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木帛
木帛 邀请你回答

秋天怎样养生最好

时间:2025-09-16 13:02148 人浏览举报
相关标签: 健康养生

关于 “秋天怎样养生最好3 条回答

  • 醉心
    醉心
    2025-09-16 13:02

    1 秋天该怎么养生 做好这八点 秋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要保暖 初秋,一早一晚气温较低,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而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吃果不吃瓜 所谓“秋瓜坏肚”,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如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健胃利尿等作用。 多睡一小时 秋季早卧早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9点-11点休息。因为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补充维生素 秋季感冒流行,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可帮助人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 多运动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觉疲乏,让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建议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高强度锻炼,并加入瑜伽、健走或负重训练等强度较低的项目,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若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这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是秋季养生、抗衰的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秋季洗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

  • 干他
    干他
    2025-09-16 13:02

    1、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2、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起居养生: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而伤及肺部。

    (2)精神养生: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

    (3)房事养生:秋季应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阴精。

    (4)饮食养生: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等,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

    (5)运动养生: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爬山、打太极拳、游泳等,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

    (6)药物养生: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忌耗散。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

  • 强势小可爱
    强势小可爱
    2025-09-16 13:02

    1.早睡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阴气由硫泄转向收敛、闭藏。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些睡觉,宜早一点起床。另外适当早起,适当做一些晨练,既可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又有益于肢体功能活动的锻炼,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2.及时补水

    从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天,一下子气候干燥起来,温度也降低不少,人体内容易积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食物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3.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4.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5.预防秋乏

    俗语说得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6.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7.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8.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9.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10.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秋季锻炼要适度。

    11.重视护肤夏季的高温过后,该如何做肌肤管理十分重要,秋天是皮肤的过渡期,不仅要补充皮肤长时间高温造成的水分流失,还要修护紫外线带来的伤害。秋天干燥的天气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都说秋天是多事之秋,你的皮肤感受到变化了吗?1、更换护肤品

    2、加强皮肤保湿

    3、注意防晒

    4、远离过敏源

    5、足量饮水

    6、修护肌肤屏障

    7、保证睡眠

    熬过了高温的盛夏,别忘了立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俗称秋老虎,气温反复无常,这个阶段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肤质以及肌肤状态护肤!

    零龄犀依托30年中医药行业沉淀,融合前沿科技力量,打造出全新好容颜抗衰系列,助力肌肤逆龄好状态。

感谢你浏览了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