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赵问答190124)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属于耳科疾病,虽然分属两个解剖区域,但是因为这两个区域临近,出现的症状会很相似(疼痛、耳道流脓、听力减退)。如果不进行耳科检查,别说是患者本人,就是医生都无法区分。我经常遇到被误诊误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他们在最初的几次就诊时因为外耳道里有粘性分泌物阻塞,接诊的医生未做清理就按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这样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重症状。在耳内镜下看到鼓膜的形态是区分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主要方法,在没有看到鼓膜之前,中耳炎的诊断是不可靠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外耳道狭窄、患者不配合),可以采用中耳CT的方式来区分。有效的治疗是建立在正确的诊断基础之上,诊断错误了,治疗怎么可能有效?外耳和中耳是耳部两个不同的结构,外耳包括整个耳廓和外耳道,通俗一点也可以说是鼓膜以外的部分,其发生的炎症症疾病统称为外耳道炎。当外耳道发炎时,可表现为患耳疼痛、瘙痒、耳内灼热感等,严重者轻轻牵拉耳廓即可出现明显耳痛。比如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等。治疗上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适当使用止痛药。中耳是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当炎症涉及这四个部位,将会导致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流脓、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有时还表现为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等。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治疗上主要为今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有鼻部症状的要积极治疗。有些保守治疗不佳,合并有胆脂瘤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想判断是外耳道炎还是中耳炎,需要耳科医生进行耳部检查,再根据症状就可以判断出来,如有耳部不适,建议到专科就诊,不能盲目用药治疗。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区分还是非常容易的,从炎症部位来说外耳道炎发生于鼓膜以外,中耳炎发生于鼓膜以内。从病史来说,外耳道炎是突然发病,中耳炎一般有小时候耳朵流脓病史,后期反复发炎。从症状区分,外耳道炎分泌物是水样或者豆渣样,如果分泌物堵塞耳道可以出现听力下降,耳闷,中耳炎分泌物是脓性的。从检查结果来看外耳道炎鼓膜结构完整,中耳炎鼓膜可见穿孔。特殊病例不好区分,有的病人来的时候鼓膜水肿,外耳道肿胀明显,患者疼痛剧烈,需要等炎症控制后才能鉴别。外耳道炎疼痛比较剧烈,尤其是在打哈欠、张口、拉耳朵、咀嚼时疼痛更加明显,外耳道炎耳廓会出现皮肤红肿的情况,逐渐形成脓肿,在后期会自己溃破,有少量的脓液,但是都伴有血丝,流出脓液之后疼痛明显改善,外耳道炎对听力的影响不大,不会导致听力障碍。中耳炎有疼痛的情况,但是并不明显,会有明显的耳聋、耳鸣的症状,中耳炎会在耳朵内部流出脓液,脓液流出之后疼痛没有改善,后期对听力也有较大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听力障碍。中耳是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当炎症涉及这四个部位,将会导致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流脓、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有时还表现为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等。比如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治疗上主要为今早使用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有鼻部症状的要积极治疗。有些保守治疗不佳,合并有胆脂瘤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找耳鼻喉科 1、炎症发生部位的不同: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所谓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2.1~2.5cm,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所以外耳道患疖肿时,会异常疼痛。而中耳炎发生于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中耳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故发生中耳炎时会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 2、炎症发生的原因不同:外耳道发炎,为耳道有水进入,水中的细菌侵犯耳道,或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引起,也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诱发。中耳发炎则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3、炎症发作时症状不同:外耳道炎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外耳道炎常长在外耳道口,呈局限性隆起,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脓肿形成后顶部变软,脓熟后可自行溃破,流出少量稠厚脓液,常带有血丝,此时疼痛很快明显缓解。而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4、炎症对听力的影响不同,外耳道炎一般对听力影响不大,而急性中耳炎则会引起耳鸣耳聋。你好,外耳道眼和中耳炎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中耳炎有时会伴有耳鸣的症状,所引起炎症的原因也会不同,外耳道炎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或耳道年末破损引起的炎症,而中耳会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咽喉不适引起。两个病症发生的部位本来就不一样,一个病变部位在外耳道,一个病变部位在中耳,如果是外耳道炎症的话,由于有鼓膜的阻隔,一般炎症不会波及到中耳,但是如果是中耳炎的话,炎症脓液流入外耳道,刺激、浸泡,也会使皮肤损伤受感染,所以要通过仪器检查才能确诊病变的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您好:该如何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是中耳炎有时会伴有耳鸣的症状,所引起炎症的原因也会不同,外耳道炎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或耳道年末破损引起的炎症,而中耳会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咽喉不适引起。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外耳道炎跟中耳炎的区别在哪里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广泛的急慢性炎症,主要分为急性糜烂性外耳道炎和慢性胃耳道炎。急性糜烂性外耳炎主要症状有:
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着病情的发展耳内胀痛,疼痛逐渐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分泌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成脓性,慢性外耳道炎长使患者感耳眼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果由于游泳洗澡水进入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炎症性,病临床主要常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中耳的其他各部如乳凸的面膜也有较轻微的炎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
临床上以耳痛,耳内流脓,骨膜充血穿孔为特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局限于鼓室还会殃及鼓痘、乳突和咽鼓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很强劲,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或鼓膜穿孔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为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外耳道炎跟中耳炎的区别是什么
谢谢悟空邀请!!!
谢谢悟空邀请!!!
如下图所示,外耳道是由耳朵向内侧延伸到鼓膜的弯曲管道。鼓膜以后的部分就是中耳了,包括鼓膜内侧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隐窝,鼓室内有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三块听小骨,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所以呢,外耳道和中耳从结构上就存在于不同的位置,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发生感染炎症,就分别称为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外耳道炎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外耳道炎多为细菌感染,慢性外耳道炎多属真菌感染、过敏性疾病或为皮炎的一种表现。90%急性外耳道炎为单侧感染,高峰发病年龄为7~12岁。空气湿度高、暑热季节、游泳、听力器及耳塞佩戴均为危险因素。
急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耳内瘙痒、疼痛、发红,严重时可出现水肿、耳溢及传导性耳聋等。慢性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瘙痒、外耳道红肿,时可伴有苔癣化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腔积液
、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常见多发病,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迄今尚未完全
阐明,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及功能障碍是共认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杨琳.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22(3);328-331.
[2]崔颖,余立.急性外耳道炎防治进展.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9);127-128.