌吃生、杂。他还力倡“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认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他把服食具有滋补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药作为养生的措施之一。4.环境居处很重要在住地方面,孙思邈强调要“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处,固是佳境”。现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处作为疗养胜地,可见药王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洁净,无风雨暑湿地为佳。”药王孙思邈的养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丰富的,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实。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PPT
包括以下:
1、生活起居护理,中医的生活起居护理是有一定道理,并且非常适合人体恢复的,因为通过生活起居来对人体进行调节,可以使身体顺应自然的变化,也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季节更替带来的影响。
2、运动护理,中医进行运动护理,主要也就是针对身体出现的问题来进行调解。
3、针刺护理,针刺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比较主要的一种,同样也可以用于身体护理,因为长期进行针刺可以帮助身体加强调节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
4、推拿护理,针对活动功能受到影响,或者是重大疾病的患者,就可以选择推拿护理的方式调节身体,同样也可以起到舒筋活络,促进气血运行的效果。
5、艾灸护理,艾灸是中医里面最为良好的护理方法,因为使用艾灸对身体能够起到温补的作用,并且长期艾灸是对经络及穴位的一种促进。
6、喝粥护理,喝粥不仅仅能够补充脾胃,滋养正气,并且还能够辅助患者使用的汤药,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一些身体虚弱的患者喝粥也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