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 这个名字, 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 甚至到很多医生都会说“你这个是皮脂腺囊肿”,就是民间俗称的 “粉瘤 ”。但 这个名称是不合适的 。 原先以为该病跟皮脂腺扩张,形成潴留有关,目前来看并非如此。从起源上讲其实与皮脂腺没有半毛钱关系。角质囊肿的内容物是脱落软化的上皮角质,肉眼上看和皮脂腺分泌的脂质比较相像,所以以往临床上习惯性称为 皮脂腺囊肿 。 其实真正起源于皮脂腺的囊肿很少见,%,我们之前所给大家讲述的胸前的那些疙瘩——多发性脂囊瘤,才是一种真正的“皮脂囊囊肿”。 下面给大家聊聊所谓“皮脂腺囊肿”中最常见的一种—— “表皮囊肿” 。 表皮囊肿 又称表皮样囊肿或上皮囊肿。 这个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非常的多见。 是一种 发生在真皮内的含有角质的囊肿 ,囊肿的壁,就是我们理解的 包膜由表皮构成 。 许多是原发性的(也就是说目前讲不清楚确切原因),部分跟外伤后诱发有关,目前认为表皮囊肿可能是单胚层源性的真性良性肿瘤。 表皮囊肿在皮下,触摸的话,可以移动,有弹性,橡皮样硬度,肉眼可见的就是隆起皮肤的一圆形肿物,接近正常肤色,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部分囊肿中央有小黑点,挤压可从小孔中流出干酪样角质物。一般不痛不痒,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长,尤其是面颈部和胸背,有时也会发生在睾丸,而外伤性表皮囊肿多见于掌跖。囊肿生长速度缓慢,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生长了,里面内容物主要是 角质 。 角质囊肿中90%属于表皮囊肿 。所以如果遇到一个皮肤囊肿的病人,不考虑其他因素,你打上表皮囊肿的诊断,恭喜你十有八九都会“蒙对” 超声检查对部分诊断有帮助。 有时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继发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囊肿在短期内明显变大,偶尔发生囊肿破裂,诱发真皮的异物性炎症反应。 有极少数的可发生基底细胞癌、Bowen病、鳞状细胞癌。 之前我们讲过《五花八门的脂肪粒》所提及的 粟丘疹,病理上 就是一种迷你版的表皮囊肿。 对于此病的治疗,如果囊肿不影响美观、不是摩擦部位、没有急性的体积变化、没有破溃的话,可以不予处理,做好 随访观察 即可。 如有出现炎症反应,甚至化脓、破溃,需要先抗炎治疗,红肿消退囊肿变小后手术切除。 对于较小的囊肿,使用二氧化碳激光也能取得较好效果,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会尽可能把包膜处理干净。 彻底切除或破坏表皮衬里可减少复发。 下面说一下跟表皮囊肿比较容易混淆的囊肿。 皮样囊肿 一般 出生或者5岁以内 就出现此病。 由外胚层异常闭合所致。是一种特殊的成熟畸胎瘤。 此囊肿相对较硬,部分高出皮肤,呈半球样的隆起,部分在皮下。囊肿开始很小,活动度较大,缓慢增大后可与下方组织黏连,不能移动。 好发于外胚层闭合线处,如 眉外侧1/3、眼眶、鼻、头皮、乳房、颈中线 等。 皮样囊肿与表皮囊肿最大的区别在病理上,前者的囊壁上除了角质上皮外,还有各种皮肤附属器。 毛根鞘囊肿 又称毛发囊肿, 和表皮囊肿同属于角质囊肿 。 相对少见,属于毛根鞘型角化,由不含粒层的鳞状上皮衬里,内含无定型角质物(毛发角蛋白)。 有家族史,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临床跟表皮囊肿类似,70%以上病例有 多个囊肿 ,常中年期发病,女性更多,绝大多数发生在 头皮 。 极少数出现恶变,即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 以上几种囊肿,要明确诊断的话,还需进一步病理检查。 王音 ,浙江省嘉善一院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09年开始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对各类常见皮肤病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在常规中西药物的基础上擅长针灸、埋线等针对疑难病例的治疗 ,特别对于 湿疹、痤疮、肥胖 等有自我的见解和治疗方法,经常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 朱敏刚 皮肤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2016年浙江省优秀皮肤科医师。 从事皮肤性病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除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诊疗外,近年来对 过敏性皮肤病和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 进行了重点关注和实践 探索 。专家门诊时间:嘉善一院周二上午(过敏性皮肤病),周四下午(美容皮肤科) 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会用我的专业知识尽力帮助您。 科学护肤、合理用药 ,让我们一起用耐心、信任来促进 健康 、呵护美丽! 爱好: 旅游 、随手拍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更多护肤科普, 欢迎关注” 护肤在西塘 “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严重吗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怎么办

皮脂腺囊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预防 有皮脂囊肿的人,应特别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讲究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 皮脂腺囊肿常发生在头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且易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压痛,甚至化脓溃破,主张手术切除,术中要求囊壁一定要完整切除,否则很易复发。 皮脂腺囊肿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1),用火针,勿伤深部正常组织,能挤出就挤,不可强挤,2天后可轻微用力挤出,外涂碘酒,. 2),用微型反挑针刀,常规消毒,局麻后刺入,,略加力揉按,将内容物尽量挤出,不可强力硬挤 皮脂腺囊肿西医治疗方法 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后期再安排手术。 (一)治疗 一般常不需治疗。在继发感染或病损时应寻求治疗。 出境可应用抗菌药物;有脓肿形成者,尚应做切开引流。 可予手术切除。 (1)手术时应在与囊肿粘连的皮肤部位及其导管开口处作一梭形切口,连同囊肿一并摘除,方向应顺皮纹方向顺行。如已并发感染,在四周组织发生粘连时,手术时应彻底完整地摘除囊肿。囊壁较薄,极易破碎,最好应完整地摘出,否则残留囊壁组织,易招致囊肿复发。 (2)内镜手术进行皮下囊肿的摘除,可避免出现手术切口瘢痕,是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项新手术方法。 (二)预后 少数皮脂囊肿可发生癌变,多数转化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则成为鳞癌。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严重吗

病情分析:

皮下囊肿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直径在1~,与皮肤粘连,,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

,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4%

指导意见: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

2,,B1,B2等,~10天即可痊愈.

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4,当然有时候自己也会吸收消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