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的功效是养阴润肺,滋肾清热。临床应用:一、天冬甘寒入肺,有养肺阴、润肺燥之效,可治疗肺阴不足的肺燥咳嗽、劳嗽痰血等症。二、天冬甘寒养阴,生津止渴,又苦寒而清热,可治疗津伤烦渴及消渴症。三、天冬养阴生津,有增液通便之效,可治疗津亏便秘。四、天冬入肾,有滋阴清热之功,可治疗阴虚火旺。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天冬,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南部至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都有分布。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

治肺胃燥热,痰涩咳嗽: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等分。上两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含热咽之。

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人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

天冬性质偏寒,食用以后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等情况,加重原有的病情。如果患者存在阳虚阴盛的情况,也不太建议吃天冬,因为天冬滋阴效果非常好,有可能会使阳虚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天冬为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茎平滑,常弯曲或扭曲,长可达1-2米,分枝具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稍镰刀状,,宽约1-2毫米;,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花梗长2-6毫米,关节一般位于中部,有时位置有变化;雄花:;花丝不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又名天门冬。性寒,味甘,微苦。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天冬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天冬的功效和作用 养阴生津 治疗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有很好的作用。 润肺清心 治疗心烦失眠、咽喉肿痛,内热消渴,有很好的疗效。 润肠通便 天冬对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肠燥便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特别是阴虚引起的效果更加。 抗菌消炎 天冬还有抗菌消炎作用,对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引起的各种咳嗽痰多,气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深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除燥降火 天冬对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潮热,盗汗,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天冬的食用 方法 天冬黑豆粥 原料:天冬,黑豆,黑芝麻,糯米,冰糖 做法: 、黑豆、黑芝麻、糯米洗干净; ,待粥将熟时; ,最后再熬煮一会即可。 天冬烧冬瓜 原料:冬瓜,天冬,盐 做法: ,冬瓜去皮洗净切片; ,加入清水; ,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最后加盐即可。 天冬芦笋粥 原料:粳米,莴笋,枣,天冬,砂糖 做法: ,放入锅中,加入冷水先煮; ,洗净,切成小段;天门冬洗净; ,将芦笋段、天门冬、红枣放入锅中; ,至米烂粥稠时加入红糖即可。 天冬雪梨汤 原料:天冬,麦冬,雪梨,冰糖 做法: ; 、麦冬、冰糖同放锅内; 。 天冬的药方选录 ,痰涩咳嗽: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等分。上两味熬膏,炼白蜜收,不时含热咽之。(《张氏医通》二冬膏) ,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升,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于汤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后方》)[5] ,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用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5] :多儿母、百部、地骨皮各15g,麦冬9g,折耳根30g。煨水或炖肉吃。(《贵州草药》) 、咯血:天门冬(水泡,去心)一两,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碎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5] ,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保命集》天门冬丸)[5] :天门冬、麦门冬各15g,百部根9g,瓜蒌仁6g,橘红6g。煎两次,1~3岁每次分3顿服;4~6岁每次分2顿服;7~10岁1次服。(《中医杂志》) :天门冬、怀地黄、知母、黄柏。四味同煎三次,去渣,冲玄武胶收膏服。(《症因脉治》家秘天地煎) ,暖五脏:天门冬、熟地黄、白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远温酒调化服。(《简便单方》) :天冬、麦冬各15g,水杨柳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天冬、远志、茯苓、干地黄各等分。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常服之勿绝。(《千金要方》)

天冬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天冬是一种中药,名字比较特殊,但是知道这种中药的人并不多,一般是用于润肺降火的,可能吃过天冬的人会觉得天冬像红薯干,确实有些相似,但是天冬的味道和红薯干是有差别的,而且天冬药用价值很高,那天冬有什么禁忌症?天冬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养阴生津

天冬甘润苦寒之性较强,其养肺阴,清肺热的作用强于麦冬、玉竹等同类药物。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咽痛音哑等症。对咳嗽咯痰不利者,兼能止咳祛痰。治肺阴不足,燥热内盛之证,常与麦冬、沙参、川贝母等药同用。

2、滋肾阴,降虚火

天冬能滋肾阴,兼能降虚火,适宜于肾阴亏虚之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及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证。肾阴亏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者,常与熟地、枸杞子、牛膝等滋肾益精、强筋健骨之品同用。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宜与滋阴降火之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等品同用。治肾阴久亏,内热消渴证,可与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肺肾阴虚之咳嗽咯血,可与生地、玄参、川贝母等滋阴清肺、凉血止咳药同用。

3、益胃生津,清胃热

本品还有一定的益胃生津作用,有助于缓解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等证,此外还能兼能清胃热,可用于热伤胃津之证。气阴两伤,食欲不振,口渴者,宜与生地黄、人参等养阴生津益气之品配伍。津亏肠燥便秘者,宜与生地、当归、生首乌等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之品同用。

4、润肠通便

天冬对内热引起的大便干结,肠燥便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特别是阴虚引起便秘的效果更加。

5、抗肿瘤

经过多次体外试验证明,天冬的块根具有抗肿瘤功效。

天冬对于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它能够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

6、抗菌

天冬块根还具有极好的抗菌疗效。天冬块根煎剂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各类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延缓衰老

天冬块根对人体有极好的抗氧化及延缓衰老作用,天冬的提取物中含有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天冬多糖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的作用。

8、杀灭蚊、蝇幼虫

%浓度,可使其中的孑孓于72~96小时后全部死亡,2~5%浓度时,经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9、天冬的食用禁忌

天门冬的禁忌症较少,因天冬有除燥降火的作用,所以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

10、食用方法

(1)天冬红糖水

材料:天冬(连皮)30克、红糖30克。

做法:天冬连皮洗净,用清水两碗半煎成一碗,加入红糖再煮开,温服。每日一次,一般3--5次即可显效。

功效:治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乳腺小叶增生。

(2)天冬枸杞粥

材料:天冬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90克。

制法:将天冬、枸杞子用温开水浸泡五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加水煎取浓汁,待用。把粳米清洗干净,倒入锅内,加入天冬、枸杞汁,置于火上煮成粥,食之。

用法:每日分两次服食。

功效:益肾养阴。

主治:适用于肺肾阴虚者。

(3)天冬板蓝根茶

材料:天冬5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

主治: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