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夏天即将开始的时候,包含有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
“立夏”在天文学上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这个节气是一个万物增长增高的时候。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明显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雨水比“谷雨”更多。而对农作物来说,“立夏”又是一个旺盛生长的重要节气。
“小满”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季节,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夏季,各种植物农作物到了旺盛生长期。高温多雨,空气闷热潮湿,是“小满”时的气象特征。
宜多食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冬瓜炖鸡肉
用料:新鲜连皮冬瓜250克,鸡肉100克。
制法:冬瓜切小块,与鸡肉同加适量水炖熟放温服用。
功用说明:连皮冬瓜清热利水渗湿,鸡肉补脾强身。合为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男士:
如果按气象学说法,把连续5日的日平均气温超过22℃作为夏天开始的话,南方很多地区,五月已经逐渐进入了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平时可多喝白开水,出汗过多时,最好喝盐开水,以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保持体内的渗透压平衡,以确保健康。生活在南方的人,饮食调养上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还应注意保证人体对热量及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的需要。
女士:
晚上宜梳头
这里的梳头,指的是中医的“拿五经”。也就是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
老人:“立夏”之季,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老年人更应注意预防气血瘀滞,心脏病的发作。在饮食上应以低脂、低盐的清淡食物为主,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清晨可吃洋葱少许,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以保持气血通畅。
希望能帮到您
五月饮食养生指南
养生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 芒种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节气的食疗方 西红柿炒鸡蛋: [配料]西红柿300克,鸡蛋3个,精盐、味精、白糖个适量。 [做法]西红柿洗净切片,鸡蛋大入碗内搅匀。 油锅烧热,先将鸡蛋炒熟,盛入碗内;炒锅洗净,烧热放油,白糖入锅融化,把西红柿倒入锅内翻炒2分钟后,将鸡蛋、盐入锅同炒3分钟,放少许味精出锅即可。(糖尿病人不放白糖) [功效]生津止渴,养心安神。 五味枸杞饮: [配方]醋炙五味子5克,枸杞子10克,白糖适量。 [做法]五味子和剪碎的枸杞子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再入白糖,搅匀即可饮入。 [功效]滋肾阴、助肾阳。适用于“夏虚”之症,是养生补益的有效之剂。 香菇冬瓜球: [配料]香菇、鸡汤、淀粉各适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盐、姜、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香菇水发、洗净,冬瓜去皮洗净,用钢球勺挖成圆球待遇用,姜洗净切丝。 锅内放入适量植物油烧热,下姜丝煸炒出香味,入香菇继续煸炒数分钟后,倒入适量鸡汤煮开后,将冬瓜球下锅烧至熟时,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几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锅。 [功效]补益肠胃,生津除烦。 24节气饮食养生指南: 霜降 霜降,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时。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 谚语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到来便是深秋,干燥的气候最易伤肺,要多吃润肺蔬果食物;另外霜降也是进补的好时机,“补冬不如补霜降”,以平补为宜,多食温和粥汤,健脾养胃;同时注意保暖,健康入冬。 养生原则 劳逸结合 耐寒力强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 太极拳 等,适时有度地进行。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注意保暖 保护肠胃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渐低,时有冷空气来袭。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胃肠功能。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为吸入冷空气而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破坏肠胃黏膜的防御屏障。 心静平和 远离悲秋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养生素质,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饮食原则 古代有“先补重阳后补霜降”和“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要把平补作为霜降时节的进补原则,所谓平补是指寒温之性不明显的食物来滋补身体。霜降季节的滋补重点在润肺健脾,要少吃冷食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雪里蕻、银耳、山芋、栗子、山药、百合、蜂蜜、核桃、大枣、白薯等,这些食物都具有养肺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是可提倡的进补佳品。
五月份的养生食材有哪些
1、排毒败火
用料:鸽子1只、绿豆60克、莲子50克、枸杞20粒、姜2片、盐1茶匙。将洗净的绿豆、莲子、鸽子放入汤煲里,倒入适量的清水。煲至微开时用勺子捞去表面的浮沫;盖上盖子,调小火煲50分钟。50分钟后,打开盖了放入泡洗净的枸杞;再煮5分钟,撒入盐即可。
2、山药薏米粥
用料:山药、薏米、莲肉、大枣、小米。做法:将山药,薏米,莲肉,大枣(干品)与小米共煮粥,粥熟后,加白糖少许。
3、萝卜丝鲫鱼汤
用料:鲫鱼、萝卜、香葱、生姜、料酒。鲫鱼宰杀洗净,在鱼身两面各划5刀,白萝卜去皮洗净,切细丝,香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锅内倒油,烧热,把鲫鱼煎至两面略呈黄褐色,倒入适量水、鲜肉丝、香葱段、生姜片、白萝卜丝及料酒;用小火煮至水开后再煮10分钟,放入精盐、味精,取出葱段即可。
4、银耳百合香蕉羹
用料:干银耳20克、鲜百合100克、香蕉2根。将干银耳浸泡,摘去蒂梗,洗净,蒸30分钟;鲜百合去蒂洗净,香蕉去皮切片;将以上食材同放炖盅内,加枸杞、冰糖、水适量蒸30分钟即可。
5、木瓜炖雪蛤养颜
用料:雪蛤膏、木瓜、冰糖、鲜奶。雪蛤膏用水浸四小时或者一晚,拣去污物洗干净,放入滚水中煮片刻,盛起,滴干水分。木瓜洗干净外皮,在顶部切出2/5作盖,木瓜盅切成锯齿状,挖出核和瓤,木瓜放入炖盅内。冰糖和水一起煲溶,然后放入雪蛤膏煲半小时,加入鲜奶,待滚,滚后注入木瓜盅内,加盖,用牙签插实木瓜盖,隔水炖一小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