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中医,口周皮炎中医辨证

因为口周皮炎系口周、鼻唇沟等处出现丘疹、丘疱疹、脓疱、红斑、脱屑等损害、呈周期性发作。发病不明,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治疗以避免一切外源性刺激,口服四环素、米诺环素有效,甲硝唑对本病无效。另外需要你停止使用含氟牙膏及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避免一切外源性刺激。局部可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软膏。 中医治疗,除湿健脾、清热解毒,方用健脾除湿汤、加减黄连解毒汤。炎症明显加银花,口干加花粉、芦根。局部可用10%金银花煎水冷湿敷,或外用清凉软膏。

口周皮炎中医辨证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恕我直言,“卤米松乳膏”是否有效,鉴于个体差异,任何人也无法保证。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口周炎”的问题。口周皮炎俗名“嘴边疮”,常在口周和下颏部发生红色丘疹性皮疹,其初起表现为口周皮肤发红作痒,患处生有米粒大小丘疹,或稀疏散在,或集簇成片。日久可能丘疹上会有水疱、脓疱,其色黄白,周边绕以红晕,自觉灼热。如有暂时痊愈,症状减轻,则迭起细碎鳞屑,形如糠秕,抚之即落。……2)治疗用药1. 联苯苄唑是抗真菌药,真菌涂片或培养未见芽孢和菌丝,如可靠排除真菌感染,就不必使用。2. 治疗过去一般用抗生素有效(如系真菌感染就不宜使用),%灭滴灵凝胶或霜剂,每日2次,顽固病例也可口服维甲酸治疗。3. 外用硫磺、雷琐辛制剂;内服维生素B2、B6或复方维生素B;忌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外涂。4. 中药内治汤药以调理脾胃、清热除湿为主,外治用5%硫磺霜外搽,早晚各1次。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法、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口周皮炎中医辩证

诱发因素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45%的银屑病患者中可以找到诱发感染。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咽炎是最常见的诱因。牙周脓肿、肛周蜂窝织炎和脓疱疮等均可分离到链球菌。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点滴状银屑病发病,特别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也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或加重斑块型银屑病。有时,鼻窦、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可以引起银屑病加重。HIV感染也可以加重银屑病。

内分泌:低血钙是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的一个诱因。尽管维生素D3衍生物可以改善银屑病,但维生素D3缺乏并不引起银屑病。50%的怀孕患者银屑病会改善。但部分怀孕的患者会发生发疹性脓疱病(有认为这也是一种脓疱型银屑病)。

神经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和银屑病的关系已经非常明确,它既可以诱使银屑病发病,也可以加重已有的银屑病。加重往往在精神刺激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发生。

药物:锂制剂、干扰素、β-受体阻滞剂和抗疟药可以使银屑病加重。激素快速减量可以造成银屑病泛发或导致脓疱型银屑病。

饮酒、抽烟和肥胖:肥胖、饮酒过度和吸烟均被报道和银屑病相关。但一些研究显示肥胖及饮酒过度也可能是银屑病引起的一个结果。

还有学者发现受潮也是银屑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而食鱼虾是否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

治疗原则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15]提出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为:

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延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红斑、鳞屑、局部斑片增厚等症状,稳定病情,避免复发,尽量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轮换或序贯治疗。遵循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应使患者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对其健康有害的方法。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度、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合理地选择制定治疗方案。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①轻度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为主,可考虑光疗,必要时内用药治疗,但是必须考虑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②中重度银屑病:紫外线、光化学疗法、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生物制剂、联合治疗。③脓疱性银屑病: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光疗法/光化学疗法、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④红皮病性银屑病:维A类、环孢素、甲氨蝶呤、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疗法。⑤关节病性银屑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孢素、硫唑嘌呤、柳氮磺胺吡啶、生物制剂、支持治疗、联合治疗。

局部治疗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迄今为止,没有资料表明单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银屑病有效。目前局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还未被批准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因此只能作为非处方 (over-the-counter) 用药。但有研究证实,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激素敏感皮肤区,如面部、皱褶摩擦部位和肛门生殖器部位治疗有效。吡美莫司和他克莫司局部用药可作为特殊部位银屑病治疗的合理补充。吡美莫司软膏与他克莫司软膏起始剂量均为 1~2 次 /d,以后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他克莫司软膏用于面部时,开始可用 % 浓度剂型,逐渐增加剂量至 % 浓度,起效时间约为 2 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皮肤感染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皮肤烧灼感和皮肤感染,不能与光疗联用,患者应注意防晒。

糖皮质激素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轻、中度银屑病效果可靠,与水杨酸联用可提高疗效,与其它系统或局部治疗药物联用也可提高皮损的清除率。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是与局部维生素 D3衍生物联用。诱导治疗期内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特别是敏感区使用应注意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糖皮质激素作为系统治疗或其它局部治疗的联合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推荐用于轻、中度银屑病。起始剂量为 1 ~ 2 次 /d,起效后可逐渐减量,起效时间为 1 ~ 2 周。皮肤感染、酒渣鼻、口周皮炎患者禁用。

焦油 焦油在临床多与光疗联合使用。无论作为单一治疗还是联合治疗银屑病的手段,均未证实焦油有治疗作用,且患者较难接受其颜色和气味,故焦油目前已不推荐用于银屑病治疗。只有仔细分析效益 / 风险比值后,可与 UVB 联合用于一些特别顽固的银屑病患者。局部使用 5% ~ 20% 的焦油软膏,1 次 /d,使用不超过 4 周。起效时间一般为 4 ~ 8 周,与 UV 联用可提高疗效。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蒽林 蒽林作为一种最老的局部治疗药物仍然用于轻、中度的银屑病,可作为门诊患者的单一治疗手段,也可作为中度银屑病住院患者的联合治疗部分。治疗安全,虽有皮肤刺激、灼热感、红斑和皮肤异色症出现,但无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可用 % 蒽林进行长期治疗,或用 1% 蒽林短期治疗,如果患者耐受可逐渐增加剂量,2 次 /d,起效时间为 2 ~ 3 周,4 周内完成治疗。急性红斑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禁用。重度银屑病可与光疗或其它局部制剂(维生素 D3类似物)联用以提高疗效。不良反应有局部灼热感和皮肤发红。

他扎罗汀 他扎罗汀与局部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获得更好疗效,并可减少皮肤刺激症状,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但应避免接触正常皮肤以防止产生皮肤刺激症状。局部他扎罗汀推荐用于轻、中度银屑病的治疗。晚上用他扎罗汀,早上用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并减少皮肤刺激症状。推荐起始剂量为 % 他扎罗汀软膏 1 次 / 晚,1 ~ 2 周,如果需要可用 %他扎罗汀软膏维持 1 ~ 2 周,起效时间为 1 ~ 2 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不良反应有瘙痒、烧灼感、红斑和皮肤刺激症状。应避免同时使用易使皮肤干燥或产生刺激的药物。

维生素D3类似物 对钙泊三醇的研究表明,轻、中度银屑病患者经过数周维生素 D3类似物的治疗,30% ~ 50% 的患者皮损改善或清除显著。在治疗开始阶段,若能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则可提高疗效和耐受性。重度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局部维生素 D3类似物与 UV 光疗和环孢素 A 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局部维生素 D3类似物对医生和患者都普遍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实用性,但发生在面部和易摩擦部位的皮肤刺激症状会影响其使用。

推荐起始剂量 :钙泊三醇 :1 ~ 2 次 /d,体表受累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 75%。环孢素主要适用于诱导治疗,长期治疗则要仔细和个体化衡量其风险/效益比值,不良反应有肾毒性、血压升高和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等。同时需考虑各种药物反应,环孢素治疗或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疗效较好,但也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环孢素主要推荐用于中、重度成人银屑病患者的诱导治疗,也可以用于一些患者的长期治疗,但最长不超过 2 年,因为会增加毒性和减少疗效。与局部药物联合治疗,特别是与局部维生素 D3类似物或糖皮质激素联用可减少环孢素用量但不降低疗效。

甲氨蝶呤(MTX)起始剂量为 5 ~ 15mg/w,维持剂量可根据治疗效果调整为 5 ~ 4 ~ 8 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酗酒者、对甲氨蝶呤活性成分敏感者、骨髓功能异常、严重肝病、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液学改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及肾衰竭患者禁用。不良反应有肝纤维化 / 肝硬化、肺炎 / 肺泡炎、骨髓抑制、可逆性脱发、恶心、呕吐、疲倦、转氨酶升高、感染、消化道溃疡、肾毒性。

治疗前应对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慢性肝病表现,若患者有肝炎病史或体检时发现病理性改变,应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应检测血清Ⅲ型胶原氨基多肽(P Ⅲ NP)水平。治疗期间不论男女患者都应采取避孕措施,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当长期治疗后累积剂量达 以上或怀疑有肝损害时,应请肝病专家会诊,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肝脏活检。当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主诉时应行胸部 X 线检查,警惕有无 MTX 肺炎的发生。为了减小毒性,建议在不服用 MTX 的时候每天服用 5mg 叶酸。治疗期间应仔细记录累积剂量。治疗后需避孕 3 个月。

MTX 推荐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治疗,但它的使用受到禁忌症和治疗期间需进行较多检查和监测的限制。MTX 起效缓慢,故不推荐用于短期诱导治疗,可用于长期治疗,且 MTX 是所有系统治疗中价格最 便 宜 的 药 物。16 周 MTX 治 疗 后, 约 60% ~ 75%的患者 PASI 评分减少可达 75%。临床经验也证明MTX 长期治疗其疗效继续增加,MTX 成为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临床应用受到严重不良反应的限制,特别是肝肾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溃疡和罕见但非常严重的特殊反应。

维 A 酸类 起始剂量 ~ d),4 ~ d),维持剂量因人而异,起效时间一般为 4 ~ 8 周。有肾脏和肝脏损害者、妊娠/哺乳期妇女、酗酒者、糖尿病患者、佩戴隐形眼镜者、胰腺炎病史者、高脂血症患者均禁用。主要不良反应有维生素 A 过多症。与苯妥英钠、四环素类抗生素、甲氨蝶呤不能同时使用。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前,必须告知该治疗有胎儿致畸的危险,需长期和有效的避孕并签署书面告知书。需询问患者有无骨痛和关节痛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长期治疗(约 1 ~ 2 年)后应对脊柱和关节进行放射学检查,排除骨化作用。育龄期妇女在治疗结束后 2 年内需避孕及戒酒。中、重度银屑病单一治疗时,剂量较低则疗效不令人满意,大剂量可增加疗效,但也相应增加皮肤黏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阿维 A与 UV 联合可产生协同效应,但这种治疗的资料较少[16][18]。

生物制剂治疗

依那西普 起始剂量为 25mg,2次/w 或 50mg,2次/w,维持剂量为25mg 2次/w,一般4~8 周,最迟12周后起效。其治疗前后和治疗期间的一般注意事项与依法利珠一致。经过25mg/次,2次/w 共12周的依那西普治疗,35% 的患者可达到75%的PASI减少率;50mg/次,2次/周,50%的患者中可达到75%PASI 减少率。临床经验表明长期治疗达24周可维持临床疗效。

依那西普推荐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诱导治疗,尤其是其它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禁忌其他治疗者。若同时患有银屑病和银屑病性关节炎,则特别推荐使用 TNF-α抗体治疗。

英夫利昔 推荐剂量分别于第 0、2、6 周注射 5mg/kg,此后每间隔 8 周注射一次 5mg/kg 作为维持治疗。治疗期间应监督注射过程并观察 1 ~ 2 小时。生育期妇女避孕应维持到治疗后 6 个月。

英夫利昔 是目前治疗银屑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研究表明,英夫利昔长期疗效较好。但要充分考虑多种安全因素,尤其是输液反应和严重感染的风险,故需要对适应症进行仔细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监督。英夫利昔治疗 10 周后,88% 的中、重度患者 PASI 可减少 75%。

英夫利昔推荐用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的诱导治疗,尤其是其它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或禁忌患者。若同时患有银屑病和银屑病性关节炎,则特别推荐使用 TNF-α抗体治疗[16][18]。

其他治疗

气候/水浴疗法浴疗和气候疗法成功治疗银屑病已有几个世纪,常和其它治疗联合使用,但不适用于急性期治疗或短期治疗。

社会心理疗法不良反应低是其优点。通过社会心理治疗,可获得皮肤症状改善的直接或间接效应[16][18]。

中医中药

采用循征医学的方法,将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的辩证辨病相结合,归纳主要的几个中医症型、治疗原则和中药。①血热风盛型(寻常性进行期):治则为清热凉血去风,方用凉血四物汤和消风散加减。②血瘀肌肤型(寻常性静止期):治则为活血化瘀,方用活血逐瘀汤加减。③血虚风燥型(寻常性消退期):治则为养血去风,方用当归饮子和四物汤加减。④湿热蕴藉型(局限或掌跖脓疱性):治则为清热利湿,方用草解渗湿汤加减。⑤火毒炽盛型(泛发脓疱性):治则为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⑥风湿阻络型(关节病性):治则为去风化湿、活血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和三藤加减。⑦热毒伤阴型红皮病性银屑病):治则为清热解毒、养阴凉血,方用清营汤和生脉饮加减。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对寻常性、掌跖脓疱性和关节性银屑病具有可靠疗效。复方青黛胶囊(丸)、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等,主要为清热解毒,适用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及其他类型的辅助治疗。丹参、蝮蛇抗栓酶注射液主要为活血化瘀中药;清开灵、甘草甜素、川琥宁注射液主要为清热解毒中药,黄芪注射液主要用于调节免疫[15]。

编辑本段疾病预防银屑病的预防目前系指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和复发,即延长缓解期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嗜烟酒对银屑病患者尤为蕈要。感冒、咽喉发炎会使疾病复发或加重,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身健康是预防银屑病的关键。至于患者饮食的禁忌需因人而异,患者可视自己的皮肤反应而决定取舍。精神和心理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放松心情在预防中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