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廉价简单安全的养身保健方式,手法温热温和,坚持才能见到效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艾灸四季养生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艾灸四季养生 春季 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气候开始回暖,忽冷忽热,存在昼夜温差,适合大多数肛肠疾病患者艾灸的时节。 取穴: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 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春季以养肝为主,肝主木而脾胃主土,而木旺则土衰,故容易出现肝火旺,内分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打乱肠道正常蠕动节奏,出现肠鸣、不消化、腹胀、腹泻五更泻等现象,故选取这三个穴位可以疏肝健脾,调节功能紊乱失调症,促进肠道蠕动,提高工作效率。 夏季 夏季气温炎热易中暑,体内酶活性降低,胃肠道蠕动缓慢,食欲下降。而臀部是不易散热的部位,汗液更是让肛肠疾病患者难以忍受。更适合体质偏虚者艾灸。夏季是痔疮的高发季节,但也是痔疮的治疗好时节。 取穴:内关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 外膝眼犊鼻下三寸为足三里,下6寸为上巨虚穴,下9寸为下巨虚穴 灸法: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夏季主心,属小肠,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体质偏虚寒者可以加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等腹部相关的穴位。腹痛患者可配合天枢穴。综合上述穴位可以健脾开胃、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秋季 “天凉好个秋”,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保暖则容易引起腹泻。同时气候干燥,也容易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的症状,秋季也是痔疮的高发期。 取穴:腹泻特效穴天枢穴、上巨虚穴、中脘穴、气海穴、足三里穴 灸法:只灸一个穴位时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若是多个穴位则每穴5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秋季主肺属大肠,秋燥易伤肺而伤大肠,肺气不宣,影响大肠蠕动,容易引起便秘,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理气通腑、健脾和为、缓解肠鸣腹泻便秘等各种肠道疾病。经常艾灸或按揉此穴,肛肠脾胃功能会大大改善。 冬季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各个组织机能活动减少,一般人都适合在此季节艾灸。 取穴:神阙穴、命门穴、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 灸法:隔姜灸,15~20分钟,每日1~2次,治愈为止。 生姜能可以 *** 胃液分泌,加速血液回圈,促进消化,可治疗各种炎症,能有效治疗由寒凉引起的腹痛、腹胀、呕吐等疾病,但是因为生姜偏干燥,若在干燥冬季进食则会加剧人体水分的流失,故可以在艾灸时加入生姜,以此换方式发挥生姜的作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姜片厚度硬币大小,艾灸前在姜片上扎几个小孔以方便传热。 艾灸的养生作用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溼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区域性面板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面板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面板,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面板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清代 *** 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溼……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 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溼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 *** 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 ?

四季养生艾灸歌
艾灸是女人的“第二春”!为什么这么说呢?女性为阴柔之体,最大的问题首推阳气不足、体质过寒,加上现代女性多数不怎么运动,很多人都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很容易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烦恼不就来了。而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对女性的寒性体质特别有效。 艾灸,补充阳气最佳方法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把自己喻为扁鹊再生,他的医书《扁鹊心书》中重点倡导的就是扶阳。他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灼艾就是艾灸。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又名冰台,产于山的阳面,充分的吸取太阳的精华,是一种纯阳植物。艾草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水、抗衰老抗癌的硒和大量的药理成份,有消炎化瘀、平喘化咳、镇静之功效。艾叶中含有苦艾醇、苦艾酮,具有解热、止血、镇痛、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艾灸就是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祛除病邪的方法。 夏季艾灸再好不过!女性在夏季做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经常做艾灸的女性会发现体质明显改善,皮肤红润细腻,同时艾灸的补益作用可以丰胸,排毒作用可以减肥。所以对于女性而言做艾灸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养作用。艾灸的适应症:女性手脚冰凉、面色晦暗、月经不调、痛经、黄褐斑、痤疮、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乳房瘦小、浮肿肥胖、宫寒不孕、胃寒胀痛、怕冷等。长久以往,艾灸对女性的养生意义重大,除了可以缓解例假疼痛外,还可以慢慢的解决手脚冰凉的问题,对将来的结婚生育,甚至是中晚年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四穴,决定女人健康美丽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而如果经常用艾条或随身灸施灸身体上四个重要的穴位,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和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各个功能器官运转正常的功效。这个时候,外表的美丽可以说只是一个良性的副产品罢了。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可以生龙活虎,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平衡,人才能健康而无疾。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消耗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润。身体沉重、僵硬、酸痛,正是身体中有寒邪作祟的表现。——妇科疾病必灸穴位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它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点按、艾灸此穴可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它也是历代医家公认的强壮要穴,可以保健、促孕、延缓衰老。古人将关元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则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譬如:古代名医张景岳就在著作中详细的论述了艾灸关元对妇科作用:“妇人带下瘕聚,或血冷,月经断绝,一云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孕妇不可针,针之落胎……治阴证伤寒及小便多,妇人赤白带下,俱当灸此”。——调和脾胃的明星穴位 足三里堪称人体穴位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不管是专家还是入门级的灸疗爱好者,无不知其“大名”。足三里位于膝眼外下四横指,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能。大多数女性疾病的灸疗调理,都需要艾灸足三里。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常导致气血亏虚、气虚血弱的问题,而气虚血弱是引发女性诸多妇科疾病的根源。艾灸足三里可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水谷运化能力”,改善女性的气虚血弱,这就能从源头上治疗妇科疾病。宫寒、慢性妇科炎症、卵泡发育不良,都用得上这个“明星级的穴位”。譬如:很多女性朋友为了减肥都吃得少,这就很容易导致胃气亏虚,使胃不能很好地为人体供应气血;很多女性爱吃冷饮,爱吹空调,且女性本身就容易下身寒凉,再加上上述那些习惯,就更容易胃寒、宫寒了——尤其需要艾灸足三里!——养颜、止痛、提正气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因为合谷穴在手上,取穴方便,平时自己就可以左右手互相按揉,让体质增强。如果能够坚持艾灸该穴,效果更佳。当女性痛经时,尤其是疼痛难忍时,艾灸合谷往往能取到迅速缓解痉挛,消除疼痛的神奇功效。用艾灸来美容的,平时可以多多艾灸或者按摩合谷,它能让你的脸色变得更加红嫩。在中医的《四总穴歌》里,有“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说颜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治疗。中医认为,合谷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合谷穴还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或艾灸该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其实,合谷的作用远不止如此。通过刺激合谷穴,能够提升人体正气,能让身体的免疫机能大大增强,具体而言是使血中的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吞噬杀灭体内的细菌、病毒。免疫力增强了,人得病的几率就下降了,身体自然就强壮了。——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内关位于腕上三指,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艾灸内关穴对痛经和宫寒不孕也有很好的作用。现在正是三伏灸,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此时艾灸内关穴,对改善治疗以下疾病,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夏治,三伏天艾灸效果增倍!

一年四季艾灸的最好时机
艾灸的确可以帮助人们调理身体,改善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在夏天很多人都有艾灸的习惯,夏天的确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如果人们在夏季三伏天的时候,每天正午11点到1点钟去艾灸,按摩效果是最显著的,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阳气正在提升,配合温热的艾灸,那么温补身体效果会更好。生活当中很多人发现自己肌肉酸疼,腰膝酸软、体内湿气比较严重的时候。都会选择艾灸的方式来改善这些不适,一年四季都有人在艾灸。不过我们都知道,在阴雨天艾灸很容易导致寒气再次入侵,因此我们一般情况下要在晴朗的日子里艾灸,其实如果能在夏季艾灸的话,效果会更好。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天了,因为夏天人们一般穿衣服比较少,所以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也是非常方便的,冬天的话,如果人们脱了衣服艾灸,就很容易着凉,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对温度也比较敏感,所以也不容易被烫伤。

夏天艾灸其实也符合冬病夏治的理论,如果人们阳虚气虚,那么就更适合艾灸疗法了,其实很多人之所以生病,主要是因为他们属于阳虚的体质,艾灸条属于纯阳之物,艾灸可以帮助人们祛除寒湿,补充阳气,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结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会更好。通过以上我们知道了,在夏天艾灸是最好的,而在夏天的每天正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1点到1点艾灸,是效果最好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精神气最旺,可以战胜病邪,这段时间人体和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在正午的时候可以达到顶点。
但如果我们在三伏天的正午时分艾灸,补益的效果最为显著。不过也有医生指出艾灸的时间也应该因人而异,如果调理脾胃,大家可以在早上9点到11点做,如果是调理心脏,最好是中午11点到1点做。现在我们应该知道夏季艾灸的最佳时间了吧,夏季是最适合艾灸的季节,而在夏季大家可以在每天中午11点到1点艾灸,这个时候谁能体内的阳气最盛,如果配合艾灸,那么就可以战胜病邪,补益的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