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治疗:1.注意保持耳部卫生,忌用不干净的器械挖耳,洗头、游泳时,避免污水入耳。2.积极治疗流感,防止继发鼓膜炎。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4.可同时服用传统治疗。急性鼓膜炎:1.局部给予热敷及理疗。2.使用酚甘油或复方新霉素滴耳剂滴耳。3.出现炎症时,可全身给予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4.并发外耳道炎、中耳炎,按照外耳道炎、中耳炎给予相应治疗。急性大疱性鼓膜炎:1.疼痛剧烈者给予镇痛剂治疗。2.大疱未破裂者,可使用消毒针头挑破,但要注意,不可刺破鼓膜全层,避免导致中耳急性感染。3.外耳道局部滴入酚甘油;有分泌物者,使用硼酸酒精擦净。4.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出现继发感染。霉菌性鼓膜炎:清除外耳道及鼓膜上的分泌物,使用水杨酸酒精、麝草香酒精或甘油滴耳。如果您有耳鼻喉疾病其它相关问题可以加我。祝早日康复
外耳道炎鼓膜炎严重吗
外耳道的耵聍栓塞,也就是常说的“耳屎堵住了”,是日常生活中引起耳闷耳鸣、耳内异响或听力下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耵聍栓塞是怎么来的在我们外耳道外1/3的皮肤里有耵聍腺,耵聍腺产生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脱落的上皮混合后形成耵聍。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来物质的作用,可保持耳朵清洁,防止昆虫和病原体侵入。它是外耳道新陈代谢的产物,因此无法避免其产生。
正常生理情况下耵聍会以薄片形式自行向外排出,但如果经常用尖锐的手指甲或工具去挖耳,或者游泳和洗澡后用棉签擦拭外耳道过重过深,就有可能因继发外耳道炎症而影响到耳朵的正常功能,使产生的耵聍无法及时排出,甚至会加速耵聍的产生,于是耵聍就会积聚在耳朵里,形成耵聍栓塞。也确实有一部分人群耵聍腺活力特别旺盛,耵聍来不及自行排出,那样的话就只能定期到医院向医生求助了。
耵聍栓塞可引起哪些疾病
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与耵聍栓塞有时是互相影响的两个疾病,即耵聍栓塞会引起外耳道炎,而外耳道炎通过炎性刺激加速耵聍腺的分泌从而加重耵聍栓塞。
真菌性外耳道炎:往往多见于油性耵聍患者,因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合并机会性真菌感染而罹患。
外耳道湿疹:主要症状是耳痒、耳漏(即耳朵“出水”)。此种耳漏多是清亮的淡黄色液体。湿疹主要与过敏有关,但与耵聍栓塞的确切关系尚不得而知。
鼓膜炎:可能因为耵聍位置过深与鼓膜接触产生炎症,也可能是外耳道炎症向内发展所致。
如何预防耵聍栓塞?
1、避免用尖锐的手指甲或工具(如棉签等)过重过深挖耳。如果经常过重过深挖耳,一则易引起外耳道炎症,二则外耳道内的耵聍易被推向外耳道深部,甚至被夯实,以致无法一次取出,需用3%碳酸氢钠甘油滴耳液软化耵聍后复诊,既增加了医疗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外耳道炎等并发症的概率。
2、平衡饮食,忌过度油腻食物。
3、如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解决,以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更多详情请登录听觉有道助听器
外耳道炎鼓膜炎咋回事
耳朵疼为一常见症状,可分为耳源性耳朵疼、反射性耳朵疼以及神经性耳朵疼三种。耳源性耳朵疼又称原发性耳朵疼,系指耳部本身病变所引起的耳朵疼。反射性耳朵疼又称继发性耳朵疼,是由于支配耳部的神经同时又支配其他部位的感觉,所以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该神经反射至耳部引起耳朵疼。神经性耳朵疼是由于耳部感觉神经本身的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耳朵痛的病因】一、耳源性耳朵疼1.耳廓疾病:耳廓软骨炎、耳廓皮炎及湿疹、耳廓丹毒、先天性展管伴感染、外耳结核、耳廓血肿。2.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3.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鼓膜外伤、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结核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二、反射性耳朵疼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三、神经性耳朵疼1.舌咽神经痛 2.膝状神经节痛 3.喉上神经痛 4.颈神经丛痛
【耳朵痛的诊断】(一)耳朵疼的病史
对于耳朵疼的患者首先要询问耳朵疼的性质,如跳痛、压迫性胀痛、针刺样痛、刀割样痛、撕裂痛、牵拉痛等。疼痛有轻有重,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自发性痛,也有咀嚼吞咽时痛;有耳内深部痛,也有向同侧头颈部放射等。要充分注意其伴随症状的种种特征,以便进行适当的检查,及早确诊。(二)耳朵疼的检查
检查时,不仅要注意耳部及其周围的改变,也要注意鼻腔、鼻咽腔、鼻窦、咽喉、口腔和头颈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