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症状通常是由神经根的受压所引起:疼痛与感觉异常,继以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感觉与运动症状的范围都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域相符。肿瘤进一步的生长产生对脊髓的压迫,产生进展性强直性肢体瘫痪,伴病变水平以下表皮浅感觉与本体深感觉的障碍。括约肌控制功能的丧失可导致大小便的潴留或失禁。根据肿瘤的定位与肿瘤的性质,脊髓的症状可轻可重,而且往往是双侧不对称。肿瘤若压迫脊髓血管造成血管闭塞则可以引起脊髓软化,产生脊髓横断的症状。
例如神经鞘膜瘤,脊膜瘤产生的疼痛局限于一个节段,进而引起节段性肌肉无力,最后引起两下肢截瘫。
(胶质瘤,室管膜瘤)
往往延伸若干脊髓节段,临床表现可与脊髓空洞症相似。可发生进展性两下肢轻瘫,感觉丧失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局限于一个节段的肿瘤在临床上可与一个髓外肿瘤很相似,但疼痛通常不显著,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症状出现较早。
脊髓内肿瘤和脊髓外肿瘤的区别
传导痛温觉的纤维进入脊髓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来自下部节段

的纤维陆续被来自上部节段的纤维推向外侧,因此脊髓丘脑束内由外到内依次来自从下到上各个节段传导痛温觉的纤维;而传导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经后角内侧进入后索,来自上部节段的纤维陆续将来自下部节段的纤维推向内侧,即后索内纤维的排列顺序由外到内依次来自从上到下各个节段的纤维。髓外肿瘤从外侧压迫脊髓丘脑束或后索,随病情的进展,痛温觉障碍自病变节段从下向上发展,深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从上向下发展;而髓内肿瘤从从内侧压迫脊髓丘脑束或脊索后索,痛温觉障碍自病变节段从上向下发展,深感觉障碍从下向上发展,从而可以鉴别髓内和髓外肿瘤。
脊髓内肿瘤有哪些
根据肿瘤与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可分为:脊髓内肿瘤和脊髓外肿瘤。脊髓外肿瘤又分为硬脊膜内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有的肿瘤可同时位于脊髓内和脊髓外,或跨越硬脊膜内外。最多见的还是是越硬脊膜内外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脊髓任何节段,但以胸段最多,占42%—67%;其次为颈段,占20%—26%;而腰骶段和马尾部较少,占12%—24%。成人脊髓全长为44. 5cm,胸髓长26cm,颈髓长10cm,腰骶髓长。胸、颈、腰骶段各占脊髓全长的58%、和19%。如此看来,椎管内肿瘤在各节段的分布大致也是符合这个比例的。但在横断面上肿瘤所在位置的比例则迥然不同.以脊髓外硬脊膜内者最多,脊髓内者最少。其比例是脊髓外硬脊膜内、硬脊膜外、脊髓内肿痛之比为6:3:1。 大多数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星形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和血管瘤生长的部位都接各脊髓节段的长度成比例地分布。但有些肿瘤则好发于脊髓的某些部位,如室管膜瘤好发于圆锥和终丝部;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多见于腰骶部;而脊索瘤常在脊髓的两端、颅颈连接部和骶部。种经鞘瘤和脊膜瘤绝大多数位于脊髓背侧,极少位于脊髓腹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