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餐时先喝一小碗汤然后再吃饭,吃饱了就不再勉强塞下去。
2、根据医学上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势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学,站姿次之,蹲着最不宜。
3、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热量和盐一般都严重超标,一大杯水可以帮你稀释体内钠的浓度,让你离高血压远一点。
4、选择优质的脂肪和油,毕竟你做的每一餐饭都需要健康保障。
5、养成真正感到饿时才进食的习惯,一周吃两到三次轻食。
6、不要忽略早餐,多补充些高蛋白食物,最好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
7、很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其实,这里面含有丰富的黄铜类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
8、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一口食物咀嚼40~50次再咽下,这样容易产生饱腹感,避免吃下过多的食物。
9、肚子饿了,马上吃些东西,如豆腐干、生菜沙拉、番茄或煮鸡蛋,避免极度饥饿时大吃大喝。
10、口味应尽量淡化,少加盐、酱油以及番茄酱,多用葱姜、大蒜、胡椒、香菜、香椿、柠檬汁、芹菜汁、醋、麻油、咖喱调味。
11、多吃些粗糙食物,如糙米、全麦制品、青菜等,这些食物热量低,易饱足。
12、吃较费事的食物,如吃带骨的鸡肉,吃带刺的鱼,越费事,越容易满足咀嚼感, 提早产生饱足感。
13、冰箱内常备些蔬菜,如芹菜、小黄瓜、红萝卜、番茄等,在饥饿时可以代替零食。
14、水果尽量选深色的,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
15、养成吃过东西马上刷牙或漱口的习惯,不但可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16、避免购买易胖的食品,如饼干、蛋糕、糖果、蜜饯等,可以用牛肉干、核桃仁、新鲜水果替代。
17、养成喝咖啡、喝茶不加糖的习惯。
18、剩菜剩饭宁可留在下一顿再吃,绝不可一扫而光。
19、不要用吃来奖赏或惩罚自己,更不要因心情不好而不吃。
20、在早晨同一时间量体重,但不需要每天测量,每隔三五天称一次即可。
十大饮食养生习惯
饮食养生是古人养生的主要观点之一。《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观点,被誉为“世界上最早论述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的理论,堪称中华民族饮食和营养的纲要。古人饮食养生的主要思想观点如下:

(1)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古人认为:“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反映出古人对控制饮食重要性的认识。“节”即节制、控制、不肆食恣饮之意。如晋朝葛洪曾指出:“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
古人还认为:“五味调和,不可偏胜”。食物中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五味各有所入,各走其所喜之脏;各有所禁,亦伤五脏。正如王冰所言,脏腑“虽因五味生,亦因五味损”,利用五味偏性调和饮食,平衡阴阳,以适应人体气血脏腑阴阳盛衰的变化。若五味失调,易伤五脏而患病。认为:“酸伤筋,苦伤骨,甘不益肉,辛多坏气,咸促人寿。”说明了调和五味的利害关系。
要做到饮食有节,调和五味,日常饮食宜定时定量,宜清淡。《饮膳正要》提倡:“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碗粥,晚饮莫教足。”《寿世保元》指出:“大渴不大喝,大饥不大食。”《蠢子医》曰:“纵然适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宋代张杲《医说》指出:口味宜“去肥浓,节酸咸”,即日常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肥甘厚腻、酸咸过重的菜肴。《内经》也有“心病禁咸”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10g食盐的人群中,其高血压发病率为10%,而每天吃盐多2倍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增加2倍。可见古时饮食强调清淡与现代医学控制食盐、动物脂肪等以防心血管病的主张有不谋而合之处。
(2)饮食有常,物我相适
饮食有常,“常”即指常规、一定的规律性、规范性而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人生存特点——以素食为主,果蔬肉食为辅,调和五味,兼收并蓄的饮食规律。若违反这一规律,则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如《内经》载:“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中医认为“肥甘助湿,生痰化热”,近代认为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偏食动物性食物过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有关,而适当素食可降低发病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五谷为养”饮食规律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饮食有常”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物我相适”,即食物的性味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以人体需要来决定食用何种适当的食物。如人体质有偏于寒热虚实之分,饮食上则主张分别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燥者濡之”的原则进食。
(3)饮食以时,四季五补
我国古人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极为重视饮食与时令的关系,并提出了饮食养生“四季五补法”。即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调整饮食,以补阴阳气血不足:春天“升补”,夏天“清补”,秋天“平补”,冬天“滋补”,四季“通补”。
古人在养生中主张顺应四时养生,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后世养生家奉为宗旨,在饮食方面讲究在不同季节、气候、时间,服食不同性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时变化。如《饮膳正要》阐述了四季适宜食物,“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凉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燥;冬气寒,宜食枣以热其寒。”《养老寿亲书》对老人四季饮食养生作了详细叙述:“春季饮食,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酒不可多饮,水团兼粽粘冷肥僻之物,多伤脾胃;夏季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温软,不令太饱,生冷肥腻尤宜减之;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动人宿疾;冬季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这些四季进补的养生要则,对养生延年大有裨益。
(4)饮食洁净,进食宜忌
饮食卫生也是古人养生学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食物宜新鲜洁净,富有活力;必要时尚要辨别有无毒性,慎从口入。
如《饮膳正要》主张“猪、羊疫死不可食”、“生料色臭不可用”、“浆老而饭馊不可食”,《食疗本草》亦载“鳖赤足不可食”、“犬自死、舌不出者食之害人”。《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河豚鱼其肝、子与血尤毒”等。
物性不同,有相合相反之诫;病体有别,有宜食宜忌之谓。元代贾铭《饮食需知》中,论述了共325种饮食性能及宜忌。所谓“宜”,即以相宜食性的食物治病养体;而“忌”指不相宜食物应禁食,又称“忌口”。《本草纲目》中就列举出63种饮食禁忌。
《随息居饮食谱》载:“糯米,性太粘滞,难化也。小儿、病人尤当忌之。”诸如此类,古医书中记载颇丰,形成了中华饮食养生学说的一大特色。
饮食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
健康养生常识

1、不要在潮湿的地方久住。
2、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容易水肿。
3、植物不要放在关门窗的卧室。
4、睡觉尽量不要把窗子全关了。
5、一年做一次体检。
6、牙刷三个月最好一换。
7、一周至少运动2-3次。
8、起床时要缓慢起来。
9、多活动脖子、肩膀,预防脊椎病。
10、吃饭前后半小时,不宜饮茶。
11、喝茶可以改善口臭。
12、黑茶可以燃脂、解腻。
13、少吃重油、重盐、重糖、重脂的食物。
14、喝豆浆对身体好。
15、茶有抗氧化效果,建议女孩子多喝。
16、豆浆煮沸之后,还要再煮一会。
17、上火可以喝罗汉果茶。
18、蒲公英、甘草等不宜长期喝。
19、用感测器,随时监测身体状态。
20、吃完饭用牙线清理牙缝。
2l、有空可以多泡脚。
22、洗脸温水最好。
23、腿吹风容易感冒。
24、晒被子不要拍打,灰尘多。
25、可以用除螨仪清洗被芯的灰尘。
26、勤换床单对皮肤好。
27、早上适当晒点太阳,促进钙吸收。
28、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要喝。
29、适当睡点午觉对身体好。
30、喝酒不要吃头孢。
31、吃海鲜不要吃柿子。
32、跑步要注意姿势,最好的健康运动就是走路或者快走。
33、多梳头可以减少掉发。
34、不要空腹吃香蕉。
35、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太低。
36、不要乱往加湿器里放东西。
37、煲的汤不宜多喝。
38、不要天天洗头。
39、早上洗头不要用冷水。
40、吃的东西不要太烫。
41、多吃粗粮可以通便。
42、枸杞泡水可以明目。
43、坚持吃早餐对身体好。
44、黑豆、黑芝麻可以固发防脱。
45、西瓜最好不要放过夜。
46、发霉的东西直接丢掉。
47、坏了的水果不能吃。
48、茶籽油炒菜比较健康。
49、熟的香蕉才有通便效果,生的没有。
50、多锻炼和补充蛋白质,可以提高免疫力。
5l、每天保持8杯水。
52、清晨不宜通风。
53、坚持擦防晒对皮肤好。
54、养成早上起床喝一杯水的好习惯。
55、~2升水。
56、长时间用电脑之后洗把脸。
57、苦瓜可以清热去火。
58、空腹不宜吃柿子。
59、锻炼之前要热身,防止拉伤。
60、运动之后要补充蛋白质、水。
61、心情会影响健康,学会控制情绪。
62、用75%酒精消毒就可以。
63、拖地时加入适量84可以消毒。
64、筷子最好半年一换。
65、砧板也要定期消毒。
66、晚上玩手机不要关灯。
67、三岁以下小孩最好别吃果冻。
68、妆前不宜敷面膜。
69、晒后修复可用芦荟胶。
70、蜂蜜可以解酒。
71、喝中药不要加糖。
72、煮菜时不能用白酒代替料酒。
73、久坐容易形成水肿。
74、跷二郎腿会影响腿型。
75、红枣、红糖等熬水喝对女孩子好。
76、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身体很缺水了
71、味精是谷氨酸钠,做菜要少放。
78、不要憋尿,对身体不好。
79、经常舌抵上腭,咽一口津液,有益健康。
80、口腔溃疡多喝绿茶,多吃水果。
81、吃油腻的东西多,头皮也会变多。
82、金针菇不好消化。
83、洗脸用比较温和的洗面奶。
84、早上起床清水洗脸即可。
85、女生要经常泡脚。
86、自制的酱尽快吃完。
87、少吃咸菜、腊肉。
88、发芽的土豆不要吃。
89、变味的坚果不要吃。
90、吹空调久可以用加温器。
91、风扇不要对着脸久吹,容易感冒。
92、笑对生活,保持心情愉快。
93、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
94、黄瓜糖份低,减肥可以当水果吃。
95、蒸煮的方法做出的菜更健康。
96、饭吃八分饱即可。
97、豆制品蛋白质含量高。
98,起床前在床上活动一下。
99、睡前做瑜伽可以促睡眠。
100、毛巾要多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