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病最主要的症状是肛门出血和剧痛,除了这两种症状之外,痔疮病还会引起肛门瘙痒。大部分人都认为肛门瘙痒不是痔疮病,痔疮病只会流血和疼痛,不会引起瘙痒,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痔疮引起的肛门瘙痒一般是在痔疮中晚期,也就是二期到三期的时候。这个时候内痔会随着肛门用力反复脱出,患者剧痛难忍,肛门经常会被脱出物所刺激,这时候痛苦的肛门会排出大量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长期在肛门上最终会刺激皮肤,出现肛门瘙痒的症状。
在一些治疗痔疮的古医书上,就已经证实了痔疮会出现肛门瘙痒,如《疡科选粹》和《诸病源候论》等书籍,形容痔疮久治不愈是“涓涓流水如甘则稀”。这说明我国古代医学家就已经发现痔疮病会引起肛门瘙痒。绝大多数痔疮病引起的瘙痒都是脱出物刺激肛门分泌流脓所导致的,如果想减轻瘙痒,患者一定要积极清理肛门周围的分泌物,每次排便有条件都坐浴一下。除了坐浴之外,使用药物控制也是一个好办法,芙草堂凝胶等产品有着不错的效果,涂抹一段时间之后能减轻痔疮引起的肛门瘙痒。很多痔疮病患者认真清洗掉了肛门周围的分泌物,但是还引起瘙痒,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是肛门湿疹。这种湿疹的成因也和痔疮有关,大多是因为痔疮刺激肛门出现分泌物,然后皮肤与分泌物长期接触出现了肛门湿疹。肛门湿疹是可见的,如果患者发现肛门周围皮肤出现了红色小丘疹,则意味着患者由痔疮引起了肛门湿疹,此后患者每次发作都瘙痒难耐。
肛门湿疹不是什么大问题,痔疮病患者在护理肛门的时候,多款药物都能够有效解决湿疹瘙痒,尤其是芙草堂凝胶这款产品,相比传统的药膏使用更加方便,涂抹在患处很快就可以消除掉分泌物,治疗痔疮引起的肛门湿疹效果很不错。患者在治疗肛门瘙痒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是痔疮引起了瘙痒,而不是瘙痒诱发痔疮。患者整个治疗方案一定要以痔疮为主,只要治愈痔疮,肛门分泌物逐渐减少,那么湿疹最终是会自我痊愈的。很多患者出现湿疹就去随意用爽身粉或者其他外用药,这样反而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不利于痔疮的治疗。
出现瘙痒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增加坐浴次数,有条件每次排便都坐浴一次,没有条件也要使用湿润柔软的纱布或者纸巾把肛门擦拭干净。护理肛门不仅仅限于排便之后,如果患者发现肛门有分泌物,应当及时脱掉脏污内裤,认真清理掉肛门的分泌物,防止肛门湿疹的产生。如果药物治疗和坐浴没有让痔疮症状减轻,建议患者一定要去肛肠科接受专业的检测,听听医生的建议。痔疮引起的肛门湿疹在痔疮初期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痔疮发展到二期三期的时候,患者此时很可能病得比较严重,需要尽快进行治疗。
阴囊瘙痒肛门周围也痒
肛门瘙痒治疗治疗原发病或合并症如痔、肛瘘、蛲虫病等。给于相应抗生素或抗菌药治疗合并感染。避免不适当的自疗,不少肛门瘙痒病患者不愿到医院就诊,采取不当的自我治疗,如用热水烫洗,外用高浓度皮质类固激素或含对抗刺激药物,自购某些粗制家用理疗器械自疗等,这些方法弊多利少,仅能有暂时抑止瘙痒,日久致使病变迁延增剧,应劝告患者停用。.注意卫生,不食或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浓茶和咖啡、烈性酒等。衣裤应宽松合体,贴身内衣以棉织品为好。
文章摘自:
www.025gangchang.com.com
可以来了解更多
肛周湿疹除湿止痒软膏
5 西医内服药物 如抗组胺类药物,有镇静止痒效能。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药物,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类药、皮质激素和镇静药等。 6 西医外用药物 急性期 可用5%醋酸铝溶液、3%硼酸、1:8000高锰酸钾溶液,野菊花煎剂湿热敷。,湿热敷后,再用炉甘石洗剂干燥收湿。亦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硫代硫酸钠溶液静脉注射,10ml 1/日,10日为一疗程。继发感染时可配合有效抗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丙种球蛋白等对本症有辅助作用。激素的运用需慎重,一般不做常规用药。 亚急性期 可用硼酸氧化锌软膏、氧化锌油、可的松软膏、氟化氢软膏或撒布滑石粉等。 慢性期 可用2%~10%硫黄煤焦油软膏、可的松软膏等。可用中药青黄散粉末,患处湿者则干搽,干者用香油调搽。皮肤苔藓化者可用50%松馏油软膏或20%黑豆馏油软膏外涂。 7 肛门湿疹辅助治疗 1.以素食为主,易于消化,不碍肠胃,大便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海产品和牛奶、鸡蛋等食物。常用一些健脾除湿的药膳,如冬瓜莲子汤、绿豆赤小豆汤等,对湿疹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水塘产品如莲子、藕、荷叶、菱角等对皮肤亦有好处。 2.要及时医治可能引起肛门瘙痒症的全身性和局部性原发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1. 避免食用和接触对自己易产生过敏的饮食物、化学药品、花粉、生漆、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某些药品。 2. 所穿内裤不可过紧、过硬磨擦皮肤,不要用带化工染料以及带有油墨字迹的纸张、植物叶等揩擦肛门。便纸要柔软,便后或临睡前,宜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溶清洁,保持肛门清爽干净。 5.避免焦虑情绪和过度紧张,不要用手使力狠抓肛门周围皮肤,以免搔破引起感染。 6.积极寻找致病因素加以治疗,如痔、瘘、肛裂、直肠炎、肠道寄生虫等病。 7.愈后避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肥皂、高锰酸钾和强烈的刺激性药物外用,尽量不用暴力搔抓等。 8.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