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好。根据五行、四季、五脏、养生:春季养肝。肝属绿色,在东方。其窍在目。故养肝明目。夏季养心。心属火。其色红。在南方。其窍在舌。舌尖红,则有心火。秋季养肺。肺属金,其色白。位在西方。其窍在鼻,鼻头红、有痤疮,鼻沟有油腻,则肺有湿热。冬季养肾。肾属水。其色黑。位在北方。其窍在耳。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脊酸软,则属相火旺动。长夏养脾胃。脾胃属土,其色黄,位在中央。其窍在唇。虚症:轻微咳嗽,饮食量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症: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长夏:阴历六月)

四季养生必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希望对您有用。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扩展资料

养生必须静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

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

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

四季养生正确的方法

1、春季养生食谱  

春季饮食要掌握一个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食物由温补、辛甘逐渐转为清淡养阴之品。 早春饮食取温避凉。早春应适当吃些春笋、香椿、菠菜、柳芽、荠菜、葱、姜、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温补的蔬菜和野菜,不能一味食用人参等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逐渐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到人体正气;应少食黄瓜、冬瓜、茄子、绿豆等性凉食物。    2、夏季养生食谱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人体出汗过多而容易丢失津液,因此夏季养生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伤津耗气。  夏季饮食多清淡。夏季署热,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应适当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蔬菜类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笋、黄瓜、冬瓜等;鱼类如青鱼、鲫鱼、鲢鱼等,这些食物能起到清热解署、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中署和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秋季养生食谱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变化的规律,进入保护阴气的时机,在饮食方面应以防燥养阴、滋阴润肺为主。  

入秋饮食宜甘润。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梨、葡萄、荸荠、糯米、甘蔗、豆浆、芝麻、莲藕、菠菜、猪肺、鳖肉、橄榄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  4、冬季养生食谱  

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冻人体血液循环减慢。中医认为,此时寒邪强盛,易伤及人体阳气,冬季养生重在滋补。  冬季饮食宜滋补。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敛阳护阴。可适当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桂圆、木耳、栗子、核桃、甲鱼等食物;多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蔬菜类如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平时也可多喝些汣味紫葡茶, 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能力,让身体有个全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