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有什么区别 麻风疫苗就是用来防治麻疹和风疹的,一般在宝宝8月龄的时候接种;而麻腮风是疫苗的名称,指的是麻腮风三联疫苗,宝宝一岁半的时候接种,用于防治麻疹、腮腺炎和风疹。 对于一周内口服药物的宝宝,或轻微感冒的宝宝,不建议打疫苗。接种疫苗后停留30分钟,观察宝宝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即可离开,回家时要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饮食清淡。 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禁忌症不同 1、麻风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2)妊娠期妇女。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4)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2、麻风腮疫苗: (1)接种反应 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注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或以上)或皮疹。 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2)禁忌症 妊娠期的妇女。 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史或类过敏反应者。 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注意事项不同 1、麻风疫苗: 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溶解不好者不可使用。 安瓿启开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至少3个月应避孕。 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一个月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接种后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开。 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麻风腮疫苗: 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3个月内应避免妊娠。 疫苗为冻干制剂,使用前应用稀释液稀释,并充分摇匀后方可使用。 M-M-RⅡ疫苗可与百白破混合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使用,但与百白破混合制剂同时接种时,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在不同的部位注射。 ⑷M-M-RⅡ疫苗可与百白破混合制剂、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使用,但不能与免疫球蛋白同用。
麻风与麻疹症状有什么不一样
麻疹,到底是什么?
麻疹,这家伙的名字听起来很温和。乍一看还以为是荨麻疹的近亲呢!
其实麻疹才是真正的婴幼儿杀手,和荨麻疹没有任何关系。麻疹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而且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演讲时打个喷嚏,喷出来的飞沫都可能让这种病毒飞来飞去。
令人痛心的是,8个月至5岁的婴儿是麻疹最常见的易感人群。
婴幼儿一旦感染麻疹病毒,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麻疹的潜伏期约为10天。既然叫潜伏期,在这个期间,感染者自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令人怜惜的是,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不代表潜伏期没有传染性!感染麻疹病毒后,在潜伏期的最后1 ~ 2天就已经具有高度传染性。
而这部分人群就是潜在的传染源。前驱期也叫喷发前期,一般持续3-4天。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发热:几乎所有的麻疹患者都有发热,多数有中到高热。
眼部症状突出:麻疹患者眼部症状突出,可引起结膜炎症、眼睑水肿、泪液增多、畏光。
麻疹黏膜斑:一般在出疹前24 ~ 48小时出现,为灰白色斑点,直径约1 ~ 3 mm,外侧有红色晕圈。起初只出现在面向下磨牙的颊黏膜上,但一天内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并扩散至唇黏膜。
上呼吸道症状:麻疹患者还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咽部充血等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会给他们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持续发热后3 ~ 4天,麻疹患者身上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沿发际线、耳后、颈部、躯干,再到四肢,部分皮疹可融合;皮疹范围越大,皮疹融合程度越高,一般表明病情越严重。
而且在出疹期,常伴有全身症状的加重。病程第6-7天,全身皮疹会开始慢慢消退,全身症状一般会慢慢缓解。这个消退和恢复的过程通常持续3天左右。
但皮疹消退后,会伴有麸皮样脱屑。这个脱屑过程也会持续近一周。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麻疹?
和很多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一样,我们在临床上基本没有针对麻疹的特效药。
面对麻疹,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注意护理。
大多数感染麻疹的宝宝都会发烧。面对发烧,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卧床休息,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给予易消化的食物;也要注意口腔卫生,用温水漱口。
麻疹不是感冒引起的,“捂汗”没有意义。这个时候,你要保证室内通风,空气清洁。
℃以上时,可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
除了发热,麻疹的第二个特点是出疹。所以皮疹的护理也很重要。
出疹子时,皮肤会觉得痒;一定要帮宝宝尽量减少抓挠。即使忍不住抓痒,也要在此之前剪掉宝宝的长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麻疹,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要彻底消灭的疾病。毕竟自从麻疹疫苗出现以后,它的发病率确实在下降。
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接种疫苗。
我国麻疹疫苗有两种。第一种是8个月大时接种的麻风疫苗。
请注意,这不是针对麻风病的疫苗,而是麻疹疫苗和风疹疫苗的简称。在8个月龄之前,感染麻疹的风险一般不高,因为母亲体内含有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母乳传染给婴儿。
第二种麻疹疫苗是麻疹三联疫苗,在18-24月龄接种。与上次的麻风疫苗相比,这次的疫苗还具有预防腮腺炎的功能。
麻疹麻风是一样的么
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来说,孩子在一岁八个月接种一剂麻疹,在四岁半接种接种了一剂麻腮风疫苗,接种了两剂麻类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麻腮风三联苗也属于麻类疫苗),已经完成免疫程序的要求(两剂)(但遗憾是麻疹的基础免疫不是全程合格接种),不需再接种麻疹疫苗。 接种了两剂的麻苗,并不代表孩子绝对不患麻疹疾病。现实生活中也有例子,极个别的孩子接种两剂麻类疫苗后仍然患麻疹疾病。为什么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麻类苗接种后真正获得免疫力只有约90%(这是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论)。举个例子,意思是,假如100个儿童接种了一剂的麻类疫苗,还有约10个的孩子患上麻疹,需要接种第二剂麻类疫苗,同理,这100个儿童再接种第二剂麻类疫苗后,仍约有1%孩子患上麻疹疾病。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极个别儿童接种两剂后还患麻疹的原因。 虽然你孩子接种第二剂麻腮风疫苗是进口的,进口疫苗里的风疹、腮腺炎的成份效果是比国内好,但麻疹成份跟国内的差不多,因为我国的麻疹病毒株疫苗已经用了四十多年,比较成熟,效果跟国外的不相上下。综合上述,你孩子仍有1%概率的风险患上麻疹。 假如再接种第三剂,%;再接种一剂苗,就多一次接种副反应的风险(这种风险跟你第二次接种的略同),接种后发热,机会很少,也可能出现极个别的过敏性皮疹,但这些是都很少很少的,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人群实施麻疹普种,目的是为了让人群获得效高的免疫屏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如果给孩子种上第三剂麻疹,一是为了你孩子的健康着想,同时也是为了其它的孩子们健康,是对社会尽自己一份责任和力量。 消除传染病是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家长有知情告之、同意权益。本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利弊,还是家长您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