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三穴主治: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经期不定、子宫痒、肠痛、胃出血。取穴:姐妹一穴在通山穴向内侧横开一寸再直上一寸处是穴。姐妹二穴在姐妹一穴直上二寸半处是穴。姐妹三穴在姐妹二穴直上二寸半处是穴。原理及应用发挥:1.姐妹三穴常一起并用形成倒马针。2.姐妹三穴治疗妇科病确有效果,但目前常用妇科穴或还巢穴替代。3.姐妹三穴治疗上述妇科病外,常治白带赤下。4.姐妹三穴作用于肾,因接近脾经,因此能脾肾双补。因治疗妇科病效果极好,故称为姐妹穴。

养生健康按三穴

关于养生健康的关键词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啦~如何顺应天气变化调理身体,为新的一年打好基础?记住下面五个关键词,来把身体“唤醒”。 关键词一:养肝 1.少熬夜,平卧而睡 根据中医“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回流到肝脏,春天养肝的目的就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这个阶段更要顺应天时,避免熬夜给肝脏带来的负担。 2.多喝温开水,可使用枸杞、玫瑰等代茶饮秘方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毒素和“火气”对肝脏的损害。平时要多喝温开水,或在水中加入枸杞、玫瑰或陈皮等做代茶饮,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疏肝理气。 玫瑰乌梅饮 原料:玫瑰、乌梅各10克。 做法:将少许玫瑰和乌梅放在茶杯中焖十分钟的样子,作为代茶饮喝。 注意:乌梅、玫瑰的用量每人每日用量各不超10克。 3. 喝汤养肝 丹参黄豆汤 材料: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做法:丹参洗净,黄豆用水浸泡1小时。将丹参、黄豆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养肝,活血祛瘀。丹参味苦微温,功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这些都有利于补虚养肝。 春季护肝汤 材料:猪肝100克、荠菜(或菠菜)100克、枸杞子20克、生姜4片 做法:荠菜事先焯水,猪肝切片用盐腌制后挂水淀粉。先下荠菜、枸杞等食材,最后放猪肝稍加焯烫成熟即可。 功效:荠菜被称为“护生草、净肠草”,有疏肝养肝的功效;猪肝补血,枸杞明目,适合春季护肝食用。 关键词二:按摩 1.敲一敲肝经、胆经 从中医角度来讲,春天肝阳生发,肝气开始推动气血运行而滋养全身,但如果此时因肝阳生发太过或肝气郁结而生成肝火,则容易损伤肝脏。经常敲击肝经、胆经可以助肝疏泄、清肝泻火,是不错的保健方法。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了解一下这些与肝有关的穴位: 大敦穴 它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的地方。 按摩大敦穴,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太冲穴 在大脚趾缝往脚背方向4厘米处,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春季常按太冲,可疏通肝气,进而通畅全身气机,达到护肝 养生 的目的。 行间穴 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疱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2.常伸伸懒腰 早春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此时容易出现春困,经常伸伸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功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3.早上梳头一二百下 “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也有助于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还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 关键词三:泡脚 民间有句俗话称:“春寒料峭,脚冷病到。”乍暖还寒,脚部受凉,还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泡脚时可根据自己需求加入些中药,比如活血可放些丹参、赤芍;消除疲劳可放些党参、茯苓等;容易上火的人,可在泡脚水中加点盐、吴茱萸和陈醋;睡眠不好可放些合欢皮、艾叶等。 关键词四:喝茶 早春 养生 应以养肝护肝为先,有些人担心过于补肝,会导致肝火过旺,那么喝茶就是养肝护肝的最简单方法之一了。但首先我们要辨别清楚自己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这样才能选对要喝的茶。 1.肝火旺,喝菊花茶 那些平时性情比较急躁、爱发火,或是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目赤肿痛的人,都是肝火太旺了,这属于实证,建议不妨每天喝菊花茶,因为菊花属辛凉解表药。味甘苦性微寒,是以清肝热、去肝火为主的。 2.肝阴不足,喝枸杞子茶 如果一到春天就总觉得自己的两眼干涩、看东西还有些模糊,这说明您的肝阴不足了,属于虚证,此时,可以尝试每天喝枸杞子茶。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的作用。 3.肝火亢逆,喝茵陈·金银花茶 中医认为,引起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肝火亢逆,也就是肝出了问题,而这种肝火上逆所导致的头痛,最容易出现在春季。可以取茵陈15克、金银花15克,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然后代茶饮,同时可用蜂蜜调味。喝半个月左右,头痛的症状可有所好转。 关键词五:放空 中医认为,喜由心生,心态一变,常存新鲜感,看世事的角度就不会像以往那样消极,心气顺了,心中自然就会回漾起喜悦。而喜悦之心又会波及眼界,使我们发现更多喜悦的人与事,一直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春节小长假结束,开启崭新的生活,不如放空原来的自己,从这一刻起心怀喜悦重新出发。 综合: 健康 时报、 养生 中国

老年人的养生与健康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万事冷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食饮无味,寝食不安。”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老年人的心理、情绪也随之发生异常,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悲观心理,加之劳少逸多,嗜食肥甘,就会不可避免地罹患老年常见病。特对老年朋友提出几点养生方法。 老年人健康养生方式——少怒 怒为老年人健康的大敌。《内经》说“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怒伤肝”。发怒可使人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故老年人应戒怒。 ——少欲 古代养生家认为,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则正气充足,身心健康若利欲薰心,追求名利,就会使气机紊乱,易产生气滞血瘀疾病。 ——少色 凡长寿之人皆以“远房帏”为其经验之一。因为房劳过度则伤肾,肾气损伤会使人衰老。年轻人也会未老先衰。何况老年人为衰阳之体,更宜少色或禁色以保精。 ——少言 “言多伤气”。言多则气息不匀,易伤肺气,亦伤中气。气与精、神密切相关,气聚则精足,精足则神怡。故少言可以积气生精,精足可以全神。老年人言多善误,不讨儿孙喜欢,反而转喜为忧。 ——少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是全身营养物质摄取之源泉。饮不可过,过则溼困难化食不可过,过则壅滞不消。若长期饮食膏粱厚味,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则会形成食积、气滞、痰浊、瘀热。故中医主张“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少食脾易磨运,可使冲和之气填充肌髓,有利于健康长寿。 ——少卧 睡眠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老人有好卧习惯,但也要有所节制。“久卧伤气”,若长时间卧床休息,则会损伤阳气。人的阳气不伸,机体活动能力就会衰退,脾胃消化功能也会减弱。老年人应多动少卧为佳。 ——少坐 坐不能过度,过则损伤肌肉。有的老年人居家无事,迷恋电视、打牌,出门又以车代步,这样就会使血脉瘀滞,区域性面板出现瘀斑、青紫,甚则形成静脉血栓。故老年人坐不可久,可经常散步活动肢节,保持血脉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