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胎记?
常见血管性“胎记”的特点 血管性“胎记”,又称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胎记类型,它属于先天性的血管畸形,或是由残余胚胎血管形成的良性肿瘤。一般分为下列4种类型: 鲜红斑痣 又称火焰色痣、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者葡萄酒色痣等,俗称“红胎记”。一般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表现为—个或数个境界清楚的淡紫红色、淡紫色或红色的斑块;大小不等,起初不高出皮面,若不治疗日后可呈结节状增生,压之易褪色,常在宝宝哭闹、用力或洗澡遇热时颜色加深。病变可见于全身各部位,以面部、颈部、四肢为多见。病变范围随宝宝生长而扩大,一般不大会自行消退。 草莓状血管瘤 又称毛细血管瘤。一般于宝宝出生后不久出现,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鲜红色斑块,表面有些粗糙,但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表面呈许多颗粒状,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因类似草莓而得名,压之可退色,随宝宝的年龄逐渐增大。有部分宝宝通常在1~4岁间自行消退。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较为深在的血管瘤,以婴幼儿较为常见。边界不清楚,感觉柔软,可被压缩。生后或生后不久发生,也有于1岁后才发病的。损害一般较大,缓慢增长,病变可见于全身各部位,以面部、四肢、躯干为多,常常累及口腔、咽颊黏膜处;呈圆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状,为大小不等的、柔软的、高出皮面的隆起肿物,挤压后可缩小,有弹性。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紫癜,宝宝年龄越小,出血越频繁;血小板越低,越容易出血。尤其是脑出血、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等,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混合型血管瘤 即两种及两种以上血管瘤同时存在,以其中一种类型表现为主的血管瘤。起初大多为皮肤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以至于眼睛、口唇、鼻或耳等组织器官都被这种不断扩展的血管组织所覆盖,会引起呼吸、饮食、视觉和听觉等功能障碍。 胎记是否需要治疗 胎记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时机,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胎记的病理类型,生长的部位等因素来决定。 不需治疗的胎记: ·有不少胎记只是生长在躯干部、臀部等身体非裸露的部位,不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治疗; ·有的胎记如海绵状血管瘤有自愈倾向,可以不必急于治疗,除非有增长的趋势。
需要治疗的胎记: ·胎记若长在脸上、手脚上等暴露部位,特别是长在脸部的胎记,日后容易使宝宝在心理上受到打击,在成长过程中产生自卑或自闭的倾向,影响心理发育,应尽可能提早治疗; ·有些胎记可能提示宝宝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如牛奶咖啡斑常常是神经纤维瘤病的皮肤表现,因此要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 ·有些海绵样的血管瘤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功能障碍。血管瘤扩张速度太快时,还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机能低下,出血不止,这种情况应尽快治疗; ·有些胎记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如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日后会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应尽早手术。 一旦发现宝宝有胎记,应请专业的有经验的医师做精确诊断,判断胎记是否对身体有影响、以及及早去除的可能性。 胎记的治疗方法 治疗胎记的方法有许多,如冷冻、电凝、传统激光、微波、放射治疗、同位素治疗、注射硬化剂或手术切除等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最合适,需要根据胎记的类型、生长部位以及胎记大小等因素决定。 冷冻治疗、微波、电凝等治疗有时会遗留疤痕,只有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皮损才可以选用,面部的胎记最好采用激光治疗,而海绵样的血管瘤则可采用注射硬化剂的方法治疗。 治疗提示:激光治疗近年发展较快,功能较好,对许多类型的胎记都有显著效果,但费用相对较高,而且也并非每种胎记都适合激光去除。您最好先请教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请他们做一个精确的诊断,判断宝宝的胎记类型是否适合激光治疗,然后再做抉择。
孩子脸上一个红点周围发白
这可能是起婴儿湿疹了,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皮肤问题,很多小宝宝都会长湿疹,让爸爸妈妈非常头疼,不过也不用太担心,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大部分宝宝会在2岁后湿疹会慢慢得到缓解。
(1)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时间不能长,不要用肥皂,洗后给宝宝抹护肤霜,湿疹重时不要洗澡,最好不洗头、洗脸。
(2)宝宝的用具单放,专用。
(3)皮肤保持清洁,避免搔抓、日晒、风吹。
(4)对头皮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5)避免晒太阳。
(6)避免毛织品、胶布和新衣服直接与皮肤接触,这些物品上的浆糊和染料将刺激皮肤使湿疹加重。
(7)给宝宝穿柔软透气的棉布衣服,勤换洗尿布,勤换衣服,衣服不要穿得太厚太紧。
(8)患湿疹期间不要接种疫苗。
孩子脸上一个红点怎么回事
脸上起了很多红点,耳根部也有,考虑麻疹。指导意见: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像是麻疹,可能是虫咬、过敏等,建议外擦药物治疗。若痒的厉害可以加用内服药。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特征。前驱症3-5日,发热上感症,起病第2-3日,颊粘膜出细沙样灰白色小斑。发疹从耳后始发,热甚,约5天,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隐退。若是麻疹请加强护理,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并隔离其他小朋友。采取:1、卧床休息,饮食富营养易消化,多喂温开水,补充维A一次10-20万IU口服。2、中医药前驱期用宣毒发表汤或升麻葛根汤加减,以辛凉透表,驱邪外出;外用透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