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是中华 武术 文化 之魂宝,合儒、释、道、医、兵五字之蕴意,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陈氏太极拳为现代社会上流传的陈、杨、吴、武、孙、和式太极拳之鼻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欢迎阅读!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歌诀 预备式歌诀:顶天立地人中央,浑然一片无极象。灵机一动太极意,气运四正四隅方。一、 金刚捣碓歌诀:一、金刚捣碓敛精神,太极浑然聚我身,变化无方丹田气,四面八方寓屈伸;浑身合下千斤力,练就金刚备吾身;左实右虚下合劲,一脚惊雷掉真魂。二、金刚立正备吾身,四面八方何惧畏,若由前来左右捋,回折肘靠奇更奇;后面左右背折靠,上拳下膝要真魂。二、 揽插衣歌诀:世人不识揽插衣,左屈右伸藏玄机;伸中寓屈何人晓,屈中有伸识者稀。中气上升于百会,四肢合扣气归心(指丹田);裆开贵圆如剑阁,下体两足定根基。三、 六封四闭歌诀:封与闭,一个意,左四右六全封闭;肘沉腰蹋合一体,四面八方何所惧。四、 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画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中间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若问此势妙何处,去寻脊背骨节中。五、 金刚捣碓歌诀:前已立过金刚势,今复重行得毋同,彼则脸面端向北,此则后背转向东;上接单鞭非无敌,下开白鹅格外雄,能会此身转移法,神机变化在其中。六、 白鹅亮翅歌诀:元气何从识太和,两手犹如弄丝罗;左右缧旋神机足,亮翅由来见白鹅。七、斜行歌诀:斜行又叫中单鞭,支撑四方于八面。前后左右无缝锁,搂膝拗步又规圆。八、搂膝歌诀:双手合膝向上朋,岂知机关在腰中,腰劲运于两肘肋,谁敢双手插肋中。九、拗步歌诀:一、手如车轮向前尚,步如猫行去插裆。手到脚到一齐到,势如破竹无阻挡。二、车轮向前进,进中寓又退;进退两相顾,全并中气运。十、斜行歌诀:双手分左右,两脚撑前后,两耳闻八方,照前又顾后;前来手肘肩,后来肩肘手,只要身法正,何惧一齐凑。十一、搂膝歌诀浑身畏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徐徐引进人莫晓,渐渐停留意自绅。右实左虚全封闭,上提下打寓纵擒;果能识得此中理,妙手空空冠当今。十二、拗步歌诀:双手转圈自然好,未若此圈十分巧;先前转圈犹嫌大,此圈转来愈觉小;越小小到没圈时,方知太极真神妙;人言此意别有误,往往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荫甚无奇,自幼难以练到老;练到懂劲自然悟,豁然贯通神理妙十三、掩手肱拳歌诀:一、人人都会冲一拳,看吾冲拳玄不玄;太极冲拳缧旋劲,缠丝拧出快如电。二、练就金刚太极尊,浑身合下力千斤;劝君智勇休使尽,剩下余力扫千军。十四、金刚捣碓歌诀:一、第二金刚面向西,周身辗转手足齐;虚实分明君须记,莫教纷纷乱马蹄。二、第三金刚同第一,身法端正敛精神;大开大合伸中屈,心平体稳气回归。十五、撇身拳歌诀:一、撇身拳势最难传,两足舒开三尺宽;两手顺逆左右转,两腿里扣尽斜缠;右拳落在天庭上,左拳插在左腰间;身似侧卧微歉扭,眼神戏定左足尖;顶劲领起斜寓正,裆劲撑开半月圆;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拆一靠更无偏;右手撇回又一锤,此为太极变中拳。二、撇身拳、此势怪,拳肘足尖成一线;右肋部,露在外,诱敌入侵吾再变十六、青龙出水歌诀此势上接撇身拳,右肋暴露在外边;青龙出水沉右肘,截拳再变下栽拳;此锤专打裆与腹,一若击中命危险;莫将此势儿儿戏,劝君牢记在心田。十七、双推手歌诀:全身合住加外朋,两掌推出击前胸;此势含有多面劲,还有封闭在其中。十八、肘底看拳歌诀:左肘在上,右拳在下;胸要含蓄,侧首俯察;左足点地,右足平踏;两膝屈住,裆要阔大;神气要足,有真无假;承上启下,形象古雅。十九、倒卷肱歌诀:一、珍珠倒卷帘,正气贯中间;阴阳来回换,随机左右盼。退步弧形走,全身气连贯。二、两个车轮旋转,莫要仰首遥瞻;莫要颠腿高悬;仔细看左右手,似太和元气,倒转十分圆。二十、白鹅亮翅歌诀:一、上承倒卷肱,下接斜行势;灵机只一转,左右自不滞。二、闲来无事看白鹅,左右展翅又一波;两手引来接峰势,奚殊秋水出太阿。二十、白鹅亮翅歌诀:一、上承倒卷肱,下接斜行势;灵机只一转,左右自不滞。二、闲来无事看白鹅,左右展翅又一波;两手引来接峰势,奚殊秋水出太阿。二十一、斜行歌诀:一气旋转自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学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十二、闪通背歌诀:一、前人留下闪通背,下劈上穿大转身;脚抽回到庚辛位,周身得势胜强秦。二、铜牌压住背,全身贯足气;臀部猛一翻,头颅住下趁,任有千斤重,能使倒落地。二十三、掩手肱拳歌诀举足前进开步摧,拳力如风双如雷;发劲过后再进步,为著下势定根基二十四、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全合好,何惧四方来围剿;挨著何处何处击,此中机关在与腰二十五、单鞭歌诀:势气行于手足中,不刚不柔自雍容;下接云手是去路,即是云手之来龙;不丢不顶君须记,人力运成夺天工二十六、运手歌诀:一、两手转环东复西,两足横行步法奇,来回运气互不已,双悬日月照乾坤。二、双手领双足,左右东西舞;先由左手领,右手随著行。右齐亦收西,两手与眉齐;双手去尺余,逆顺缠徐徐。二十七、高探马歌诀:探马手足紧相连,分掌转体莫迟延;机关在腰带足转,右掌左肘分两边;前可用掌背用靠,后可用肘并加肩;细心揣摩君须记,中气贯足在丹田。二十八、右拍脚歌诀:拍脚左足根基定,右手下拍脚相迎;浑身上下合住劲,拍的一声箭出弓。二十九、左拍脚歌诀:右脚踏平稳如钉,手足相俣快如风;顶劲领起立身正,上打下踢两相迎三十、左蹬根歌诀:身法端壮正无偏,手肱齐舒列两边,左足迅速蹬一脚,、前堂拗步歌诀:前堂拗步不须长,上左步来推左掌;上从下行开三步,下接击地往前趟;前堂开步类斜行,转向四隅立中央;全身合上精神注,足平踏地似铜墙。三十二、击地锤歌诀:一、放开脚步往前探,右蹬左弓劲裆贯,下击一锤光制命,然后回身欲飞天。二、击地并非真击地,象似神仙抓地环;是问击地有何用,其中奥妙在两肩。三十三、踢二起歌诀:轮臂两足连环起,全身腾空脚手击;此势全冯永久练,腾空转灵稳落地。三十四、护心拳歌诀:此势有攻有又防,柔到一定使刚强,上下合往裆中劲,好似腰中装弹簧三十五、旋风脚歌诀:拧腰扣裆急转身,紧接里合旋风腿;旋脚击到中心处,一脚随时要真魂。三十六、右蹬跟歌诀:两手忽聚而忽散,浩然之气贯中间;左足下沉定基础,为著右脚半空悬。三十七、掩手肱拳歌诀:人人都会冲一拳,就看冲的玄不玄, 虽然须用膀上力,扣裆拧腰最为先。三十八、小擒打歌诀:一、后脚紧跟足向前,左足抬起再往前;左手拖起似遮架,右手一掌直攻坚。二、一拳打出被人拿,随急手腕小挽花;同时手脚一齐上,解脱擒拿变成打。三十九、抱头推山歌诀:一、两手托胸似推山,恨不一下即推翻;全身有力须合并,更得留心脊背间。二、推山何必上抱头,惧有劈顶据上游;转身抱首往前进,推倒蓬瀛盖九州。四十、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接单鞭,收中有合合中开;收合如同弓上箭,放开亦似箭离弦。四十一、单鞭歌诀:六封四闭向右推,又有敌人左后追;回头诸势来不及,惟用单鞭为适宜;单鞭三节肩肘手,随机应变向外摧;进攻莫忘守边界,我守我强任人侵。四十二、前招歌诀:眼顾左手是前招,上领下打把客邀;任他四面来侵侮,肩肘胯靠逞英豪。四十三、后招歌诀:一、徒然一转面向东,无数敌来无数攻;不是此身灵敏极,几站脑后被人穷。二、转眼往东招,莫非小英豪;只要护其首,何惧小儿曹。四十四、野马分鬃歌诀一、两手左右转如飞,中间一线贯无倚;任他千军来围困,左右连环破敌欺。二、一左一右似分鬃,何俱千军一齐攻;双手一分万斤力,如水触石一场空。四十五、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护心房,何惧敌人来称狂;如若后来左右靠,前面抓拿更玄妙;手腕一个小缠丝,想跑也难跑的掉。四十六、单鞭歌诀:声东击西计最良,透敌入侵善用方;谁知实向左推毕,转身右击一字长。四十七、玉女穿梭歌诀:一、天上玉女弄金梭,一来一往织丝罗;谁知太极拳中象,兔走鸟飞拟如何。二、转引转击出重围,宛同金梭穿绫群;此身直进远轻快,落地稳健谁比迅;千军万马何所惧,一片神行自古稀四十八、揽插衣歌诀:破围全赖揽插衣,屡次分疏识者稀;即擒即纵缠丝劲,须子此内会天机。四十九、六封四闭歌诀: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六封四闭谁能喻,惟有远人自知知。五十、单鞭歌诀:一、遥承玉女弄金梭,中间揽插漾轻波;忽然一字长蛇阵,宛似清秋舞太阿。二、一开一合妙入微,上下四旁泄化机;纵使六子俱巧舌,也难描尽雪花飞。五十一、云手歌诀:一来一往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要营求。五十二、摆脚迭岔歌诀:一、一木能顶力万斤,提腿右扫服千军;左右两手迎合击,先置死地而后生。二、摆脚一势最为难,一腿独立似胆寒;岂知太极有妙用,手如平衡万事安。迭岔要点:此势要求两胯敢松,两腿铺地,右屈左伸,裆劲贯足,身体中正,顶劲领起。歌诀:一、上惊下取君须记,左足铺地蹬自利;右股屈收膝挨地,盘根之中伏下意。二、浩然之气往下行,坐下能令四座惊;此身若非成铁汉,掷地保来金石声。五十三、金鸡独立歌诀:耸身直上手擎天,左手下垂似碧莲;金鸡宛然同独立,不防右膝暗中变。右膝膝裆人不服,不料左股又重出,不到真难休使用,此著不但令人哭。一条金蛇拖玉堂,忽然飞起似鹰扬;只说右手冲上去,焉知膝膝也难防。牙与鄂下不相干,最怕手掌向上端;狂夫不知其中苦,管尽一日发三餐。五十四、倒卷肱歌诀:独立下势倒卷肱,左手先回快如风;左手转罢右手转,退中有防也有攻五十五:白鹅亮翅歌诀:第三白鹅羽毛丰,左旋向右术最工;此中含蓄无限意,舍已引人落到空五十六、斜行:歌诀:斜行一二再二三,回应前势兴正酣;四面八方皆有备,功成始悟不空谈五十七、闪通背:歌诀:闪通背势大转身,一波三折妙入神;禹门流水三汲浪,讵少渔人来问津;东来西打原无样,只此一声定乾坤;人说此中多妙术,浩然一气运天真五十八、掩手肱拳:歌诀:右拳从腰往前击,如同电闪奇更奇;练就此势非容易,腰裆胯足是根基五十九、六封四闭:歌诀:一阴一阳护前胸,何惧四面八方攻;只要一势能理透,哪怕百势不能精。六十、单鞭:歌决:七个单鞭运转奇,四面八方泄天机;此势乃为中定势,一动一运一太极六十一、云手歌诀:左上右下次莫乱,上引下进意中贯;掤劲不丢左右转,左右引击互更换;太极阴阳真造化,奥妙无穷玄又玄。六十二、高探马歌诀:太和元气运周身,上下手足各相随;上用手肘下用足,后往前来急转身;眼前侧视右中指,任人四面八方侵。六十三、十字脚歌诀:两面交手有短长,上下四旁皆可防;唯有拴横困吾手,兵困垓心势难张;岂知太极运无方,无数法门胸内藏;山穷水尽疑无路,俯首一靠破铜墙;不到身兴身相靠,虽有宝球难放光。六十四、指裆锤歌诀:众敌环攻难出群,左肱右足扫三军;转身直取要害地,裆中一拳要真魂。人身痛处真不少,腹裆此处尤为要;不到山穷水尽处,千万莫使这一著。六十五、白猿献果歌诀:白猿献果非有意,观起好看难充饥;劝君千万莫要取,上有双果下有膝。六十六、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顺自然,一捋一挤理循环;动中有静静求动,动静形消太极拳六十七、单鞭歌诀:最后单鞭旨归宗,长蛇一字势若重;岂知启下承上处,请君一一视来踪;阴阳变化原无定。万象包罗在其中。六十八、上步七星歌决:一、未上七星先贴地,裆内自生弹簧力;上下圆转无缝锁,何惧四周皆是敌。二、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要日久能无懈,妙理循环自然通。六十九、下步跨虎歌诀:上步七星向前冲,下步跨虎朝后攻;前后左右八面劲,巧妙全在缠丝中。七十、回头双摆脚歌诀:双手上托倒转躬,先卸双肱让英雄;再将两手向左击,右脚横摆夺化工七十一、当头炮歌诀:合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当头一炮人难御,浑身无处不是拳。七十二、金刚捣碓歌诀:练就金刚太极尊,前呼后应独陈门;左右四旁八方劲,中间一脚定乾坤;此中消息君须记,辗转随意见天真。太极拳收势歌诀:双手托天再按地,独我自在中间立;太极有形归无极,唯我独知此中意;一生也难尽其妙,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式太极拳的主要招式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 其它 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老架式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 总结 与编排的。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小架式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新架式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缠丝螺旋的动作。在套路上以松活弹抖,节节贯穿,胸腰运化,转关折叠等特点独树一帜。太极剑陈氏太极也包含了许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单剑、双剑、单刀、双刀、双锏、抢、大刀、杆等等。陈氏太极剑实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原理,对陈氏太极剑也同样试用。陈氏太极剑的的传统套路共五十八个动作,剑法多样,有劈、刺、撩、挂;点、崩、云、架;穿、提、扫、抹;带、斩、截、托等。其特点是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以身带剑,灵活多变;运动路线缠绵曲折,风格别致,有很高的强身健体的价值。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要领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中相互依存、互相转化。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

太极养生二路演练,太极养生功视频教学

太极养生功视频教学

太极拳的养生功怎么练 杨式太极拳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杨式太极拳风靡神州,并辐射到香港及海外。在杨澄甫众弟子中,傅钟文常随左右,得师之真传。1944年,在上海义务教授太极拳的傅钟文发起成立“永年太极拳社”,并提出“勤恒礼诚”的社训。傅钟文之孙傅清泉,精习拳艺,是第六代嫡系杨家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杨氏太极拳套路特点编纂永年太极养身功,针对普通民众,简单易学。下面一起看看吧! 第一式“寿星松肩 可以站立练习,也可以平肩正坐。练习时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眼正视前方。自然呼吸,内心平静后,由左肩关节带动手臂,依次向上耸肩、向前含胸、向下沉肩、向后展胸。缓慢重复20次,换右肩。 之后再换左肩反方向动作,即向上耸肩、向后展胸、向下沉肩、向前含胸,重复20次,换右肩。 做时手臂自然下垂,只通过肩关节转动。动作一定要慢,用心感受肩关节转动的过程,如抽丝剥茧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感受到疼痛时,更要动作到位,才能疏通血液经脉。 长期练习这个动作,可以防治肩周炎、关节炎、肌肉拉伤等肩部疾病,有助于打通关节灵活,减少外力损伤。颈部、胸部等部位也能得到锻炼,避免落枕和肺部疾病。太极讲究一个松字,肩松是最主要的。 第二式“灵龟望月” 自然站立,重心立于脚掌,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吸气的双肩后耸、缩脖、仰头,使肩胛骨和颈椎部位的肌肉充分收缩。至肺部吸气饱和时,用口深呼气,并放松全身关节,双腿屈膝半蹲。 该功法与《易筋经》中“雄鸡高唱”相似,通过肺部吸气,达到增加肺活量的效果。练习中向后耸肩时,手臂要自然放松,双手可自然握拳,由肩关节带动手臂微微提起。在缓慢吸气的过程中,应用心充分地感受到肌肉和关节的收缩。 每天重复练习3次,可以防治肩周、颈椎疾病,促进氧气进入肺部,加速血液流通,对手脚冰凉的症状特别有效。还可以疏通手太阳小肠经穴,打通百会、大椎至命门的督脉,能放松精神、舒缓压力。 第三式“翻云覆雨” 该功法主要针对上肢进行锻炼,练习时不限场地,站坐皆可。 首先将双臂向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手心向上。调整呼吸后,双手腕部同时360°向内、外旋转,分别做20次。 练习时动作要慢,使手腕旋转到位,手指得到舒张。同时呼吸时舌尖抵上颚,使用腹式呼吸法,并放慢呼吸频率,做到心无旁骛。 手部是全身经络集中的地方,汇集了人体6大经穴。该功法的练习可以通过手腕带动手指、手掌、手臂进行有氧呼吸,同时锻炼肩背的肌肉。对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患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白领一族也大有裨益。 第四式“顶天立地”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臂前伸,与肩同高。吸气的双臂打开,展肩扩胸。至手臂与身体同一平面时,缓慢呼气。之后手心向上,双臂上举,缓慢吸气。同时脚跟微微立起,使身体肌肉收缩,全身骨骼拉伸牵引。吸气至肺部饱和时,用口深呼气,手臂同时下甩,并放松全身关节,双腿略微屈膝半蹲。 ,每天重复3次,既能锻炼腰椎、颈椎,防治骨质增生,又能达到收小腹、减肥的功效。全身松紧有致的舒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大脑供给,减缓精神压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实这个功法就像伸懒腰一样,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延伸规范。最有效果的锻炼方式,源于生活而又融于生活,只要通过日常每一个小动作的积累,便能达到自然养生的效果。 第五式“鸳鸯戏水” 左腿弓步向前,右腿微屈向后蹬地,将全身重力集中于左腿大腿肌肉。同时双臂上抬,与肩同高,手心向内,使手臂呈环状向前捧。调整呼吸后,重心后移,双臂沉肩坠肘,手心向下画圆,缓慢吸气,直到手掌收至腰际。 缓慢呼气,重心前移,手心向内外捧,使双臂再成环状。如此反复20次,再换右腿弓步向前,重复20次。 在杨式太极理论中,人体共有三个心脏,除了左胸腔的心脏外,左右大腿是另外的两个心脏。俗话称,“人老先老腿”,该功法通过弓步的重心前后转移,可使大腿肌肉随呼吸收缩、放松,加速下肢血液的循环,增强腿部力量,延缓衰老。 上下肢的配合还有利于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双臂外捧缓慢呼气的可助身体发力,并通过呼吸吐纳,颐养精气神。 第六式“天女散花”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在胸前十指交叉。缓慢吸气,双手向上翻,使双臂上举至头顶。上举时头部随着手部向上抬起,同时脚跟微立。吸气至肺部饱和时,用口猛呼气,双臂从身体前方向下甩。全身关节放松,双腿半蹲。 该功法主要对腰部、颈部、颈椎进行拉伸,全身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能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舒缓压力。但由于该动作在甩臂下蹲时,易造成脑部短暂失血,所以动作次数不宜过多,每日三次即可。 ;

太极养生杖完整演示

1、泰拳

泰拳即泰国拳术,杀伤力大。泰拳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主要运用人体的双拳、双腿、双肘、双膝这四肢八体作为八种武器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攻击力猛锐,素有立技最强搏击术之称。泰拳是发源于泰国,弘扬于世界的搏击技术,被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八肢的艺术”、“八体的科学”、“立技最强搏击术”。2、截拳道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是武术宗师李小龙生前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由于李小龙的过早逝去,使得很多人并不了解截拳道。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击剑作为体系,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3、跆拳道

跆拳道,是现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是一种主要使用手及脚进行格斗或对抗的运动。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早期是由朝鲜三国时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来的,韩国民间流行的一项技击术。1955年以前,韩国是没有跆拳道一词的,韩国的武术也以空手道、

唐手道和民间少数的跆跟等为主,日治时期,大量韩国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在日本接受了系统的松涛馆空手道训练,回国后他们开始创立道馆教授学生。日本战败后,韩国获得民族独立,大批空手道、唐手道道馆兴起,韩国早期空手道传播者们将民族传统武术跆跟与空手道相结合,称为唐手道。

4、空手道

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起源于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国武术传入琉球,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最终形成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锁、绞、逆技、点穴等多种技术,一些流派中还练习武器术。

5、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截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跆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