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分布特点为向心性,以躯干、头、腰及头皮部多见,四肢较稀少,偶见于足心、手掌,尤在受压受刺激的部位如腰、臀或扎袜带之下,皮疹往往比较密集。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斑疹,稀疏分散;数小时至1日后大多转变成椭圆形的、表浅而有薄膜包围的、四周还有红色浸润的“露珠”状疱疹。其大小不等。几天后,疱疹逐渐变干,中心微凹陷,然后结痂。再经数日至1~3周脱落,不遗留疤痕;如经过搔破或污染,以后可留轻度凹痕。皮疹轻重不一,轻者可只见10个左右的小疱疹,重者范围很广,可在起病后3~6天陆续出现,一般2~3批,多达5批者偶见。

粘膜部位也可出疹,如口、咽、结膜,早期出现小红丘疹,以后很快变成疱疹,破裂后成溃疡,很快愈合。
皮疹症状描述怎么写
皮肤过敏诊断书首先要写客人主诉,比如皮肤痒,脱皮等,其次写医生的诊断,患者面部红肿,瘙痒,疼痛,面部小红疙瘩,然后诊断为皮肤过敏,需要进行抗过敏治疗。

拓展资料:
,只要一熬夜,在第二天的时候,就会感觉自己的皮肤有泛红以及发痒的现象出现,这些很有可能就是还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现象了。
,这些患者在曝晒后,皮肤泛红久久不褪。
。
,是皮肤过敏现象最易出现的时候,尤其是在春季的时候,春季适度增加了,又是一个多风的季节,这个季节,患者就会出现脱皮和发痒等症状,这些基本上就是出现了皮肤过敏的现象了。
,皮肤过敏现象表现的很明显,在月经之前,这些人的皮肤会变得粗糙,出现红疹或脱皮。
6、皮肤过敏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出现了皮肤过敏现象的时候,患者应当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在花粉飞扬的季节,以及风大的气候的时候,患者可以尽量减少外出的时间,并且加强皮肤的保湿工作,就能很好的避免皮肤过敏的现象了。
7、要先止敏,建议不要选择普通的止敏口服药和药膏,因为这类药物真是对皮肤过敏产生直接的止敏作用,在止敏的同时也对肌肤产生了副作用,对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建议使用专门的抗敏产品,能够根据肌肤过敏的特点进行调理抵制过敏,于此在过敏得到控制之后,要对疤痕和肌肤的角质层进行修复。通过补水等方式来让肌肤慢慢恢复。
皮疹症状描述不正确
常见的皮疹有斑疹、丘疹、斑丘疹、水疱疹、脓疱疹和出血性皮疹等。不同的疾病,其皮疹的形态、分布特征、出疹顺序和持续时间往往不同。籍此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疾病。

~4天,先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怕光、流泪、全身不适等症状。发烧2~3天后口腔内两颊粘膜充血,靠近第一臼齿处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斑点,白点周围有红晕。凡是有这种斑点的,几乎可以肯定是出麻疹。发烧的第四天,暗红色小疹子从头及面部皮肤开始出现,接着耳后、颈部到胸背、腹部及四肢、手心、足部都有发生。出疹时体温可高至40℃上上。退疹时疹子仍按出疹的顺序逐渐消退,疹后皮肤呈糠样脱屑,并留有异色。小儿麻疹后容易并发肺炎、喉炎、脑炎等疾病,要及时治疗。
,如咳嗽、打喷嚏等,小儿还可出现流泪、头痛、咽痛、胃口不好及发热,体温经常在38~39℃。1~2天后,出现浅红色丘疹,但较少,很少融合成片,2~3天后即消退,不留痕迹。疹子发出前期,口腔粘膜上无白点,但耳后及枕骨部淋巴结肿。具有上述症状者为风疹。
,高烧39~40℃,高烧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全身出现玫瑰色疹点,以臀部为多,面部及肘膝以下较少,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消退且无色素沉着及脱屑,用指加压疹退色者为幼儿急疹,这种疹出前常不易诊断,热退疹出是其特点。
,周身不适,1~2天后有红色米粒大小的丘疹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四肢上较少。丘疹在1~2天内又很快变成水疱,水疱多数呈椭圆形,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再过3~5天疱疹干缩结痂,2~3周后痂皮脱落,由于水疱、丘疹是分批陆续出现,因此同一部位皮肤上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者为出水痘。
,在脖子和胸上部出现腥红色皮疹,然后向全身蔓延,皮疹针头大小、排列密集、分布均匀、呈鸡皮状,或融合成一片,用手按皮疹即变黄褐色,同时伴有严重的咽痛和咽部红肿,并有杨梅样的舌面、皮肤有刺痒感,口唇周围颜色苍白,这些都是猩红热的主要特点。
、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后,出现的斑丘疹,不属于传染病,这种皮疹,分布不均匀,停药后不再增多,且明显减少以至消失,这是药物性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