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1、心血管疾病:心悸、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呼吸不畅、胸里面发闷、手足发冷等。 2、脑血管疾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早期症状1、心血管疾病:轻型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乏力,体力活动后明显,休息后症状减轻后消失。 2、脑血管疾病:早期可有头晕,间歇性头痛,眩晕,血压增高 ,睡眠欠佳等症状,休息及调整生活方式可缓解。中期症状1、心血管疾病:可出现典型的胸痛、压迫感、紧缩感、可伴有出汗,持续3~5分钟,频度数天至数周,停止活动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多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有关。 2、脑血管疾病:头晕头痛频繁,需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语音障碍等。晚期症状1、心血管疾病:晚期出现心绞痛症状加重,发生次数频繁,休息时即可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其他系统症状。 2、脑血管疾病:晚期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多脏器功能障碍。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的症状 1、诱因:如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寒冷、饱餐、用力大便、吸烟、心动过速等,都可引起心绞痛发作。不典型心绞痛可表现为晚问休息时的胸部不适感。 2、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范围如手掌大小,也可小如一拳或大成一片,甚至横贯前胸。不典型心绞痛可表现为胸痛呈点状或线状分布,或者部位多变。疼痛常可放射到咽部、下颌、左肩、左上肢内侧。 3、疼痛性质:为一种钝痛,常为压迫、发闷、紧缩、堵塞、发热等不适感,程度可轻可重,重者可伴出汗、濒死感。针刺样、闪电样锐痛可以是不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4、持续时间:疼痛发作由轻到重,再逐渐缓解,全过程一般35分钟,重者可持续1015分钟。但不典型心绞痛可表现为持续数秒或长达半天或12天的持续性胸痛或跳痛。可数日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发作数次。 5、缓解方法:一般停止活动或原位站立数分钟可缓解。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3分钟可使心绞痛缓解,如510分钟才有效者,不一定是硝酸甘油的作用。重度心绞痛者,硝酸甘油疗效差。硝酸甘油超过有效期(储存半年以上),也不会有确切的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1、先兆症状:既往有心绞痛发作的人,现在胸痛的性质发生改变、疼痛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并且对硝酸甘油等以往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变差;病人情绪变得异常,有些病人在心绞痛时出现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缓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血压明显波动等。 2、突发性难以忍受的胸痛和濒死感:典型表现是突然的或逐渐加重的胸骨后疼痛,持续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有出汗、恐惧、濒死感。疼痛的性质可以是深部的压榨性疼痛。病人常有“压迫”、“紧缩”、“沉重”、“烧灼”、“窒息”、“疼痛”及“阻塞”等感觉;有的病人只是感觉胸部不舒服。典型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区,可以放射至前胸壁、双肩、臂部、颈部、牙齿、下领、前臂和手指或肩胛区,疼痛可位于上腹部,并伴有烧灼样不适感觉。以前有过心绞痛的病人会觉得现在的胸痛较以往更重。 血压突然下降或休克:病人出现头晕、出汗、四肢发凉,可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 突然或逐渐发生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或逐渐发生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时出现。 伴发症状: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胸痛时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这种情况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可能与神经反射有关系。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病人常以低血压为主要表现,有的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其他症状包括眩晕、乏力、全身不适、腹痛、持续性呕吐甚至咳嗽,晕厥也较常见;常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 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慢性心功能不全:可有三组表现: ①肺循环瘀血症状:表现为劳累后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咯泡沫样痰、端坐呼吸、疲乏无力尿少、苍白、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病重者可出现休克。 ②右心功能不全症状:以身体各个脏器淤血为主,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尿少、夜尿及体重增加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压痛,皮下水肿等。 ③全心功能不全:左右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同时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发生后,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反而减轻。 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达3040次,鼻孔扩张,吸气时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内陷。患者取强迫坐位,极度烦躁恐俱、大汗淋漓、皮肤湿冷、面色灰白,同时频频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一般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有时可有心前区不适,甚至心绞痛。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危重,要注意识别和及时就医: 恶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毫米汞柱,病人可有头痛、疲劳、少尿、心力衰竭、视物模糊、中风、,诚痛、心肌梗死、肾衰竭等表现。 高血压危象: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可达200毫米汞柱以上,心率明显增快,可大于110次/分:并出现头痛、烦躁、口干、心悸、多汗、恶心、呕吐、尿频、面色苍白或潮红、眩晕、视力模糊、阵发性腹部绞痛等表现;可出现冠心病的表现。 高血压脑病:突然或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横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癫痫样发作、昏迷等。 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分离现象:即舒张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而收缩压明显升高,约5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②合并症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较多,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从而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程,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 ③并发症多: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病史长、血压控制不理想,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明显增多,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异常等。 中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④假性高血压:表现为用普通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值明显高于动脉内血压直接测量数值,其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部分假性高血压常表现为单纯性收缩压升高。 ⑤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从蹲位到站立或从站立到蹲位,起床后由卧位到坐位(速度偏快),血压突然下降时可能会出现头晕,甚至摔倒。故建议老年人起床后至少静卧30秒再从床上慢慢坐起,然后釆取双小腿下垂姿态至少静坐30秒再慢慢站立,站立后最好手扶桌椅或其他固定物静立30秒后再活动。 ⑥高血压症状不典型:大多数中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血压值高低不成比例,病人血压很高,有的甚至收缩压大于200毫米汞柱,但自己觉察不到。 ⑦血压波动大:老年高血压在一日之内血压波动很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后血压急剧升高,夜间血压明显下降,这是夜间脑缺血或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⑥脉压差大:脉压越大,动脉硬化程度越重。脉压大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 ⑨对降压药物的治疗反应不均一:由于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晨起后血压波动更大。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⑩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控制率低:许多老年人是以心脑血管急症入院后才发现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到医院看病时,应常规测量血压,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早治疗。 心律失常的症状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过快、过慢或不整齐,都会产生心慌的感觉。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因心排血量下降使脑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晕或晕倒,或因心脏供血不足而产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 主动脉夹层的症状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的内膜和中层之问发生分离性撕裂,病人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刀割样、撕裂样疼痛,疼痛常位于前胸、后背、后胛区、向颈、背、腰甚至沿脊柱向般部放射。高血压是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重要诱因。 脑栓塞的症状 大面积的脑栓塞可以使人突然昏迷,小面积脑栓塞可以使人突然偏瘫、失语,以至于造成终身残废而生活不能自理。 阿-斯综合征 晕厥是严重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晕厥表现为晕倒伴短暂的意识丧失。如果反复晕倒还伴有抽搐发作,则称之为阿-斯综合征,晕厥发作应及时到医院检査和治疗。 外周血管病变的症状 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发凉、苍白,严重者发生肢体坏疽;外周静脉炎主要表现为肢体水肿、疼痛、发紫,浅静脉炎常有触痛、条索状改变,有的合并静脉曲张。 肺栓塞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有的病人会发生咯血。若肺栓塞面积在50以上,还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右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怎么预防
十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重点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做起。那么具体应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十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一、生活有规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懂得生活,学会放松,切忌人生年轻时用身体换名利,老来再拿钱买健康。二、冬季更应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冬季天寒,天气变幻无常,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时间,应当注意保暖,夏季燥热,气压低,湿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风,勿要贪凉,冷食亦当适度。三、心理健康。学会自控,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不为生活的不快或追求的贪婪而左右,喜怒不形于色,切忌思想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四、健康饮食。注意食物多样性,均衡性,多食五谷杂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多吃三黑(木耳、黑豆、黑米),多食醋,多凉拌,有条件的要多吃些野菜,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猪牛羊肉,少吃动物类油脂,少吃盐和蔗糖,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冬季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六、定期做体检。尤其要注意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纤原、红细胞聚集等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若有问题,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或药疗,或食疗,进行调整。体检是为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七、每个家庭都应准备一点急救药。每个人都应懂得一点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识及抢救的简单技能,药只需几元钱,一小瓶阿斯匹灵肠溶片,一瓶硝酸甘油,足矣,因此两种药乃化瘀溶栓,浠释血液,是救命良药,为医生抢救赢得时间,当然要懂得用法用量。随身携带,紧急情形下,即可救人,又可自救,最好无用,到期换新。但需切记是,必须判断准确,是心梗,而非脑溢血,否则出错,将加速患者死亡。八、常做胸部、头部按摩及胸部背部和叩击敲打,可收奇效,即可强健心脏及头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头部及心脏的适应性,有助于血管弹性的恢复。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少饮酒,不吸烟;坚持饭后二十分钟左右散步;切忌超负荷工作和娱乐。十、心脑血管疾病常在凌晨或夜间发生,因此要持别留意这个时间段的变化,另外在大喜大悲,情绪较大波动后,或饱餐后,较大活动时,如穾然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或胸区疼痛,大汗淋漓,头痛,头晕,甚或牙痛,背腹部放射性疼痛,应及时就诊,最好是专科医师确诊。曾见过年轻患者胃腹疼痛泻泄呕吐,,以急性肠胃炎治疗,发现患者休克后,己然救治不及,心肌梗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