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添加辅食时,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也便于家长观察是何种食物引起过敏。
3、已患了湿疹的孩子,应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4、给患儿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特质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5、避免孩子过胖,肥胖的小儿患湿疹的可能性要大的多。
6、应根据室温增减衣物。孩子吃奶、玩闹时应适当减少衣物,穿着过多衣物和室内过于干燥都容易使湿疹加重。
7、有些幼儿皮肤干燥,在冬季尤其严重,对于此类幼儿应注意皮肤的保湿,应尽量减少洗澡次数和时间,避免使用碱性皂液,浴后应全身擦护肤,对皮肤特别干燥的幼儿可选用油性较大的乳液,但不应直接檫油剂。
8、对于轻度湿疹,没必要让孩子.忌吃这个或.忌吃那个,应注意膳食平衡,但对于哪些病情严重反复发作,已影响到日常睡眠生活的患儿,应尽量寻找过敏原。在严重湿疹发作时,即使对虾、蟹等蛋白质食物不过敏也应少食,以免刺激加重病情。
9、轻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及不适当的外用药物等刺激使湿疹加重,应予避免。
10、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较多,如含氧化锌的药膏或市场上售的一些膏。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一般无副作用。但疗效相对缓慢。对含有皮质类醇激素有效成份的外用药物,治疗湿疹起效较快。一般连用不能超过一周,如需数周用药,可停用几天,再使用。另外使用时也可以在这些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软膏中加一些护肤油或护肤乳,起到稀释的作用。
只要合理安排小儿的饮食,要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湿疹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即使一时控制不满意,随着断奶时间的延长,湿疹也会逐渐消失。
秋天的养生小知识
1、秋季膳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的人,可以试试早起吃粥的方法,暖胃生气,如白连连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性菜品,这对护肝润肺大有好处。2、秋季养生应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火燥的食物,如尖辣椒、胡椒等,多吃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避免各种湿热积累。提倡吃一些富有分散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3、秋燥是预防的重要方法。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音罗、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润肺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合有内热、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小便干巴等症状的人。4、秋天,是贴秋风的时候。饮食很容易过量,稍不留意,体重就会增加。所以控制体重的人不宜“贴秋风”。秋季应注意提高热量消耗,有计划的增加活动。5、秋季进补不能随心所欲。秋季虽然是养阴的好时节,但在秋季进补却要适当,更加合理和科学。尤其是喜欢保健品的朋友,一定要谨慎。不要无病补充,不要慕名进补,不要以药代食。只有营养均衡、合理运动,才是养生之道。6、很多人秋天不敢多吃东西,因为吃太多的食物会让人发胖,所以我们不妨吃一些鱼,因为鱼肉中的脂肪很低,对身心都有良好的作用。7.民间俗语“秋瓜坏肚”,即立秋后继续生食大量瓜果,极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秋天后,大量食用瓜果,必然会帮助湿邪,损害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泻、便便流出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随之而来。8.据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躺几分钟,舒展活动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9.秋乏是补充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防护反应,经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止秋乏的最佳办法是适当的运动锻炼,但要注意分批逐次进行;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防止秋乏。.预防秋感冒的首先需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室内空调的温度一般在为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是疾病的高发期。
冬季养生的小常识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养生应该从“不”开始。具体如下:
1、不妄补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一个进补的黄金季节,在冬季到来时各种补品大量食用,也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套餐”“搭档”。其实冬季适当进补就行,冬季主要在于闭藏,不是外泄。
过量进补反而会导致身体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病态,尤其是过量使用补阳、补气之品反而导致体内精气的外泄,造成“冬不藏精”。所以冬季应该适当进补,不可妄补,尤其是人参、鹿茸等这样的补气、补阳“利器”更应慎重。2、不妄吃
冬季天寒地冻,吃上一顿麻辣火锅,出上一身汗,好多人会感到很舒服,殊不知这是在耗散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以补养阴精为主,切不可妄用大热之品。当然在冬季更不能吃一些寒凉之品,以免损伤脾阳,影响脾胃运化,破坏消化系统。
在冬季应以平和而滋润的饮食为主,如多喝一些粥类,适当放一些大枣、枸杞子、桂圆、银耳、百合,酌加少量生姜,可以补而不腻,润而不燥,为冬季进补之佳品。禁忌大量大热之品如羊肉、辣椒等,大量大寒之品如水果、冰激凌等。
3、不妄喝
在冬季很多人都喜欢喝点白酒暖暖身,其实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可以温通血脉、祛风散寒,产后常用方生化汤就是以白酒煎服。但是白酒毕竟属于温热之品,过度饮用会耗散人体阳气,另外过量饮酒还会生湿生痰,令人痰多、眩晕以及精神不振。
4、 不妄作劳
冬季不应该熬夜,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冬气之应,养藏之道,在冬季锻炼身体应当适当,不能像其他季节一样挥汗如雨,微微出汗即可;在冬季应该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更不能长时间泡热水澡,经常洗桑拿,以免耗散人体阳气;
同时在冬季应该注意节制房事,调养生息,使精气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季养生从“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